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燃煤电厂大多数使用湿法脱硫,产生的脱硫废水水量较大,且脱硫废水常作为火电厂废水梯级利用的末端废水,水质极为复杂。污染物主要包括悬浮物、硬度、可溶盐、氟化物以及重金属物质等,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脱硫废水的处理逐渐从达标排放发展到废水零排放工艺。
[0003]现有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中,通常经过三个过程,即预处理、浓缩和蒸发结晶。预处理主要是降低脱硫废水中的硬度和碱度;浓缩主要是将脱硫废水减量化,产生可用水和浓水;浓水经过结晶器形成盐分然后回收利用或者填埋。然而,脱硫废水中包含大量的SO
42
‑
、Ca
2+
、Na
+
和Cl
‑
等。SO
42
‑
和Ca
2+
,本就是未完全沉淀的石膏,若使用大量药剂沉淀,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和大量固废的生成。若使用烟气蒸发技术,Na
+
和Cl
‑
被喷洒于灰渣中、可能影响粉煤灰品质,若通过浓缩结晶的方式获得的盐中又存在着部分的杂盐,纯度不足,影响盐的外售。因此目前的脱硫废水的处理方式造成了SO
42
‑
、Ca
2+
、Na
+
和Cl
‑
的浪费,且固废产生量大,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因此开发出一种药耗小、能耗低、投资低、资源利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动电极电吸附模块(1),其包括脱硫废水进口(16)、第一盐水出口(17)、第一流动电极出口(19)和第一流动电极进口(18);容器(2),其包括第一容器进口(21)、第二容器进口(23)、第一容器出口(22)和第二容器出口(24),所述第一容器进口(21)与所述第一流动电极出口(19)相连,所述第一容器出口(22)与所述第一流动电极进口(18)相连;流动电极电渗析模块(3),其包括第二流动电极进口(35)、第二盐水出口(36)和第二流动电极出口(37),所述第二流动电极进口(35)与所述第二容器出口(24)相连,所述第二流动电极出口(37)与所述第二容器进口(23)相连;双极膜电渗析模块(4),其包括第二盐水进口(47)、淡化液出口(48)、酸液出口(49)和碱液出口(410),所述第二盐水出口(36)与所述第二盐水进口(4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电极电吸附模块(1)包括:外壳(11);配水室(12),其形成在所述外壳(11)的底部;阳极电吸附室(13)和阴极电吸附室(14),其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并分别铺设在所述外壳(11)的两侧,所述阳极电吸附室(13)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阴极电吸附室(14)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阳极电吸附室(13)和阴极电吸附室(14)与所述第一流动电极出口(19)相连通;多个脱盐单元(15),多个所述脱盐单元(15)设置在所述阳极电吸附室(13)和阴极电吸附室(14)之间并彼此间隔开,所述脱盐单元(15)的底部与所述配水室(12)相连通,所述脱盐单元(1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盐水出口(17)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盐单元(15)朝向阳极电吸附室(13)一侧的侧壁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块第一透水隔板(152)和夹设在所述第一透水隔板(152)之间的第一单价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153),所述脱盐单元(15)朝向所述阴极电吸附室(14)的一侧包括至少两块第一透水隔板(152)和夹设在所述第一透水隔板(152)之间的第一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154),所述脱盐单元(15)的朝向所述阳极电吸附室(13)一侧的侧壁和朝向所述阴极电吸附室(14)一侧的侧壁中间形成过水通道,所述过水通道的底部与所述配水室(12)相连通,所述过水通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盐水出口(17)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吸附室(13)包括:第二透水隔板(131),其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适于将所述流动电极与脱硫废水分隔开;金属编织电极(132),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水隔板(131)与所述外壳(11)之间,并铺设在所述外壳(11)和/或所述第二透水隔板(131)上,适于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相连接;流动电极,其形成在所述金属编织电极(132)内;所述阴极电吸附室(14)包括:第二透水隔板(131),其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适于将所述流动电极与脱硫废水分隔
开;金属编织电极(132),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水隔板(131)与所述外壳(11)之间,并铺设在所述外壳(11)和/或所述第二透水隔板(131)上,适于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相连接;流动电极,其形成在所述金属编织电极(132)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电极电吸附模块(1)还包括:清洗口(111),其穿过所述配水室(12)并与所述外壳(11)的内部连通,所述清洗口(111)远离所述外壳(11)的一侧适于与清洗液相连;排污口(112),其穿过所述配水室(12)并与所述外壳(11)的内部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
‑
5中任一项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电极电渗析模块(3)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昱,崔德圣,梁宵,岳鹏飞,庞晓辰,刘进,李宏秀,许强,秦树篷,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