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组件,球囊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球囊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第一外管的一端远离球囊位置的外侧设置有护套,所述第二外管的一侧靠近球囊位置的外侧上半部分设置有扩皮保护套,所述第二外管一端设置有导管头,所述护套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球囊充液腔,所述护套的一端设置有导丝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扩皮保护套对病人的皮肤起到保护的作用,扩皮保护套为C型结构,便于手术结束后取下,通过第二接头外接注射器,注射器内含有生理盐水,通过注射将球囊充大,将导管头固定在病变位置便于导丝精确且更易于进入血管分枝或病变部位,使血管更加通畅,通过卸下连接件对球囊的内外进行清洗消毒,降低了经济上的浪费。经济上的浪费。经济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球囊扩张导管是一种医疗介入器材,其中,经皮肾球囊扩张导管用于安全、有效、
[0003]快速建立皮肾通道,球囊经过折叠和压握处理,将外径收束到接近外管的尺寸,以提高球囊导管经过血管和通过病灶时的推送性,减少血管损伤和次生病变。在球囊准确定位到病灶后,球囊的平直段中间会对应主动脉瓣处,操作者使用生理盐水等充盈液注入球囊中,帮助球囊展开。此阶段,当病变瓣膜区域由于钙化等因素对球囊的束缚作用过大,球囊往往难以在近远端同时展开。当球囊近端先充盈时,由于形状因素,球囊导管整体会向近端滑动,使球囊脱离定位好的病灶区域,干扰介入手术正常进行,因此,设计一种合适的球囊扩张导管组件至关重要。
[0004]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以及球囊扩张导管组件(授权公告号CN212522682U),该专利技术包括内管、外管及球囊,球囊能够在一收缩状态与一扩张状态之间转换;内管的一部分穿设于球囊的内部,外管套设于内管的外部且与内管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用于传输充盈液,以驱动球囊的状态转换;内管穿设于球囊中的部分包括第一段及多个通液结构,通液结构沿轴向贯通设置于第一段,通液结构的两端于球囊的内部开放,通液结构包括开设于第一段的外表的沟槽和或穿设于第一段的管壁中的孔腔。球囊的近远端各个区域可同步扩张,避免球囊滑脱或扩张失败等问题,但是其不能对球囊的内外进行清洗消毒,不能使球囊扩张导管中部分组件可以循环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包括球囊、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所述第一外管位于球囊的前侧,所述第二外管位于球囊的后侧,所述球囊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球囊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第一外管的一端远离球囊位置的外侧设置有护套,所述第二外管的一侧靠近球囊位置的外侧上半部分设置有扩皮保护套,所述扩皮保护套为C型结构,所述第二外管一端设置有导管头,所述护套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球囊充液腔,所述护套的一端设置有导丝腔。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件位于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之间,所述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通过连接件与内管连通,所述球囊为软质聚氯乙烯材料的构件。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球囊充液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导丝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内部均设置有导丝通道,所述导丝通道也位于导管头和内管的内部。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管的两侧均设置有显影环,且内管的中间位置两侧均设置有通孔。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球囊充液腔与第一外管、第二外管和内管之间的间隙相互连通,所述球囊充液腔通过通孔与球囊内部保持连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扩皮保护套对病人的皮肤起到保护的作用,扩皮保护套为C型结构,便于手术结束后取下,通过第二接头外接注射器,注射器内含有生理盐水,通过注射将球囊充大,将导管头固定在病变位置便于导丝精确且更易于进入血管分枝或病变部位,使血管更加通畅,病人会恢复得更好。
[0015]2、本技术可通过卸下连接件对球囊的内外进行清洗消毒,也方便的对需要更换的部件进行更换,从而使得球囊扩张导管中部分组件可以循环使用,进而降低了经济上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中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中护套示意图;
[0019]图4为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中扩皮保护套示意图。
[0020]图中:1、球囊;21、第一外管;22、第二外管;3、第一接头;4、球囊充液腔;5、第二接头;6、导丝腔;7、护套;8、连接件;9、扩皮保护套;10、导管头;11、内管;12、导丝通道;13、显影环;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包括球囊1、第一外管21和第二外管22,第一外管21位于球囊1的前侧,第二外管22位于球囊1的后侧,球囊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件8,球囊1的内部设置有内管11,第一外管21的一端远离球囊1位置的外侧设置有护套7,第二外管22的一侧靠近球囊1位置的外侧上半部分设置有扩皮保护套9,扩皮保护套9为C型结构,在使用扩张器扩皮时,扩皮保护套9可以对病人的表面皮肤起到保护的作用,扩皮保护套9为C型结构,便于手术结束后取下,第二外管22一端设置有导管头10,护套7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球囊充液腔4,护套7的一端设置有导丝腔6,球囊充液腔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头5,导丝腔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3。
[0022]在图1和2中,连接件8位于第一外管21和第二外管22之间,第一外管21和第二外管22通过连接件8与内管11连通,球囊1为软质聚氯乙烯材料的构件,通过卸下连接件8对球囊1的内外进行清洗消毒,也方便的对需要更换的部件进行更换,从而使得球囊扩张导管中部分组件可以循环使用,进而降低了经济上的浪费。
[0023]在图2和3中,第一外管21和第二外管22内部均设置有导丝通道12,导丝通道12也位于导管头10和内管11的内部,导丝精确且更易于进入血管分枝或病变部位,使血管更加
通畅,病人会恢复得更好。
[0024]在图2中,内管11的两侧均设置有显影环13,显影环13可使心血管微创治疗用导管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显示导管的具体位置,便于医生实施介入手术,提高手术的准确性,且内管11的中间位置两侧均设置有通孔14,显影环13为铂铱合金材料的构件。
[0025]在图1和2中,球囊充液腔4与第一外管21、第二外管22和内管11之间的间隙相互连通,球囊充液腔4通过通孔14与球囊1内部保持连通,第二接头5外接注射器,注射器通过第二接头5与球囊充液腔4连接,注射器内含有生理盐水,通过注射将球囊1充大,能将导管头10固定在病变位置,进而起到固定的作用。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7]在使用该球囊扩张导管组件时,在使用扩张器扩皮时,扩皮保护套9可以对病人的表面皮肤起到保护的作用,扩皮保护套9为C型结构,便于手术结束后取下,首先需要第二接头5外接注射器,注射器通过第二接头5与球囊充液腔4连接,注射器内含有生理盐水,通过注射将球囊1充大,能将导管头10固定在病变位置,进而起到固定的作用,便于导丝精确且更易于进入血管分枝或病变部位,使血管更加通畅,病人会恢复得更好,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包括球囊(1)、第一外管(21)和第二外管(22),所述第一外管(21)位于球囊(1)的前侧,所述第二外管(22)位于球囊(1)的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件(8),所述球囊(1)的内部设置有内管(11),所述第一外管(21)的一端远离球囊(1)位置的外侧设置有护套(7),所述第二外管(22)的一侧靠近球囊(1)位置的外侧上半部分设置有扩皮保护套(9),所述扩皮保护套(9)为C型结构,所述第二外管(22)一端设置有导管头(10),所述护套(7)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球囊充液腔(4),所述护套(7)的一端设置有导丝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8)位于第一外管(21)和第二外管(22)之间,所述第一外管(21)和第二外管(22)通过连接件(8)与内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