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铁路列车超长编组运营实现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铁路列车超长编组运营实现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已经建成了日益完善的高速铁路运营网络,已经成为我国旅客中长途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此外,高水平的高铁客运服务也带来了高速增长的旅客需求,但因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大,客流在时空上呈现极度不均衡的分布,导致部分线路在高峰时段依然存在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0003]为了更好的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高速铁路网络逐渐采用大编组、高速度、高密度列车运营模式来提高高峰时期的运输能力。一方面,追求更高速度、更高密度的列车运营也给实际铁路运营组织带来极大的挑战,并且增加了系统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受到车站站台等基础设施的限制,列车编组无法进一步提高。而对于铁路运营部门而言,高铁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高昂,对线路扩建、车站改造等则会造成非高峰时期线路资源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速铁路列车超长编组运营实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铁路列车超长编组运营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历史售票数据,预测研究旅客需求分布信息,包括旅客的出发时间、人数、始发站和终到站信息;S2,获得列车运行区间所有车站站台配置信息,以及列车运行时刻表信息;S3,基于列车运行时刻表信息和客流数据以及车站站台配置信息,以最小化旅客期望出行时间偏差为目标,并满足超长编组的列车停靠车站站台位置及列车车厢门控制要求,构建满足高铁客运列车超长编组运营安全的席位分配方案数学模型;S4,采用启发式求解法求解构建的数学模型;S5,获得列车在各车站站台停靠位置方案,列车车厢门控制方案以及列车的席位分配方案;S6,基于获得的列车车厢门控制方案,发送给独立车厢门控制装置,实现车厢门的精确控制;S7,将获得的列车席位分配方案发送给售票系统发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列车超长编组运营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具体为:S11,构建训练集D,训练的样本特征为已有的高铁网络所有OD的在研究时段内的特征;训练样本的标签为研究线路各OD对在相应时段的售票数据;S12,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通过训练集D和训练样本特征及标签对交通需求预测模型进行训练,预测得到研究时段各时间点h各OD对(i,j)的旅客需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列车超长编组运营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具体为:S31,列车的编组数量N
k
需要满足现有超长列车编组技术中最小编组数量N
min
和最大编组数量N
max
的限制,即:N
min
≤N
k
≤N
max
(1);进一步,引入中间0
‑
1变量识别列车编组状态,满足以下约束:识别列车编组状态,满足以下约束:其中K为列车集合;S32,超长列车k停靠在s车站站台的编组数量p
k,s
为s车站站台可容纳最大编组数C
s
和列车编组数N
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光明,钟林环,秦进,刘昕怡,郭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