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09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包括:吸油环、传动装置和湿度传感器,其中,吸油环可移动地套设于采油管外,吸油环的内圈抵于采油管的外壁上;传动装置和吸油环连接,传动装置驱动吸油环沿采油管长度的方向上移动;湿度传感器与吸油环连接,湿度传感器检测吸油环的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开启伺服电机,使伺服电机带动吸油环左右移动,若采油管的表面出现油液泄漏时,吸油环能够将泄漏的油液进行吸收,接着再通过湿度传感器对吸油管进行检测,达到了时刻检测小泄漏情况的效果。漏情况的效果。漏情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的
,尤其涉及一种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油是深埋在地下的流体矿物,最初人们把自然界产生的油状液体矿物称石油,把可燃气体称天然气,把固态可燃油质矿物称沥青,随着对这些矿物研究的深入,认识到它们在组成上均属烃类化合物,在成因上互有联系,因此把它们统称为石油,1983年9月第11次世界石油大会提出,石油是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烃类化合物以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所以石油开采也包括了天然气开采,石油开采是指在有石油储存的地方对石油进行挖掘,提取的行为,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油气从储层流入井底,又从井底上升到井口的驱动方式,在开采过程中通常使用采油管进行油液运输采集,而采油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制造缺陷、载荷压力、材料应力和腐蚀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导致泄漏,但现有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存在的问题是:采油管泄漏检测主要是通过管道内压力的变化来识别,这种测量方法仅适用于泄漏量大的采油管管道,当出现泄漏量小的情况时,使用者无法察觉,导致长时间下泄漏的石油便会越来越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中,包括:
[0006]吸油环,所述吸油环可移动地套设于采油管外,所述吸油环的内圈抵于所述采油管的外壁上;
[0007]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和所述吸油环连接,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吸油环沿所述采油管长度的方向上移动;
[0008]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吸油环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吸油环的湿度。
[0009]上述的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0010]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
[0011]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和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螺杆的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杆与所述采油管同向设置;
[0012]螺套,所述螺套上开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和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螺杆贯穿所述螺套,所述螺杆转动驱动所述螺套沿所述采油管的长度的方向移动;
[0013]传动环,所述传动环套设于所述采油管上,所述传动环的内表面和所述吸油环的外表面连接,所述传动环的外表面与所述螺套连接。
[0014]上述的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中,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
[0015]传动盒,所述传动盒与所述采油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传动盒内,所述传动盒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螺杆贯穿所述通孔并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所述传动盒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0016]上述的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中,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
[0017]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和所述螺杆同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盒,所述第二限位杆贯穿所述螺套,所述第二限位杆限制所述螺套在所述采油管周向方向上的转动。
[0018]上述的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中,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
[0019]毛刷套,所述毛刷套与所述传动盒连接,所述毛刷套套设于所述螺杆上,所述毛刷套包括:刷毛和外环,所述刷毛设于所述外环的内表面上,所述毛刷抵于所述螺杆的外表面上。
[0020]上述的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中,还包括:
[0021]气动检测机构,所述气动检测机构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气动检测机构沿所述采油管的长度的方向上移动。
[0022]上述的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中,所述气动检测机构包括:
[0023]气动环,所述气动环套设于所述采油管上,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气动环沿所述采油管的长度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气动环的内圈和所述采油管的外表面具有第一间隙,所述气动环受外力影响可操作地沿垂直于所述采油管的轴向的任一方向移动;
[0024]接触传感器,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接触传感器与所述气动环同步沿所述采油管的长度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接触传感器设于所述气动环在所述采油管轴向方向上,所述接触传感器和所述气动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间隙。
[0025]上述的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中,所述气动检测机构还包括:
[0026]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接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0027]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与所述采油管同向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气动环。
[0028]上述的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中,所述接触传感器包括:
[0029]第一接触传感器和第二接触传感器,所述第一接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接触传感器均连接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接触传感器设于所述气动环的内侧,所述第二接触传感器设于所述气动环的外侧,所述第一接触传感器和所述气动环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接触传感器和所述气动环之间的距离均小于所述第一间隙。
[0030]上述的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中,所述气动检测机构还包括:
[0031]拉簧,所述气动环的一侧沿所述采油管的轴向方向开设有一限位槽,所述拉簧和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均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拉簧连接所述限位槽的槽壁和所述第一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和所述限位槽的槽底沿弹簧的设置方向可滑动地连接。
[0032]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33](1)本技术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开启伺服电机,使伺服电机带动吸油环左右移动,若采油管的表面出现油液泄漏时,吸油环能够将泄漏的油液进行吸收,接着再通过湿度传感器对吸油管进行检测,解决了采油管泄漏检测主要是通过管道内压力的变化来识别,
这种测量方法仅适用于泄漏量大的采油管管道,当出现泄漏量小的情况时,使用者无法察觉,导致长时间下泄漏的石油便会越来越多的问题,达到了时刻检测小泄漏情况的效果。
[0034](2)本技术通过设置气动检测机构,在传动环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气动环进行移动,当采油管出现漏气量小的情况时,漏出的气体会推动气动环出现偏移,接着气动环在受到气体的推动时,气动环会与第一接触传感器或第二接触传感器产生接触,这时第一接触传感器与第二接触传感器便能够对出现漏气量从而即将泄漏油液的采油管进行检测。
[0035](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杆与限位槽,对气动环进行左右限位,防止气动环脱离第一接触传感器的底部与第二接触传感器的顶部导致气体泄漏时第一接触传感器与第二接触传感器出现无法进行检测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本技术的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油环,所述吸油环可移动地套设于采油管外,所述吸油环的内圈抵于所述采油管的外壁上;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和所述吸油环连接,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吸油环沿所述采油管长度的方向上移动;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吸油环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吸油环的湿度。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和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螺杆的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杆与所述采油管同向设置;螺套,所述螺套上开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和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螺杆贯穿所述螺套,所述螺杆转动驱动所述螺套沿所述采油管的长度的方向移动;传动环,所述传动环套设于所述采油管上,所述传动环的内表面和所述吸油环的外表面连接,所述传动环的外表面与所述螺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传动盒,所述传动盒与所述采油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传动盒内,所述传动盒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螺杆贯穿所述通孔并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所述传动盒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孔。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和所述螺杆同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盒,所述第二限位杆贯穿所述螺套,所述第二限位杆限制所述螺套在所述采油管周向方向上的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采油设备用管道检测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毛刷套,所述毛刷套与所述传动盒连接,所述毛刷套套设于所述螺杆上,所述毛刷套包括:刷毛和外环,所述刷毛设于所述外环的内表面上,所述毛刷抵于所述螺杆的外表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采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中庆张致恺马国防唐辰东李希曾周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