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热模型建模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热模型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热模型建模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池在消费电子领域及电动汽车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新能源车为例,可以采用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铅酸电池等作为新能源车的动力源。在电池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用户对电池的充电速度和电池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电池在快速充电时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尤其在大倍率充电时由于电池极片内电流密度分布不均,会有局部热点产生,严重时导致隔膜熔化,引起内短路,内部产热增加,引起电池温度上升,进一步触发电池内部的链式产热副反应,最终导致电池热失控发生。因此,需要进行电池热管理。
[0003]电池热管理是根据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合电池的电化学特性与产热机理,基于具体电池的最佳充放电温度区间,通过合理的设计,以解决电池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情况下工作而引起热散逸或热失控问题,进而提升电池整体性能。其中,电池热管理是在电池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电池热模型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电池热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模型建模方法包括:获取电池的基本参数和工况参数;根据所述电池的基本参数生成三维的初始电池网格模型;根据所述电池的工况参数,获取所述电池的单位体积生热量,所述电池的单位体积生热量是指所述电池的正负极、隔膜以及集流体单位体积的生热量;根据所述电池的单位体积生热量,获取所述初始电池网格模型中一个或多个网格的温度;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网格的温度添加到所述初始电池网格模型中,得到目标电池网格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的工况参数,获取所述电池的单位体积生热量,包括:根据所述电池的工况参数,获取所述电池的总热量,所述电池的总热量包括所述电池的隔膜和集流体产生的欧姆热以及所述电池的正负极产生的欧姆热、极化热和反应热;根据所述电池的总热量,获取所述电池的单位体积生热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初始电池网格模型中的任一网格,采用以下公式获取所述网格的温度:a
P
=a
W
+a
E
+a
S
+a
N
+a
B
+a
T
,其中,a
P
表示所述网格的中心点温度,所述网格的中心点温度,W、E、S、N、B、T分别表示所述网格的六个方向,Γ
t
、Γ
e
、Γ
s
、Γ
n
、Γ
b
、Γ
t
分别表示所述网格在所述六个方向的热传导系数,A
w
、A
e
、A
s
、A
n
、A
b
、A
t
分别表示所述网格在所述六个方向上与其他网格的接触面积,δ
xWP
、δ
xPE
、δ
ySP
、δ
yPN
、δ
zBP
技术研发人员:魏楠,王金寿,崔晓丹,姜忠良,刘骥鲁,王正,宋晓丹,王凤,郝大正,鲁园,王宁,曹曦,刘明义,曹传钊,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电厂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