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树花制茶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树花制茶
,具体涉及一种茶树花制茶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茶树花属于完全花,两性虫媒花,花冠由5~9片花瓣组成,花瓣多为白色,小部分为浅黄或粉红色。茶树花具有“寿命短,花期长,开花多,结实少”的特点,花芽在6
‑
7月开始分化,一般在9
‑
12月陆续开放,南方茶区温度较高可延长至次年2
‑
3月。大量研究表明,茶树花营养丰富,富含茶多糖、茶多酚、茶皂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和茶叶相似的组成成分,具有抑菌、抗炎、降血糖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茶树花中的水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茶叶。
[0003]现有的茶树花制茶工艺中,依次对采摘的茶树花进行萎凋、杀青、摊凉和烘干处理,最终得到含水率达标的茶树花茶。萎凋利用常温,比如日光,目的是让鲜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让水分流失,同时促进内含物质的转化;杀青则是利用高温(一般为80℃以上),使得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制止茶多酚的酶促氧化,保持茶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花制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采摘,采摘花蕾露白期和/或开放期的茶树鲜花;S2、萎凋,将采摘的茶树鲜花均匀平铺在萎凋装置中进行自然萎凋,使得含水率降至65%
‑
70%;S3、杀青,将萎凋后的茶树花置于杀青装置中进行杀青,使得含水率降至45
‑
50%;S4、摊凉、烘干,交替采用摊凉装置和烘干装置对杀青后的茶树花进行摊凉回潮和烘干处理,每次摊凉回潮的时间为40
‑
60min,每次烘干后,茶树花的含水率下降5
‑
8%,直至茶树花的含水率降至20
‑
25%;S5、最终摊凉,将含水率降至20
‑
25%的茶树花置于摊凉装置中进行最后一次摊凉回潮,时间为40
‑
60min;S6、足干,将最终摊凉后的茶树花置于足干装置中进行足干,使得含水率降至≤6%,即得茶树花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花制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萎凋装置为竹匾、篾簟或萎凋槽,平铺厚度为2
‑
3cm,萎凋时间为4
‑
6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花制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杀青装置为热风杀青机,将萎凋后的茶树花置于热风杀青机内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320
‑
330℃,杀青时间为120
‑
150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花制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杀青装置为微波杀青机,将萎凋后的茶树花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智凤,徐平,陈虹静,
申请(专利权)人:安康市汉滨区康聚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