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846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产线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根据所述调整信息和判断策略确定对应所述第二生产线的静态设备和动态设备;统计预设人员库中具备所述动态标签的人员信息,得到对应各动态标签的人员序列,根据所述人员序列确定配置给各所述动态设备的动态人员;响应调整判断条件生成相应的内部调整策略,根据所述内部调整策略、预设人员库和静态设备的静态人员对动态设备的人员进行补充,得到相应动态设备的动态补充人员,以及相应静态设备的静态补充人员;根据所述俯视图和预设头盔像素值,得到实际作业信息,若所述实际作业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异常信号,将所述异常信号传输至管理端。管理端。管理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产线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线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产线一般指流水线。流水线,又称装配线,工业上的一种生产方式,指每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例如:每个人仅对生成线上一个生成设备进行作业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若生产线中某个装配片段缺少作业人员,则会导致生产线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对作业人员的及时调配尤为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生产过程出现缺少作业人员的异常情况,只能依靠管理人员进行观察并依据自身管理经验对作业人员进行调配,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由于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掌握所有作业人员的实际情况,使得派遣方式不够客观,并且处理效率低下。
[0004]因此,如何依据作业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动分配和调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生产线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可以依据作业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生产线处人员的自动分配和调配。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生产线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将生产第一产品的第一生产线调整为生产第二产品的第二生产线的调整信息,根据所述调整信息和判断策略确定对应所述第二生产线的静态设备和动态设备;获取各所述动态设备的设备标签作为动态标签,统计预设人员库中具备所述动态标签的人员信息,得到对应各动态标签的人员序列,根据所述人员序列确定配置给各所述动态设备的动态人员;响应调整判断条件生成相应的内部调整策略,根据所述内部调整策略、预设人员库和静态设备的静态人员对动态设备的人员进行补充,得到相应动态设备的动态补充人员,以及相应静态设备的静态补充人员;接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当前时刻的多个生产设备的俯视图,根据所述俯视图和预设头盔像素值,得到实际作业信息,若所述实际作业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异常信号,将所述异常信号传输至管理端。
[0007]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将生产第一产品的第一生产线调整为生产第二产品的第二生产线的调整信息,根据所述调整信息和判断策略确定对应所述第二生产线的静态设备和动态设备,包括:接收将生产第一产品的第一生产线调整为生产第二产品的第二生产线的调整信息;响应所述调整信息,将所述第一生产线中第一生产设备的设备标签与所述第二生产线中第二生产设备的设备标签进行比对;判断相同设备标签的生产设备作为静态设备,判断不同设备标签的生产设备作为
动态设备。
[0008]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各所述动态设备的设备标签作为动态标签,统计预设人员库中具备所述动态标签的人员信息,得到对应各动态标签的人员序列,根据所述人员序列确定配置给各所述动态设备的动态人员,包括:获取各所述动态设备的设备标签作为动态标签,基于所述动态标签对预设人员库的人员信息进行归类,得到对应所述动态标签的动态人员集合;统计所述动态人员集合中各动态人员的设备标签数量,基于所述设备标签数量对所述动态人员进行升序排序,得到对应所述动态标签的人员序列;接收用户对所述动态设备的选中信息,基于所述选中信息对所述动态设备进行排序,得到对应动态设备的设备序列;选取所述设备序列中首个动态设备作为第一动态设备,将所述第一动态设备对应的人员序列作为第一人员序列;基于所述第一人员序列依次挑选人员配置给所述第一动态设备,将被挑选人员作为第一动态人员;基于所述第一动态人员对其余的人员序列进行删除更新,得到更新后其余的动态设备对应的人员序列;基于所述第一动态设备对所述设备序列进行删除更新,得到更新后的设备序列,重复上述配置第一动态人员的步骤,直至所有动态设备配置完毕,确定配置给各所述动态设备的动态人员。
[0009]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响应调整判断条件生成相应的内部调整策略,根据所述内部调整策略、预设人员库和静态设备的静态人员对动态设备的人员进行补充,得到相应动态设备的动态补充人员,以及相应静态设备的静态补充人员,包括:响应调整判断条件,判断动态设备不存在对应的动态人员,静态设备对应的静态人员具备相应所述动态设备对应的动态标签,且预设人员库中具备相应所述静态设备对应静态标签的人员时,则调取相应的内部调整策略,所述内部调整策略包括第一调整策略和第二调整策略;根据所述第一调整策略和所述静态人员对所述动态设备的人员进行内部补充,得到对应动态设备的动态补充人员;根据所述第二调整策略和预设人员库对所述静态设备的人员进行外部补充,得到对应静态设备的静态补充人员。
[0010]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整策略和所述静态人员对所述动态设备的人员进行内部补充,得到对应动态设备的动态补充人员,包括:选取未配置动态人员的动态设备作为第二动态设备,获取所述第二动态设备的动态标签作为第二动态标签;统计所有静态设备中静态人员对应的静态标签,将具备所述第二动态标签的静态人员作为第二静态人员,并将所述第二静态人员对应第二静态设备的静态标签作为第二静态标签;判断预设人员库中具备所述第二静态标签的第三静态人员时,则调取内部调整策
略,响应所述内部调整策略将所述第二静态人员补充至所述第二动态设备处,得到对应动态设备的动态补充人员。
[0011]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调整策略和预设人员库对所述静态设备的人员进行外部补充,得到对应静态设备的静态补充人员,包括:确定预设人员库中具备所述第二静态标签的第三静态人员,调取第二调整策略;响应所述第二调整策略将所述第三静态人员补充至所述第二静态设备处,得到对应静态设备的静态补充人员。
[0012]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当前时刻的多个生产设备的俯视图,根据所述俯视图和预设头盔像素值,得到实际作业信息,若所述实际作业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异常信号,将所述异常信号传输至管理端,包括:接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当前时刻的多个生产设备的俯视图,基于预设坐标原点对所述俯视图进行分解,得到像素点坐标集合,获取所述第二生产线中第二生产设备对应的预设设备像素值;从所述像素点坐标集合中提取与所述预设设备像素值相同的像素点,得到第二设备像素点集合,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像素点集合中横坐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作为左侧横坐标和右侧横坐标;在所述左侧横坐标和所述右侧横坐标处分别建立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生成左侧分界线和右侧分界线,根据所述左侧分界线和所述右侧分界线对所述俯视图进行截图处理,得到第二生产设备对应的验证俯视图;根据所述验证俯视图和预设头盔像素值,得到实际作业信息,若所述实际作业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异常信号,将所述异常信号传输至管理端。
[0013]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验证俯视图和预设头盔像素值,得到实际作业信息,若所述实际作业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异常信号,将所述异常信号传输至管理端,包括:从所述验证俯视图中提取与预设头盔像素值相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线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将生产第一产品的第一生产线调整为生产第二产品的第二生产线的调整信息,根据所述调整信息和判断策略确定对应所述第二生产线的静态设备和动态设备;获取各所述动态设备的设备标签作为动态标签,统计预设人员库中具备所述动态标签的人员信息,得到对应各动态标签的人员序列,根据所述人员序列确定配置给各所述动态设备的动态人员;响应调整判断条件生成相应的内部调整策略,根据所述内部调整策略、预设人员库和静态设备的静态人员对动态设备的人员进行补充,得到相应动态设备的动态补充人员,以及相应静态设备的静态补充人员;接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当前时刻的多个生产设备的俯视图,根据所述俯视图和预设头盔像素值,得到实际作业信息,若所述实际作业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则生成异常信号,将所述异常信号传输至管理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将生产第一产品的第一生产线调整为生产第二产品的第二生产线的调整信息,根据所述调整信息和判断策略确定对应所述第二生产线的静态设备和动态设备,包括:接收将生产第一产品的第一生产线调整为生产第二产品的第二生产线的调整信息;响应所述调整信息,将所述第一生产线中第一生产设备的设备标签与所述第二生产线中第二生产设备的设备标签进行比对;判断相同设备标签的生产设备作为静态设备,判断不同设备标签的生产设备作为动态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所述动态设备的设备标签作为动态标签,统计预设人员库中具备所述动态标签的人员信息,得到对应各动态标签的人员序列,根据所述人员序列确定配置给各所述动态设备的动态人员,包括:获取各所述动态设备的设备标签作为动态标签,基于所述动态标签对预设人员库的人员信息进行归类,得到对应所述动态标签的动态人员集合;统计所述动态人员集合中各动态人员的设备标签数量,基于所述设备标签数量对所述动态人员进行升序排序,得到对应所述动态标签的人员序列;接收用户对所述动态设备的选中信息,基于所述选中信息对所述动态设备进行排序,得到对应动态设备的设备序列;选取所述设备序列中首个动态设备作为第一动态设备,将所述第一动态设备对应的人员序列作为第一人员序列;基于所述第一人员序列依次挑选人员配置给所述第一动态设备,将被挑选人员作为第一动态人员;基于所述第一动态人员对其余的人员序列进行删除更新,得到更新后其余的动态设备对应的人员序列;基于所述第一动态设备对所述设备序列进行删除更新,得到更新后的设备序列,重复上述配置第一动态人员的步骤,直至所有动态设备配置完毕,确定配置给各所述动态设备的动态人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调整判断条件生成相应的内部调整策略,根据所述内部调整策略、预设人员库和静态设备的静态人员对动态设备的人员进行补充,得到相应动态设备的动态补充人员,以及相应静态设备的静态补充人员,包括:响应调整判断条件,判断动态设备不存在对应的动态人员,静态设备对应的静态人员具备相应所述动态设备对应的动态标签,且预设人员库中具备相应所述静态设备对应静态标签的人员时,则调取相应的内部调整策略,所述内部调整策略包括第一调整策略和第二调整策略;根据所述第一调整策略和所述静态人员对所述动态设备的人员进行内部补充,得到对应动态设备的动态补充人员;根据所述第二调整策略和预设人员库对所述静态设备的人员进行外部补充,得到对应静态设备的静态补充人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整策略和所述静态人员对所述动态设备的人员进行内部补充,得到对应动态设备的动态补充人员,包括:选取未配置动态人员的动态设备作为第二动态设备,获取所述第二动态设备的动态标签作为第二动态标签;统计所有静态设备中静态人员对应的静态标签,将具备所述第二动态标签的静态人员作为第二静态人员,并将所述第二静态人员对应第二静态设备的静态标签作为第二静态标签;判断预设人员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宛田宾袁泉沈光明武文亚
申请(专利权)人:华至云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