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LCC叠层对位高精度微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62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MLCC叠层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MLCC叠层对位高精度微调整机构,包括叠压上板,所述叠压上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Y向调整机构,所述Y向调整机构的上方设置有与叠压上板顶部固定连接的感应片,所述叠压上板顶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吸附旋转上顶板,所述吸附旋转上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Z向调整机构,所述Z向调整机构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通气管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叠层对位采用高精度微调机构,通过双层X向和Y向的滚珠丝杆的调整,采用轴向零间隙丝杆,利用伺服电机的同步耦合控制,消除整个机构存在的间隙,提高调整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可达1um。位精度可达1um。位精度可达1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LCC叠层对位高精度微调整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MLCC叠层生产
,具体是一种MLCC叠层对位高精度微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MLCC是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英文缩写,由印好电极(内电极)的陶瓷介质膜片以错位的方式叠合起来,即叠层的方式,经过一次性高温烧结形成陶瓷芯片,再在芯片的两端封上金属层(外电极),从而形成一个类似独石的结构体,故也叫独石电容器。
[0003]传统叠层对位机构通常分成两部分,X方向由滚珠丝杆带动吸附头进行对位补偿,Y和θ方向则由伺服电机驱动下金型进行调整,Y方向由滚珠丝杆驱动,θ方向由蜗轮蜗杆或旋转齿轮进行传动。由于CCD视觉给定的位置参数分解到吸附头和下金型,X方向吸附头由于重量大,高速移位时停止振荡周期长,整体效率会偏低;传统叠压对位θ调整时,θ轴无论是采用蜗轮蜗杆或旋转齿轮,由于结构自身存在背隙问题,很难消除下金型正反转时产生的间隙,影响叠层时的对齐精度,从而影响电容的品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LCC叠层对位高精度微调整机构,包括叠压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压上板(1)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Y向调整机构(2),所述Y向调整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与叠压上板(1)顶部固定连接的感应片(3),所述叠压上板(1)顶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吸附旋转上顶板(5),所述吸附旋转上顶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Z向调整机构(6),所述Z向调整机构(6)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通气管接头(7),所述吸附旋转上顶板(5)顶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交叉滚柱轴承(4),所述Z向调整机构(6)的外缘固定连接有感应器(8),对角两个所述交叉滚柱轴承(4)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X向调整机构(9)和导向组件(10),所述叠压上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旋转下固定板(11),所述旋转下固定板(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气压传感器(12),所述旋转下固定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附组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LCC叠层对位高精度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调整机构(2)包括与叠压上板(1)固定连接的Y向调整伺服电机(202),所述Y向调整伺服电机(2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Y向调整丝杆组件(201),所述Y向调整丝杆组件(201)的顶部与交叉滚柱轴承(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LCC叠层对位高精度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调整机构(6)包括与吸附旋转上顶板(5)顶部固定连接的Z向导向花键轴(601),所述Z向导向花键轴(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Z向花键轴上固定板(602),所述Z向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艳文曾胜李东红邓文波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奥德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