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06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前端有出料孔,外壳后端有进料孔,外壳内安装有电路板、过料管、以及由前向后依序分布的发热头、电池、马达变速箱,马达变速箱的表面有带有过料通道的过料部,过料通道的两边有咬料结构,过料管后端与过料部前端连接,过料管前端与发热头后端连接,所述过料通道与进料孔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可使进料和出料顺畅,提高进料和出料效率,减弱马达的吃力,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笔
,尤其涉及一种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技术的发展逐渐成熟,除了一般商业上所贩卖的立体成型机、3D打印机之外,更推陈出新研发出3D打印笔,打破书写绘画局限于纸张的平面空间的限制,能够快速的将任意形状的设计图形由平面2D直接描绘转换为3D的实体立体对象。
[0003]中国专利CN202021720174.2公开了一种新型3D绘画笔,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发热头、电路板、电池、马达变速箱以及过料管,发热头位于外壳内的前侧,电路板、电池、马达变速箱和过料管均位于发热头的后侧,过料管的出料端与发热头的后端连接,电池和电路板沿着外壳的宽度方向堆叠,电池与马达变速箱沿着外壳的长度方向堆叠,过料管穿过电池和电路板之间。在3D绘画笔内的中部位置有咬料齿,咬料齿还位于马达表面靠近马达前端的位置,伸入过料管内的耗材(PLA/PCL材质)被咬料齿咬合并且向前输送至位于3D绘画笔内前部的发热头内热熔,耗材与咬料齿咬合的位置就是咬料位置。由于咬料齿咬料位置位于3D绘画笔内的中部位置,其与3D绘画笔内前部的发热头(也就是3D绘画笔的发热位置)之间的距离较短,在耗材向后退料时,退料行程(即从发热位置到咬料位置之间的距离)短,发热位置到咬料位置之间的距离也是耗材退料时让耗材前端被热熔的部分冷却的冷料距离,也就是说冷料距离短,因此,容易出现未完全冷却的耗材粘附在咬料齿上的现象即粘齿现象,从而使咬料齿后续不能正常向前输送耗材。
[0004]另外,3D绘画笔的外壳后端供过料管进入的进料孔的中心和咬料位置供过料管穿过的通道的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使得过料管在进料孔到咬料齿之间的这一段范围内是倾斜的,耗材经过这一段范围时也是倾斜的,使得耗材进料和出料均不顺畅,影响进料和出料效率,驱动咬料齿转动的马达较为吃力,从而会影响马达的寿命。
[0005]因此,需设计一种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以改善前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可使进料和出料顺畅,提高进料和出料效率,减弱马达的吃力,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前端有出料孔,外壳后端有进料孔,外壳内安装有电路板、过料管、以及由前向后依序分布的发热头、电池、马达变速箱,马达变速箱的表面有带有过料通道的过料部,过料通道的两边有咬料结构,过料管后端与过料部前端连接,过料管前端与发热头后端连接,所述过料通道与进料孔同轴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过料部的后端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后端与进料孔连通,进料孔与
进料管同轴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咬料结构位于马达变速箱表面靠近马达变速箱后端的位置。
[0010]优选的,所述马达变速箱表面在过料部的前侧有撑托于过料管底部的至少一个撑托部。
[0011]优选的,所述撑托部顶面凹陷形成与过料管吻合的弧形凹槽。
[0012]优选的,所述过料部的两相对侧分别开有一凹口,两个凹口处分别有一送料齿轮和一轴承,两个凹口之间有连接筋,轴承的外侧有一弧形围板,弧形围板固定在马达变速箱表面。
[0013]优选的,所述电池和电路板沿外壳宽度方向堆叠,过料管穿过电池和电路板之间,电路板上与电池之间有一限位件,过料管贯穿限位件,限位件固定在电路板上。
[0014]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后端朝后延伸形成直径小于外壳壳身直径的延伸部,进料孔位于延伸部的端面,延伸部上套有尾盖。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通过使过料通道与进料孔同轴,可使耗材从进入进料孔内到进入过料通道内被咬料结构咬料这一段范围时进料和出料均很顺畅,提高了进料和出料效率,减弱了马达变速箱内的马达的吃力,延长了马达的使用寿命。
[0017](2)通过使进料孔与进料管同轴设置,进一步使耗材进料和退料均在同一直线上,进料管还其导向作用,使得耗材进料和出料更为顺畅。
[0018](3)通过将咬料结构设置于马达变速箱表面靠近马达变速箱后端的位置,使得在咬料结构处的咬料位置与发热头(发热位置)之间的距离较长,在耗材向后退料时,使得退料行程(从发热位置到咬料位置之间的距离)长,冷料距离(从发热位置到咬料位置之间的距离)也长,使得耗材前端被热熔的部分在退料的过程当中能够得到充分冷却,避免粘齿现象,使咬料齿后续也能正常向前输送耗材。
[0019](4)通过采用带弧形凹槽的撑托部,可对过料管进行支撑和导向。
[0020]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的分解示意图一。
[0023]图3为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的分解示意图二。
[0024]图4为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的内部示意图一。
[0025]图5为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的内部示意图二。
[0026]图6为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的内部示意图三。
[0027]图7为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的内部示意图四。
[0028]图8为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的端面示意图。
[0029]图9为图8所示A

A方向的剖视图。
[0030]图10为图8所示B

B方向的剖视图。
[0031]附图标号说明:外壳1,出料孔11,进料孔12,延伸部13,尾盖14,发热头2,电池3,电路板4,马达变速箱5,过料部51,过料通道52,凹口53,连接筋5a,送料齿轮54,轴承55,弧形围板56,撑托部57,弧形凹槽571,进料管58,过料管6,限位件7。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0033]请参考图1

10,所述的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包括外壳1。外壳1前端有出料孔11,外壳1后端有进料孔12,外壳1的后端朝后延伸形成直径小于外壳1壳身直径的延伸部13,进料孔12位于延伸部13的端面,延伸部13上套有尾盖14。
[0034]所述外壳1内安装有发热头2、电池3、电路板4、马达变速箱5和过料管6。发热头2、电池3和马达变速箱5由前向后依序分布。发热头2的前端与出料孔11对应。电池3和电路板4沿外壳1宽度方向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前端有出料孔,外壳后端有进料孔,外壳内安装有电路板、过料管、以及由前向后依序分布的发热头、电池、马达变速箱,马达变速箱的表面有带有过料通道的过料部,过料通道的两边有咬料结构,过料管后端与过料部前端连接,过料管前端与发热头后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料通道与进料孔同轴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料部的后端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后端与进料孔连通,进料孔与进料管同轴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咬料结构位于马达变速箱表面靠近马达变速箱后端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变速箱进出咬料在中轴线上的3D打印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变速箱表面在过料部的前侧有撑托于过料管底部的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杰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海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