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00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椎体扩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侧端安装有扩张结构,所述扩张结构上安装有拆卸结构,所述扩张结构侧端安装有防护结构,所述扩张结构侧端安装有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上安装有收卷结构,所述导管侧端安装有固定结构;通过安装在导管上的扩张结构,能够对椎体内进行扩张,从而便于注入骨水泥,通过拆卸结构能够对扩张结构进行拆卸和安装,从而减少材料的使用成本,通过固定在扩张结构上的防护结构,和固定在扩张结构上的保护结构,能够对扩张结构进行防护,防止在不使用扩张结构时,扩张结构和外部接触造成感染。张结构和外部接触造成感染。张结构和外部接触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椎体扩张
,具体的说是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0002]骨质疏松及其引发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逐年增加,高龄人群对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使得选择椎体成形微创介入手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的病人会越来越多。椎体扩张球囊导管是与椎体成形器械包联合使用,主要用于做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手术时,扩张椎体形成空腔,以便注入骨水泥来恢复、稳定椎体。
[0003]然而,传统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在使用时,一般都是为整体式的,因此在使用过后都是整体进行处理,因此在使用椎体扩张球囊导管时,会增大使用成本,而且在暂时不使用椎体扩张球囊导管时,椎体扩张球囊导管上的进气管和插头直接暴露在外部,容易造成感染等情况,因此在使用时具有安全隐患,在球囊在放置在外部时,由于球囊较为薄弱,因此和外界物质接触容易造成磨损,从而不便于进行使用椎体扩张球囊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侧端安装有扩张结构,所述扩张结构上安装有拆卸结构,所述扩张结构侧端安装有防护结构,所述扩张结构侧端安装有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上安装有收卷结构,所述导管侧端安装有固定结构;
[0006]所述扩张结构包括进气管,所述导管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导管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侧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球囊,所述球囊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插头。
[0007]具体的,所述拆卸结构包括插管,所述导管内固定连接有插管,所述插管和连接管插接,所述导管和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为软性橡胶材质,所述连接环和连接管抵触,所述连接环侧端固定连接有凸起,所述凸起和连接管卡合。
[0008]具体的,所述连接环上缠绕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子面,所述固定带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母面,所述第一魔术贴子面和第一魔术贴母面贴合。
[0009]具体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盖,所述进气管侧端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侧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塞,所述固定塞和进气管插接。
[0010]具体的,所述防护盖侧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固定片卡合,所述固定片侧端固定连接有拉环。
[0011]具体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防护套,所述球囊侧端套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侧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和插头套接。
[0012]具体的,所述防护套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和固定套抵触,所述橡胶圈内设有卡槽,所述固定套侧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槽和卡块卡合。
[0013]具体的,所述收卷结构包括底座,所述防护套侧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侧端转动连接有固定辊,所述固定辊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底座侧端转动连接有旋转辊,所述连接带和旋转辊缠绕连接。
[0014]具体的,所述连接带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子面,所述连接带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母面,所述第二魔术贴子面和第二魔术贴母面贴合。
[0015]具体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环,所述导管侧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侧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固定环侧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防护套和安装环插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通过安装在导管上的扩张结构,能够对椎体内进行扩张,从而便于注入骨水泥,通过拆卸结构能够对扩张结构进行拆卸和安装,从而减少材料的使用成本,即在需要对患者的椎体内进行扩张时,首先通过插头将球囊插进椎体内,然后将进气管和外部气压系统连接,启动气压系统能够通过连接管带动球囊膨胀,从而能够对椎体内内进行扩张处理,然后将球囊取下,在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即可,由于连接管和固定座可拆卸连接,因此能够便于将连接管进行拆卸,无需对导管和进气管进行更换,从而可以节省成本,在将使用过得连接管取出后,在固定座和导管内插入一个新的连接管,且固定座和导管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然后在连接环上缠绕固定带,由于连接环为软性橡胶材质,且固定在连接环上的凸起和连接管卡合,因此在收紧固定带时,能够将连接管固定在导管和固定座内,然后再通过第一魔术贴子面和第一魔术贴母面贴合,能够防止固定带松动自动展开,通过固定在导管内的插管和连接管插接,从而便于将导管和连接管进行连接。
[0018](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通过固定在扩张结构上的防护结构,和固定在扩张结构上的保护结构,能够对扩张结构进行防护,防止在不使用扩张结构时,扩张结构和外部接触造成感染,即在不需要使用球囊进行工作时,通过和进气管套接的防护盖,能够对进气管进行密封防护,通过固定在固定片上的固定塞和进气管插接,能够更好地对进气管进行密封防护处理,在需要对进气管进行消毒处理时,拉动拉环将固定片从防护盖上取下,因此能够将进气管的进气部位裸露出来,从而便于对进气管进行消毒处理,通过固定在防护盖上的限位块和固定片卡合,能够对固定片进行限位固定,通过防护套在球囊上套接,能够对球囊进行防护,防止球囊和外部物体摩擦造成损坏,通过和防护套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套和插头套接,能够对插头进行防护处理,在需要对插头进行消毒处理时,将固定套从防护套侧端取下,因此能够对裸露出来的插头进行消毒处理,通过固定在橡胶圈上的卡槽和固定在固定套上的卡块卡合,能够对固定套进行限位固定。
[0019](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通过固定在保护结构上的收卷结构,能够在不使用扩张结构时,对连接管进行收卷处理,放置连接管打结缠绕在一起影响使用,通过固定结构能够便于将导管卡在手臂侧端,便于拿取进行使用,即在不使用球囊进行扩张处理时,通过固定在防护套上的底座能够对连接管进行收卷,在将连接管收卷完之后,通过固定在固定辊上的连接带和旋转辊缠绕,能够将连接管固定在底座内,固定完成后通过第二魔术贴子面和第二魔术贴母面贴合,能够防止连接带自动松开导致连接管散乱,由于在
导管上转动连接有固定环,且固定在固定环上的卡板具有可塑性,因此通过卡板可将导管安装在手臂上,便于在使用时进行拿取,通过固定在固定环上的安装环和防护套插接,从而能够便于将球囊进行安装放置。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所示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所示的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座和连接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5所示的D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盖和固定片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所述导管(1)侧端安装有扩张结构(2),所述扩张结构(2)上安装有拆卸结构(3),所述扩张结构(2)侧端安装有防护结构(4),所述扩张结构(2)侧端安装有保护结构(5),所述保护结构(5)上安装有收卷结构(6),所述导管(1)侧端安装有固定结构(7);所述扩张结构(2)包括进气管(201),所述导管(1)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01),所述导管(1)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3),所述固定柱(203)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02),所述固定座(202)侧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管(204),所述连接管(204)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球囊(205),所述球囊(205)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插头(2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结构(3)包括插管(301),所述导管(1)内固定连接有插管(301),所述插管(301)和连接管(204)插接,所述导管(1)和固定座(20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02),所述连接环(302)为软性橡胶材质,所述连接环(302)和连接管(204)抵触,所述连接环(302)侧端固定连接有凸起(303),所述凸起(303)和连接管(204)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302)上缠绕有固定带(304),所述固定带(30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子面(305),所述固定带(30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母面(306),所述第一魔术贴子面(305)和第一魔术贴母面(306)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4)包括防护盖(401),所述进气管(201)侧端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盖(401),所述防护盖(401)侧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片(402),所述固定片(402)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塞(403),所述固定塞(403)和进气管(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李峰沈永强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