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预埋框架为卧放的门字形结构,且门字形结构内和门字形结构开口背侧均为楼板,预埋框架上下两端均设有安装块,预埋框架上端的安装块远离预埋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底部安装在楼板上,楼板远离预埋框架一端内分别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预埋连接件,外墙挂板本体内侧通过连接套组与第一预埋连接件固定连接;外墙挂板本体上端通过盖板与排水沟固定连接,外墙挂板本体下端通过吊顶与预埋框架下端的安装块固定连接。盖板和吊顶共同作用,使连接套组密封,防止连接套组接触雨水和空气锈蚀,导致外墙挂板本体从建筑物的楼板上脱落,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常见的混凝土外墙挂板与楼板之间只是简单的通过焊接或铆接将两者固定,用于焊接或铆接的连接件易松动锈蚀,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外墙挂板从建筑物外墙上脱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究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解决建筑物使用年限长后,混凝土外墙挂板与楼板之间的连接件松动锈蚀,导致混凝土外墙挂板从建筑物外墙上脱落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包括楼板、预埋框架、安装块、排水沟、盖板、外墙挂板本体、吊顶、第一预埋连接件和连接套组,预埋框架为卧放的门字形结构,且门字形结构内和门字形结构开口背侧均为楼板,预埋框架上下两端均设有安装块,预埋框架上端的安装块远离预埋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底部安装在楼板上,楼板远离预埋框架一端内分别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预埋连接件,外墙挂板本体内侧通过连接套组与第一预埋连接件固定连接;外墙挂板本体上端通过盖板与排水沟固定连接,外墙挂板本体下端通过吊顶与预埋框架下端的安装块固定连接,以使连接套组和第一预埋连接件的连接部位被盖板和吊顶密封。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直接将外墙挂板本体铆接和焊接在楼板上,设置在楼板内部的预埋框架有更好的承载能力,受力更分散,连接更加稳定,不易松动;雨后的积水会在排水沟内聚集排出,盖板和吊顶共同作用,使连接套组密封,防止连接套组接触雨水和空气锈蚀,导致外墙挂板本体从建筑物的楼板上脱落,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时,盖板与外墙挂板本体之间涂有密封材料,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槽,用来安装白色彩釉玻璃。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连接套组包括L形连接片、螺母和预埋L形螺钉,L形连接片水平段与第一预埋连接件焊接,竖直段贴合在外墙挂板本体内侧;预埋L形螺钉竖直段设置在外墙挂板本体内,水平段伸出外墙挂板本体,穿过L形连接片竖直段,与设置在L形连接片竖直段上的螺母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还包括垫片,预埋L形螺钉水平段在外墙挂板本体内套接有垫片。
[0010]进一步,预埋框架下端的安装块内侧设置有加圧板,安装块通过加圧板与楼板内侧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加圧板内设置有玻璃棉。
[0012]进一步,预埋框架内的楼板中设置有两个第二预埋连接件,其中一个第二预埋连接件与预埋框架上端的安装块内侧固定连接,加圧板朝向预埋框架一侧设置有固定块,另一个第二预埋连接件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两个连接套组之间的外墙挂板本体与楼板之间设置有嵌缝材料。
[0014]进一步,外墙挂板本体外侧固定连接有花岗石饰面,花岗石饰面中的装饰槽内设置有气密条。
[0015]进一步,外墙挂板本体底部靠近花岗石饰面一侧开设有滴水槽。
[0016]进一步,楼板上端的连接套组外设置有金属件防火覆面,且金属件防火覆面外的空腔内填充有砂浆,预埋框架内侧与楼板之间设置有岩棉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楼板,2、预埋框架,3、岩棉板,4、安装块,5、排水沟,6、盖板,7、外墙挂板本体,71、花岗石饰面,711、气密条,72、滴水槽,8、吊顶,9、加压板,91、玻璃棉,92、固定块,10、嵌缝材料,11、第一预埋连接件,12、第二预埋连接件,13、连接套组,131、L形连接片,132、螺母,133、垫片,134、预埋L形螺钉,14、金属件防火覆面,15、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包括楼板1、预埋框架2、安装块4、排水沟5、盖板6、外墙挂板本体7、吊顶8、第一预埋连接件11和连接套组13,预埋框架2为卧放的门字形结构,且门字形结构内和门字形结构开口背侧均为楼板1,预埋框架2上下两端均设有安装块4,预埋框架2上端的安装块4远离预埋框架2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沟5,排水沟5底部安装在楼板1上,楼板1远离预埋框架2一端内分别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预埋连接件11,外墙挂板本体7内侧通过连接套组13与第一预埋连接件11固定连接;外墙挂板本体7上端通过盖板6与排水沟5固定连接,外墙挂板本体7下端通过吊顶8与预埋框架2下端的安装块4固定连接,以使连接套组13和第一预埋连接件11的连接部位被盖板6和吊顶8密封。
[0024]相比于直接将外墙挂板本体7铆接和焊接在楼板1上,设置在楼板1内部的预埋框架2有更好的承载能力,受力更分散,连接更加稳定,不易松动;雨后的积水会在排水沟5内聚集排出,盖板6和吊顶8共同作用,使连接套组13密封,防止连接套组13接触雨水和空气锈蚀,导致外墙挂板本体7从建筑物的楼板1上脱落,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时,盖板6与外墙挂板本体7之间涂有密封材料,安装块4上开设有安装槽,用来安装白色彩釉玻璃。
[0025]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连接套组13包括L形连接片131、螺母132和预埋L形螺钉134,L形连接片131水平段与第一预埋连接件11焊接,
竖直段贴合在外墙挂板本体7内侧;预埋L形螺钉134竖直段设置在外墙挂板本体7内,水平段伸出外墙挂板本体7,穿过L形连接片131竖直段,与设置在L形连接片131竖直段上的螺母132螺纹连接。焊接加螺纹连接的组合连接方式,使得安装方便,安装完成后的连接套组13结构稳定,承载力强。
[0026]本技术实施例3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包括垫片133,预埋L形螺钉134水平段在外墙挂板本体7内套接有垫片133。垫片133可以增大L形螺钉水平段与外墙挂板本体7的接触面积,防止外墙挂板本体7与L形螺钉水平段的连接部位出现裂纹。
[0027]本技术实施例4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预埋框架2下端的安装块4内侧设置有加圧板9,安装块4通过加圧板9与楼板1内侧固定连接。进一步支撑外墙挂板本体7,使整个装置的重心保持在楼板1内部,稳定性和承载性更强。
[0028]本技术实施例5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加圧板9内设置有玻璃棉91。玻璃棉91可以提高加圧板的强度。具体实施时,加压板9为轻钢龙骨水泥纤维加圧板。
[0029]本技术实施例6一种混凝土外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1)、预埋框架(2)、安装块(4)、排水沟(5)、盖板(6)、外墙挂板本体(7)、吊顶(8)、第一预埋连接件(11)和连接套组(13),所述预埋框架(2)为卧放的门字形结构,且门字形结构内和门字形结构开口背侧均为所述楼板(1),所述预埋框架(2)上下两端均设有安装块(4),所述预埋框架(2)上端的所述安装块(4)远离所述预埋框架(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排水沟(5),所述排水沟(5)底部安装在所述楼板(1)上,所述楼板(1)远离所述预埋框架(2)一端内分别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预埋连接件(11),所述外墙挂板本体(7)内侧通过所述连接套组(13)与所述第一预埋连接件(11)固定连接;所述外墙挂板本体(7)上端通过所述盖板(6)与所述排水沟(5)固定连接,所述外墙挂板本体(7)下端通过所述吊顶(8)与所述预埋框架(2)下端的所述安装块(4)固定连接,以使所述连接套组(13)和所述第一预埋连接件(11)的连接部位被所述盖板(6)和所述吊顶(8)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组(13)包括L形连接片(131)、螺母(132)和预埋L形螺钉(134),所述L形连接片(131)水平段与所述第一预埋连接件(11)焊接,竖直段贴合在所述外墙挂板本体(7)内侧;所述预埋L形螺钉(134)竖直段设置在所述外墙挂板本体(7)内,水平段伸出所述外墙挂板本体(7),穿过所述L形连接片(131)竖直段,与设置在所述L形连接片(131)竖直段上的所述螺母(132)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混凝土外墙挂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辉,侯国发,陶胜,蒋凯,周攀,汪春雄,洪万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