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花状、空心和实心二氧化钛微球结构调控的自模板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7866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花状、空心和实心TiO2微球结构调控的自模板制备方法,通过调控s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花状、空心和实心二氧化钛微球结构调控的自模板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花状、空心和实心TiO2微球结构调控的自模板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0002]悬浮态TiO2光催化

膜分离技术是将膜分离技术的高效截留、无相变分离特性与悬浮态光催化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实现粉体光催化材料的分离回收,而且能有效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水利停留时间,对光催化技术走向实际应用的具有重要价值。光催化材料颗粒尺寸不仅与其光催化性能紧密相关,对膜污染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在膜分离过程中,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TiO2颗粒直径小于膜孔径,容易堵塞膜孔道造成膜不可逆污染。因此,在早期悬浮态TiO2光催化

膜分离研究中,多采用比超滤和微滤膜孔径更小的纳滤膜分离纳米光催化粉体材料。有研究发现,平均直径450nm单分散TiO2介孔微球的低压MF膜分离性能明显优于P25,更大的粒径和高度多孔的形态大大降低了过滤期间MF膜上生成的滤饼层的堆积密度。然而,光催化材料在膜表面形成滤饼层同样会导致膜通量下降,增加能耗并降低分离效率。如果进一步增加材料颗粒直径不仅可有效防止不可逆污染,而且能够缓解膜表面滤饼层的形成和滤饼层厚度增加,从而提高分离效率且降低错流能耗。同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TiO2空心微球具有增强光捕获能力、缩短光生载流子转移距离和加速表面反应的优势,有效提高了光催化反应效率,在环境净化、制氢、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显示出良好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空心结构良好的光捕获能力取决于其尺寸效应,当TiO2空心球直径等于入射光的波长时,会发生强烈的光散射;而当球体直径远大于入射光波长时,空腔内可能会发生多次反射,从而提高光收集效率。因此,TiO2空心微球结构尺寸的进一步拓展,对光催化活性和膜分离性能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花状、空心和实心TiO2微球结构调控的自模板制备方法。
[0004]一、不同结构非晶TiO2微球的自模板制备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可实现花状、空心和实心TiO2微球结构调控的自模板制备方法,是以钛酸丁酯(TBOT)为钛源,以甲醇作为溶剂,采用sol

gel法和自模板溶剂热法,通过调节H2O与TBOT的摩尔比 (R
w
)制备而得。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钛酸丁酯逐滴加入剧烈搅拌的甲醇和H2O的混合溶液中,控制H2O与TBOT的摩尔比 R
w
为0.75~3.75,持续搅拌混合溶液60min至乳白色;然后将混合物转入反应釜内,填充比保持80%,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5~135℃,溶剂热反应2~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产物用无水甲醇和水分别洗涤,真空冷冻干燥,得到非晶TiO2微球;然后在450~800℃下煅烧结晶得到不同结构的锐钛矿TiO2微球。
[0005]当R
w
为0.75时,溶剂热反应2h得到直径为1.5
ꢀµ
m的海胆状TiO2微球;溶剂热反应4~8h时,得到直径2.5~5.3
ꢀµ
m的花状TiO2微球;溶剂热反应24h获得片状TiO2结构。
[0006]当R
w
在1.5~3范围内逐渐增大时,获得直径从1.8 ~1
ꢀµ
m逐渐减小的空心TiO2微球结构,随着溶剂热时间从2~24h延长,空心球壁厚逐渐变薄。
[0007]所述当R
w
为3.75时,获得直径0.83
ꢀµ
m的实心TiO2微球结构。
[0008]所述非晶TiO2微球在450~800℃下空气中煅烧2h转化为锐钛矿TiO2微球。
[0009]二、TiO2微球的结构表征1、电镜(SEM和TEM)图像分析图1为 R
w
分别为0.75(A),1.50(B),2.25(C),3.00(D),3.75(E)时,130℃溶解热8h所得ATS样品的SEM图(标尺长度为500nm,插图为TEM图),以及R
w
与直径和壁厚的相关性。从图1中可以看出,通过本合成方法中sol

gel阶段R
w
的调控,可制备出花状结构、空心结构和实心结构的TiO2微球。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合成方法中,R
w
在0~3.75范围内,经过甲醇溶剂热8h得到样品再经过600℃煅烧结晶。当R
w
=0时,溶剂热后未得到沉淀产物,说明在130℃溶剂热条件下甲醇不能发生脱水反应,而TiO2微球均由溶剂热前所加入H2O生成。当R
w
=0.75时(图1A,F),产物为片状TiO2(平均壁厚60.52nm)组装而成的花球结构,微球平均直径5.23 um。当R
w
=1.5~3时(图1B

D,H

J),产物为表面光滑致密的空心球结构,且随着R
w
的增大,平均直径分别为1.82、1.34和1.01um,壁厚分别为116、53和67nm。当R
w
=3.75时(图1E,K),产物为平均直径0.83um的TiO2实心微球。同时,TEM图像也表明上述样品经过煅烧后仍能够保持原有结构形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从高分辨HRTEM图像如图3、图4所示,不同R
w
的TiO2微球的出现约0.346nm和0.232nm的两种晶格间距,分别对应于锐钛矿TiO2{101}和{004}晶面。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中sol

gel阶段R
w
的调控,可制备出花状结构、空心结构和实心结构的TiO2微球,同时实现空心TiO2微球直径在1~1.8um范围内的调控。并且经过600℃煅烧后,微观结构不被破坏。
[0011]图2为不同R
w
条件下溶剂热过程中的结构形貌的TEM图。当R
w
=0.75时,溶剂热反应2h时形成了直径1~1.5um的海胆状的球形颗粒(图2A),反应至4~8h,颗粒表面针状突起已发展呈片状,并形成结构完整的花球结构,直径分别增大至约2.5um(图2B)和5.3um(图1F)。继续延长溶剂热时间至24h,继续长大的片状结构使得花球特征消失(图2C)。当R
w
=1.50时,溶剂热2h形成了平均直径约1.8um,壁厚约800nm的TiO2空心球结构(图2D),且空心球表面具有明显的多孔结构。溶剂热时间继续延长至4h(图2E)和8h(图1H),空心球直径并未发生变化但表面更加光滑,壁厚逐渐降低至180nm和116nm。溶剂热反应24h,空心球结构壁厚逐渐降低至50nm,微球表面光滑且致密。而当R
w
=3.75,溶剂热2h时的TiO2实心球形状不规则,TEM图像中球体内部灰度的变化表明球心更为致密(图2G)。随着溶剂热的延长至4h和8h,球形表面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花状、空心和实心TiO2微球结构调控的自模板制备方法,是在氮气保护条件下,以钛酸丁酯TBOT为钛源,以甲醇作为溶剂,将钛酸丁酯逐滴加入剧烈搅拌的甲醇和H2O的混合溶液中,控制H2O与TBOT的摩尔比 R
w
为0.75~3.75,持续搅拌混合溶液60min至乳白色;然后将混合物转入反应釜内,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5~135℃,溶剂热反应2~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产物用无水甲醇和水分别洗涤,真空冷冻干燥,得到非晶TiO2微球;然后在450~800℃下煅烧结晶得到不同结构的锐钛矿TiO2微球。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实现花状、空心和实心TiO2微球结构调控的自模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R
w
为0.75时,溶剂热反应2h得到直径为1.5
ꢀµ
m的海胆状TiO2微球;溶剂热反应4~8h时,得到直径2.5~5.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作雁张国艳刘刚韩立娟安兴才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