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设备的按键开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66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的按键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3、电阻R2、MOS管Q3、电阻R1、电容C1、电容C2和MOS管Q2,其中,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源VBAT_SW,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MOS管Q3的栅极,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源4V8/VCHG,电阻R2的一端接地,MOS管Q3的漏极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以及MOS管Q2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1的一端、MOS管Q2的源极、以及3.7V电源VBAT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MOS管Q2的漏极连接待供电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少电池不必要的耗电,延长电池待机时长。长电池待机时长。长电池待机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终端设备的按键开关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
,特别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按键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载电源设备从入库到用户使用需要几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开关电池电量会损耗,降低电池的待机时间,由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设备的按键开关电路,旨在延长电池待机时长,减少电池不必要的耗电。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按键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3、电阻R2、MOS管Q3、电阻R1、电容C1、电容C2和MOS管Q2,其中,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源VBAT_SW,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3的栅极,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源4V8/VCHG,所述电阻R2的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以及所述MOS管Q2的栅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MOS管Q2的源极、以及3.7V电源VBAT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待供电系统。
[0005]本技术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按键开关电路还包括按键KEY,所述按键KEY的引脚1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POWER_OFF连接,引脚3分别与所述MOS管Q3的源极、POWER_ON连接。
[0006]本技术终端设备的按键开关电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电阻R4、电阻R3、电阻R2、MOS管Q3、电阻R1、电容C1、电容C2和MOS管Q2,其中,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源VBAT_SW,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3的栅极,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源4V8/VCHG,所述电阻R2的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以及所述MOS管Q2的栅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MOS管Q2的源极、以及3.7V电源VBAT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待供电系统,可以减少电池不必要的耗电,延长电池待机时长。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是本技术终端设备的按键开关电路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09]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1]本技术提出一种终端设备的按键开关电路,可应用于车载电源设备(如电动二轮车控制器、车载中控台产品等),其所采用的主要方案工作原理是在设备不工作时因外电源线束未接通过壳下按键断开电池供电实现关机;接上电源线束的情况下通过电源线作为自动供电触发机制实现自动开机;设备工作时因外电源线束未接或被剪电池需维持供电保持正常工作。
[0012]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技术终端设备的按键开关电路较佳实施例包括:电阻R4、电阻R3、电阻R2、MOS管Q3、电阻R1、电容C1、电容C2和MOS管Q2,其中,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源VBAT_SW,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3的栅极,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源4V8/VCHG,所述电阻R2的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以及所述MOS管Q2的栅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MOS管Q2的源极、以及3.7V电源VBAT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待供电系统。
[001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开关电路还包括按键KEY,所述按键KEY的引脚1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POWER_OFF连接,引脚3分别与所述MOS管Q3的源极、POWER_ON连接。
[0014]本实施例中,所述MOS管Q2为P

MOS管,所述MOS管Q3为N

MOS管。
[0015]本实施例巧妙的利用电池电压与外电源路径不同,在外电源线束未接或被剪时利用电池本身电压锁定所述MOS管Q2导通从而维持系统供电。
[0016]以下对本技术终端设备的按键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
[0017]1、在设备不工作时因外电源线束未接或被剪通过壳下按键KEY按下使所述MOS管Q3的G极电位变为0V,所述MOS管Q3载止,从而使所述MOS管Q2也载止,3.7V电池电压无法通过所述MOS管Q2给系统供电实现断电关机;
[0018]2、设备接上外电源线束时通过DC

DC降压使4V8/VCHG的电压为4.8V,经过所述电阻R3、所述电阻R2分得到2V以上电压使得所述MOS管Q3导通、所述MOS管Q2也导通,3.7V电池电压通过所述MOS管Q2给系统供电实现系统正常工作;
[0019]3、设备正常工作时因外电源线束未接或被剪通过所述电阻R4、所述电阻R2分压使得所述MOS管Q3维持导通、所述MOS管Q2也导通,3.7V电池电压通过所述MOS管Q2导通维持系统供电实现系统持续正常工作。
[0020]本技术终端设备的按键开关电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电阻R4、电阻R3、电阻R2、MOS管Q3、电阻R1、电容C1、电容C2和MOS管Q2,其中,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源VBAT_SW,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3的栅极,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源4V8/VCHG,所述电阻R2的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以及所述MOS管Q2的栅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MOS管Q2的源极、以及
3.7V电源VBAT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待供电系统,可以减少电池不必要的耗电,延长电池待机时长。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构思下,利用本技术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的按键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4、电阻R3、电阻R2、MOS管Q3、电阻R1、电容C1、电容C2和MOS管Q2,其中,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源VBAT_SW,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3的栅极,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源4V8/VCHG,所述电阻R2的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以及所述MOS管Q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全程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几米物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