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907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属于发电厂凝汽器循环水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泵坑内设置多个压力检测器,能对各个分支管道膨胀节周边压力进行检测;在泵前池内设置第一液位检测器,使能检测泵前池内液位;在泵坑内设置第二液位检测器,使能检测泵坑内液位;使控制组件与压力检测器、第一液位检测器和第二液位检测器电性连接,并能控制与各个分支管道相关匹配的阀门和循环水泵进行解列停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能够准确确定具体哪路管道发生泄漏,自动将该路管道解列,消除管道持续泄漏,避免泵坑水位上涨过快,对设备造成浸泡伤害,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电厂凝汽器循环水系统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凝汽器循环水系统是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水管道都是处于地面以下,管道阀门、泵组均设计有专门的阀门或泵坑,用于设备检修维护。水泵出口与管道连接多采用膨胀节,这样能极大的方便阀门管道的安装与拆卸。膨胀节在一定范围内可实现轴向伸缩,也能在一定角度内克服管道对接不同轴向而产生的位移,提高管道的安全运行能力。
[0003]泵坑(阀门井)内一般均设有液位和潜水泵联动装置,用于及时排出泵坑内日常积水,但不能应对管道破损造成的大量泄漏。
[0004]管道膨胀节在长期运行中,容易发生材质老化、疲劳、开裂等现象,导致耐压性能降低,造成供水在膨胀节位置大量泄漏,这样很快会将泵坑(阀门井)淹没。但是,对于泵坑(阀门井)内存在多路管道时,管道被水淹没后,无法确认具体是哪路管道出现泄漏,这时就需要将各路管道、泵组都停运,使得事故进一步扩大,最终造成整个生产系统停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旨在解决泵坑(阀门井)内管道膨胀节破损后管道被淹没,无法确定哪路管道发生泄漏,导致各路管道和泵组都停运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在泵坑内设置多个压力检测器,使多个所述压力检测器分别检测泵坑内各个分支管道膨胀节周边的压力;
[0008]在泵前池内设置第一液位检测器,使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检测泵前池内液位;
[0009]在泵坑内设置第二液位检测器,使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检测泵坑内液位;
[0010]控制组件,具有适于接收所述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检测到的信息的接收单元,与各个分支管道相关匹配设置的阀门和循环水泵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接收的压力和液位信息,并适于控制与各个分支管道相匹配的阀门和循环水泵停运,所述控制组件设置有压力阈值范围、泵前池液位阈值范围和泵坑液位阈值范围;
[0011]当所述控制组件接收到的压力和液位数值均不在压力阈值范围内、泵前池液位阈值范围和泵坑液位阈值范围内时,判定该分支管道膨胀节发生泄漏,所述控制组件控制与发生泄漏的分支管道相关匹配的阀门和循环水泵解列停运。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组件具有压力记录模块,所述压力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压力检测器对各个分支管道膨胀节周边历史检测的压力数据。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力阈值范围为0

50KPa,使所述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当前压力数据与150秒前的压力数据进行比较,若一个分支管道当前压力数据比150秒以前的压力数据降低了50KPa,则说明该分支管道膨胀节发生泄漏。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组件具有液位记录模块,所述液位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历史检测的液位数据。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泵前池液位阈值范围为0

40mm,使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检测的当前液位数据与150秒前的液位数据进行比较,若一个分支管道当前液位数据比150秒前的液位数据降低了40mm,则说明该分支管道膨胀节发生泄漏。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泵坑液位阈值范围为

20mm至20mm,若一个分支管道当前液位数据不在历史泵坑液位数据的

20mm至20mm范围内时,则说明该分支管道膨胀节发生泄漏。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报警器,当所述控制组件判定有分支管道发生泄漏时,所述报警器用于发出报警信号。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阀门包括与循环水泵连接的入口阀门和出口阀门。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有无线通通讯模块,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组件无线通讯连接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适于同步接收压力信息和液位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适于控制与各个分支管道匹配的阀门和循环水泵停运的停运解列控制模块。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移动报警器,当所述控制组件判定有分支管道发生泄漏时,所述移动报警器用于发出报警信号。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泵坑内设置多个压力检测器,使其对各个分支管道膨胀节周边压力进行检测;在泵前池内设置第一液位检测器,使其检测泵前池内液位;在泵坑内设置第二液位检测器,使其检测泵坑内液位;使控制组件与压力检测器、第一液位检测器和第二液位检测器电性连接,并能控制与各个分支管道相关匹配的阀门和循环水泵进行解列停运,能够准确确定具体哪路管道发生泄漏,自动将该路管道解列,消除管道持续泄漏,避免泵坑水位上涨过快,对设备造成浸泡伤害,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步骤框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适用的发电厂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的A分支管道
发生泄漏判定规则和自动解列方法说明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进行说明。所述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在泵坑内设置多个压力检测器,使多个所述压力检测器分别检测泵坑内各个分支管道膨胀节周边的压力;
[0029]在泵前池内设置第一液位检测器,使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检测泵前池内液位;
[0030]在泵坑内设置第二液位检测器,使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检测泵坑内液位;
[0031]控制组件,具有适于接收所述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检测到的信息的接收单元,与各个分支管道相关匹配设置的阀门和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泵坑内设置多个压力检测器,使多个所述压力检测器分别检测泵坑内各个分支管道膨胀节周边的压力;在泵前池内设置第一液位检测器,使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检测泵前池内液位;在泵坑内设置第二液位检测器,使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检测泵坑内液位;控制组件,具有适于接收所述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检测到的信息的接收单元,与各个分支管道相关匹配设置的阀门和循环水泵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接收的压力和液位信息,并适于控制与各个分支管道相匹配的阀门和循环水泵停运,所述控制组件设置有压力阈值范围、泵前池液位阈值范围和泵坑液位阈值范围;当所述控制组件接收到的压力和液位数值均不在压力阈值范围内、泵前池液位阈值范围和泵坑液位阈值范围内时,判定该分支管道膨胀节发生泄漏,所述控制组件控制与发生泄漏的分支管道相关匹配的阀门和循环水泵解列停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具有压力记录模块,所述压力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压力检测器对各个分支管道膨胀节周边历史检测的压力数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阈值范围为0

50KPa,使所述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当前压力数据与150秒前的压力数据进行比较,若一个分支管道当前压力数据比150秒以前的压力数据降低了50KPa,则说明该分支管道膨胀节发生泄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泄漏判定及相关设备自动解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具有液位记录模块,所述液位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国裴跃辉柏海峥宋宝龙赵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西柏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