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933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涉及漆包铜扁线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浸液箱,所述浸液箱内腔底面与左右两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轮,每个所述导向轮外侧壁滑动连接有铜扁线,所述浸液箱内腔底面中部通过多个支撑板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浸液箱右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去毛刺框;搅拌组件,所述浸液箱内腔下部前后两侧设置有搅拌组件;收集组件,所述浸液箱左端面下部设置有收集组件;加液组件,所述浸液箱前后端面设置有加液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搅拌组件与压辊等的配合,实现了对漆液搅拌的功能,通过去毛刺框与收集组件等的配合,实现了对铜扁线去除毛刺,通过加液组件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对浸液箱内加液。浸液箱内加液。浸液箱内加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漆包铜扁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漆包铜扁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
[0003]然而当前现有的铜扁线加工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铜扁线进行刷漆时不能提前对铜扁线表面进行去毛刺处理,导致铜扁线在涂漆后质量差强人意;不能对浸液箱内漆液进行搅拌,导致漆液中微量元素发生沉淀影响到铜扁线涂漆的质量,以及需要人工定时向浸液箱内补充漆液,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易存在漆液补充不及时的风险,导致工厂生产的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包括:
[0007]浸液箱,所述浸液箱内腔底面与左右两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轮,每个所述导向轮外侧壁滑动连接有铜扁线,所述浸液箱内腔底面中部通过多个支撑板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浸液箱右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去毛刺框,所述浸液箱左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毛刷框;
[0008]搅拌组件,所述浸液箱内腔下部前后两侧设置有搅拌组件;
[0009]收集组件,所述浸液箱左端面下部设置有收集组件;
[0010]加液组件,所述浸液箱前后端面设置有加液组件。
[0011]优选的,上下两侧的所述压辊均与铜扁线相接触,所述压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理。
[0012]优选的,所述铜扁线与去毛刺框滑动连接,所述铜扁线与毛刷框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传动蜗杆、传动蜗轮、传动杆与搅拌框,位于上侧的所述压辊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蜗杆,所述传动蜗杆上部啮合连接有传动蜗轮,所述传动蜗轮内腔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外侧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框。
[0014]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与浸液箱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蜗杆与浸液箱转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往复螺纹槽杆、移动环、毛皮环、橡胶棒、支撑板与收集槽,位于前侧的所述传动杆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后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浸液箱左端面下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往复螺纹槽杆,所述往复螺纹槽杆的外侧壁中部滑动连接有移动环,所述浸液箱右端面上部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橡胶棒,前后两侧的所述支撑板内侧固定连接有收集槽。
[0016]优选的,所述往复螺纹槽杆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往复螺纹槽杆的螺纹槽壁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移动环与毛皮环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加液组件包括浮板、进液管、导轨、固定管与挡板,所述浸液箱内腔中部滑动连接有浮板,所述浸液箱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进液管与导轨,所述进液管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浮板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导轨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固定管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三磁铁,所述导轨内腔前部固定连接有挡板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与浸液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磁铁与挡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磁铁与进液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产生吸力,所述第二磁铁与第三磁铁之间产生吸力,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产生吸力大于所述第二磁铁与第三磁铁之间产生吸力,所述进液管与浸液箱连通,所述导轨与进液管连通。
[0019]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0020]S1、将输送的铜扁线依次从四个导向轮外表壁上引出且铜扁线穿过浸液箱内腔中部上下两侧压辊;
[0021]S2、运动的铜扁线能够带动两侧压辊转动,此时搅拌组件将得到运行,实现了对浸液箱内的液体进行搅拌;
[0022]S3、搅拌组件运行时能够带动收集组件传动,配合去毛刺框即可实现对铜扁线表面的毛刺刮除;
[0023]S4、浸液箱内液体逐渐消耗至一定程度后,加液组件的运行,实现自动对浸液箱注液的功能。
[0024]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1、将输送的铜扁线从个导向轮及个压辊之间穿过后,通过毛刷框的设置,能够在铜扁线离开浸液箱时起到一定的涂抹作用,避免了输送的铜扁线携带大量的漆液溅出,造成资源的浪费,移动的铜扁线将带动压辊使传动蜗杆发生转动,由于传动蜗杆与传动蜗轮啮合连接,从而传动蜗轮将带动传动杆使搅拌框发生转动,实现了对浸液箱内漆液进行搅拌的功能,避免了其长时间静置发生内部微量元素发生沉淀影响吸附到吸附在铜扁线上的漆液的含量,保证了铜扁线漆包加工的质量.
[0026]2、在输送的铜扁线进过去毛刺框时,去毛刺框能够对铜扁线外表面的毛刺进行刮除,避免了铜扁线上存在毛刺影响到铜扁线漆包的质量,在传动杆转动时,第一锥齿轮将带动第二锥齿轮使往复螺纹槽杆得到转动,在限位柱与毛皮环的限位下,移动环将在往复螺纹槽杆上前后往复移动,此时毛皮环也将在橡胶棒上发生往复移动,毛皮与橡胶不断摩擦,能够使橡胶棒上产生大量的负电荷,此时能够与去毛刺框对铜扁线外表面刮除下来的碎屑进行吸附,使碎屑粘连在橡胶棒表壁,此时由于毛皮环在橡胶棒上持续往复移动,能够将碎屑剐蹭到橡胶棒的两端,最终掉落在收集槽内,方便了工人统一的收集处理,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0027]3、在输送的铜扁线持续从浸液箱通过时,浸液箱内漆液的液面逐渐降低,此时浮板的高度也逐渐变低向浸液箱的下部移动,当浮板下降至与进液管底面齐平时,由于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产生吸力大于第二磁铁与第三磁铁之间产生吸力,第二磁铁将向第一磁铁处移动(如图6所示),此时进水管的通道打开,外部漆液能够通过进水管流入浸液箱
内,实现了滴液位时自动加液的功能,保证了铜扁线漆包的质量,在漆液添加一端时间后(如图7所示),浮板得到上升,第一磁铁将带动第二磁铁同步上升,此时第二磁铁在导轨内滑动,进水管的通道打开继续打开,持续实现对浸液箱内加液的功能,当浮板高度高于导轨内腔顶面后(如图8所示),第一磁铁将不能继续吸附第二磁铁,第二磁铁受重力影响逐渐掉落至导轨的底面,此时第三磁铁与第二磁铁产生的吸力能够使第二磁铁向第三磁铁方向移动,对水管的通道进行封堵,阻止了外部漆液过量进入,造成漆液的溢出,进而增加了加工成本,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正视整体加工装置及其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的正视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的仰视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液箱(1),所述浸液箱(1)内腔底面与左右两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轮(2),每个所述导向轮(2)外侧壁滑动连接有铜扁线(3),所述浸液箱(1)内腔底面中部通过多个支撑板转动连接有压辊(4),所述浸液箱(1)右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去毛刺框(5),所述浸液箱(1)左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毛刷框(6);搅拌组件,所述浸液箱(1)内腔下部前后两侧设置有搅拌组件;收集组件,所述浸液箱(1)左端面下部设置有收集组件;加液组件,所述浸液箱(1)前后端面设置有加液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侧的所述压辊(4)均与铜扁线(3)相接触,所述压辊(4)表面设置有防滑纹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扁线(3)与去毛刺框(5)滑动连接,所述铜扁线(3)与毛刷框(6)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传动蜗杆(71)、传动蜗轮(72)、传动杆(73)与搅拌框(74),位于上侧的所述压辊(4)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蜗杆(71),所述传动蜗杆(71)上部啮合连接有传动蜗轮(72),所述传动蜗轮(72)内腔固定连接有传动杆(73),所述传动杆(73)外侧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框(7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73)与浸液箱(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蜗杆(71)与浸液箱(1)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漆包铜扁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81)、第二锥齿轮(82)、往复螺纹槽杆(83)、移动环(84)、毛皮环(85)、橡胶棒(86)、支撑板(87)与收集槽(88),位于前侧的所述传动杆(73)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1),所述第一锥齿轮(81)后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82),所述浸液箱(1)左端面下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往复螺纹槽杆(83),所述往复螺纹槽杆(83)的外侧壁中部滑动连接有移动环(84),所述浸液箱(1)右端面上部通过支撑板(87)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剑锋朱祚茂叶惠敏郭树海
申请(专利权)人:佳腾电业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