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模具翻转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987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重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模具翻转机,两组所述翻转架的其中一组环架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且两组翻转架的另一组环架一侧设置有刹车组件,两组所述翻转架之间呈正、反向形式对称设置有两组上料对夹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取代了传统利用行吊或者叉车对模具或者工具进行翻转的方式,通过上料对夹组件对模具或者工具的自主式输送上料、对夹固定,在驱动组件驱动翻转架的转动翻转以及刹车组件对翻转架的自锁止位下,能够对上料对夹组件内的模具或者工具进行自主式、快速的翻转工作,其一方面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强度,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控行吊或者叉车进行翻转,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由于翻转磕碰撞击造成的损伤。面能够避免由于翻转磕碰撞击造成的损伤。面能够避免由于翻转磕碰撞击造成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模具翻转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重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多用途模具翻转机。

技术介绍

[0002]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一个国家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是体现其国力的重要标志,属于重工业的工业部门有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金属材料工业等,重工行业在进行冶炼成型等工作时,经常需对冶炼模具和工具进行翻转工序,由于模具和工具尺寸往往都很大,所以需使用行吊或者叉车等设备对其进行翻转工作,然而采用行吊或者叉车等设备进行翻转的方式,一方面没有安全有效的翻转效率,极易考究工作人员的操作熟练度,另一方面传统使用行吊或叉车对模具和工具本体进行翻转时,极易由于磕碰撞击等,导致出现破坏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多用途模具翻转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模具翻转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模具翻转机,包括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模具翻转机,包括支撑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架(1)的板架上方呈两两对称设置有两组旋转座(2),两组所述旋转座(2)的输出端均设置有旋转导轮(3),且两组旋转座(2)通过两组旋转导轮(3)与两组翻转架(4)导向卡合,两组所述翻转架(4)的其中一组环架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8),且两组翻转架(4)的另一组环架一侧设置有刹车组件(9),两组所述翻转架(4)之间呈正、反向形式对称设置有两组上料对夹组件(6),且两组上料对夹组件(6)之间通过呈等间距排布设置的多组臂力支杆(5)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模具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对夹组件(6)包括自动上料机构与对夹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与翻转架(4)装配固定的两组导轨架(61),两组所述导轨架(61)的板架上方对称设置有两组臂力支架(62),且两组导轨架(61)通过臂力支架(62)与支撑平台(63)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导轨架(61)之间沿其上料传输方向排布设置有多组输送辊(614),所述支撑平台(63)的板架上方位于一端位置处设置有传动电机(69),所述传动电机(69)与输送辊(614)之间通过传动链条(612)连接;所述对夹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支撑平台(63)板架中部的两组升降气缸(66)以及呈两两对称形式安装在支撑平台(63)板架边缘位置处的四组导向轴套(64),所述升降气缸(66)的伸缩端贯穿支撑平台(63)与对夹平台(67)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轴套(64)的内部贯穿卡合有与对夹平台(67)相固定的升降导杆(65),所述对夹平台(67)的台架下方呈等间距排布设置有延伸至输送辊(614)间隙内部的多组对夹柄(6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模具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电机(69)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链轮(610),所述输送辊(614)的一端输出端设置有同步链轮(613),所述传动链轮(610)与同步链轮(613)之间通过传动链条(612)连接,且臂力支架(62)的板架中部对称设置有与传动链条(612)相啮合的牵引链轮(611)。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斌孔晓许占凯王西健魏开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旺裕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