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18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2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磁制动器,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转动组件上依次套设有弹性组件、磁性组件和从动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处为第一作用点,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磁性组件连接处为第二作用点,所述磁性组件存在两种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磁性组件与所述从动组件吸合,所述第一作用点与所述第二作用点分别受到方向相反的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所述弹性组件发生形变,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磁性组件与所述从动组件断开,所述第一作用力消失,所述弹性组件恢复形变。所述弹性组件发生形变的作用力都作用于同一弹性组件上,使得弹性力更加集中,从动组件和磁性组件的脱离效果更好。从动组件和磁性组件的脱离效果更好。从动组件和磁性组件的脱离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制动器


[0001]本申请涉及电磁制动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制动器。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车窗升降使用的电磁制动器,利用壳体内部线圈通电产生的电磁力,使制动器的壳体摩擦部位与制动盘吸合,通过两者摩擦产生的扭力来满足动作要求,从而实现车窗的升降与制动。
[0003]现有电磁制动器通过三片单独的弹簧片铆接后与壳体摩擦部位连接,通电时,壳体内部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使摩擦部位与制动盘吸合,此时弹簧处于蓄力状态,断电后,电磁力消失,弹簧处于释力状态,使得摩擦部位与制动盘分离;但现有的三片单独的弹簧片处于释力状态时的作用力较小,存在无法将摩擦部位和制动盘分离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磁制动器,包括:
[0005]转动组件,转动组件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转动组件外依次套设有弹性组件、磁性组件及从动组件;
[0006]所述弹性组件远离所述磁性组件端具有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的第一作用点;其远离所述第一作用点侧具有与所述磁性组件连接的第二作用点;
[0007]所述磁性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磁性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磁性组件与所述从动组件吸合,此时,所述第一作用点受到朝向靠近所述从动组件侧的第一作用力,所述第二作用点受到朝向远离所述从动组件侧的第二作用力,所述弹性组件发生形变;当所述磁性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作用力消失,所述弹性组件恢复形变使所述磁性组件与所述从动组件脱离。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磁性组件材质为铁;所述从动组件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的材质为铁;所述外壳本体内设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设有线圈,所述线圈通电后产生所述第一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使得所述磁性组件向靠近所述从动组件侧移动,并与所述外壳本体吸合。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线圈与所述外壳本体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内设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用于固定和保护所述线圈。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组件远离所述磁性组件端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套设于所述转动组件外,且与所述转动组件固定连接。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组件上周向设有多个第一锥形槽,所述第一锥形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限位组件侧,所述限位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槽相对的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通孔设有第一铆接件,所述第一铆接件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锥形槽内,在外力作用下,置于所述第一锥形槽内的所述第一铆接件发生形变,与所述第一锥形槽内壁密封连接,其连接处为所述第一作用点。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组件上周向设有多个第二锥形槽,所述第二锥形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磁性组件侧,所述第一锥形槽和所述第二锥形槽错位设置;所述磁性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锥形槽相对的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二通孔设有第二铆接件,所述第二铆接件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锥形槽内,在外力作用下,置于所述第二锥形槽内的所述第二铆接件发生形变,与所述第二锥形槽内壁密封连接,其连接处为所述第二作用点。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动组件靠近所述磁性组件侧设有摩擦层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组件远离所述限位组件侧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组件转动。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本体外壁上周向分布排列设置有多个凸起,当所述磁性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外壳本体转动,所述凸起与外部设备啮合,带动所述外部设备转动。
[00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本体远离所述磁性组件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磁性组件端,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动组件外,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其外圈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连接。
[0017]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电磁制动器,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转动组件上依次套设有弹性组件、磁性组件和从动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处为第一作用点,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磁性组件连接处为第二作用点,所述磁性组件存在两种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磁性组件与所述从动组件吸合,所述第一作用力点受到朝向靠近所述从动组件端的第一作用力,所述第二作用点受到朝向远离所述从动组件侧的第二作用力,所述弹性组件发生形变,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磁性组件与所述从动组件断开,所述第一作用力消失,所述弹性组件恢复形变;本方案中使弹性组件发生形变的作用力的作用点都在同一个弹性组件上,故在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弹性组件积蓄的弹性力更加集中,且弹性力更大,故当弹性组件处于释力状态时,其作用力与现有技术中三片单独的弹簧片结构来比,恢复形变的弹性力更大,故使得从动组件和磁性组件脱离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制动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
[0021]1、转动组件;2、弹性组件;21、限位组件;3、磁性组件;4、从动组件;41、外壳本体;42、线圈;43、第一间隙;5、第一作用点;51、第一锥形槽;52、第一通孔;53、第一铆接件;6、第二作用点;61、第二锥形槽;62、第二通孔;63、第二铆接件;7、摩擦层;8、凸起;9、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4]诚如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磁制动器,如图1所示,包括:
[0025]转动组件1,转动组件1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转动组件1外依次套设有弹性组件2、磁性组件3及从动组件4,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转动组件1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圆柱形长杆,所述转动组件1上从左往右依次套设有所述弹性组件2、所述磁性组件3和所述从动组件4;
[0026]所述弹性组件2远离所述磁性组件3端具有与所述转动组件1连接的第一作用点5;其远离所述第一作用点5侧具有与所述磁性组件3连接的第二作用点6;其中,所述弹性组件2选用整片式的弹簧片,弹簧片的维式硬度设为HV450

550,弹簧片的厚度为0.015

0.03之间,既保证了弹簧片整体的性能稳定,同时也保证足够的回弹力,所述第一作用点5与所述第二作用点6均设于同一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组件(1),转动组件(1)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转动组件(1)外依次套设有弹性组件(2)、磁性组件(3)及从动组件(4);所述弹性组件(2)远离所述磁性组件(3)端具有与所述转动组件(1)连接的第一作用点(5);其远离所述第一作用点(5)侧具有与所述磁性组件(3)连接的第二作用点(6);所述磁性组件(3)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磁性组件(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磁性组件(3)与所述从动组件(4)吸合,此时,所述第一作用点(5)受到朝向靠近所述从动组件(4)侧的第一作用力,所述第二作用点(6)受到朝向远离所述从动组件(4)侧的第二作用力,所述弹性组件(2)发生形变;当所述磁性组件(3)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作用力消失,所述弹性组件(2)恢复形变使所述磁性组件(3)与所述从动组件(4)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组件(3)材质为铁;所述从动组件(4)包括外壳本体(41),所述外壳本体(41)的材质为铁;所述外壳本体(41)内设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设有线圈(42),所述线圈(42)通电后产生所述第一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使得所述磁性组件(3)向靠近所述从动组件(4)侧移动,并与所述外壳本体(41)吸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42)与所述外壳本体(41)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43),所述第一间隙(43)内设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用于固定和保护所述线圈(4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2)远离所述磁性组件(3)端连接有限位组件(21),所述限位组件(21)套设于所述转动组件(1)外,且与所述转动组件(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2)上周向设有多个第一锥形槽(51),所述第一锥形槽(51)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限位组件(21)侧,所述限位组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奉敏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昊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