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产品整体组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组装
,特别是一种电子产品整体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将处理完成的电池单体,特别是薄膜电池单体按照一定串并联数量比例、排布方式拼接成指定几何形状电池组件的需求,传统设备主要依靠人工根据所要生产的电池组件尺寸,计算求得串并联数量比例和排布间隙,手动抓取、排布,依据机械工装约束电池组件尺寸规格,现有技术串并联单体电池数量比例、排布方式完全由人工计算,对操作人员有专业性的要求,不适合推广应用;另外,由人工对照电池组件排布图纸进行电池组件的组装操作,自动化程度低,人工进行抓取、排布操作,位置精度低,效率低下,由人工依据机械工装对完成的电池组件尺寸规格进行校准检测,校准精度低,并且,电池组件的整体尺寸规格受机械工装约束,一定数量的单体电池只能拼接成一种外形规格,产品外形种类单一;
[0003]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池组件组装方式加以改进,使其能够适应现在对电池组件组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产品整体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贴膜设备(1)、设置于贴膜设备(1)一侧的整体焊接设备(2)、设置于焊接设备(2)一侧的焊接与组装设备(3)、设置于焊接与组装设备(3)一侧的端板上料机构(4)、设置于贴膜设备(1)、焊接设备(2)及焊接与组装设备(3)一侧的机械手(5)、设置于贴膜设备(1)与焊接设备(2)一侧的转盘上料组装机构(6)、设置于转盘上料机构一侧的压合机构(7)、设置于压合机构(7)下方两侧的锁紧轴限位机构(8)、设置于锁紧轴限位机构(8)上方的热熔机构(9)、设置于一侧的锁紧轴限位机构(8)左右两侧的切割机构(10)、设置于锁紧轴限位机构(8)一侧的第一气密性检测机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整体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设备(1)包括第一输送产线(12)、设置于第一输送产线(12)一侧的料框上料区(13)、设置于料框上料区(13)一侧的第一抓取机构(14)、设置于第一输送产线(12)一侧的第一点胶机构(15)、设置于第一输送产线(12)一侧的第一贴膜上料区(16)、设置于第一贴膜上料区(16)的第二抓取机构(17)、设置于第一输送产线(12)一侧的第二点胶机构(18)、设置于第一输送产线(12)一侧的第二贴膜上料区(19)、设置于第二贴膜上料区(19)一侧的第三抓取机构(20)、设置于第一输送产线(12)一侧的第一翻转机构(21)、设置于第一输送产线(12)一侧的碳毡上料区(22)、设置于碳毡上料区(22)一侧的第四抓取机构(23);所述料框上料区(13)、第一点胶机构(15)、第一贴膜上料区(16)、第二点胶机构(18)、第二贴膜上料区(19)、第一翻转机构(21)、碳毡上料区(22)在第一输送产线(12)上从左至右依次分布且分别与第一输送产线(12)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整体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焊接设备(2)包括第二输送产线(24)、设置于第二输送产线(24)一侧的极板上料区(25)、设置于极板上料区(25)一侧的第五抓取机构(26)、设置于第二输送产线(24)一侧的普通框上料区(27)、设置于普通框上料区(27)一侧的第六抓取机构(28)、设置于第二输送产线(24)上的分流机构(29)、设置于分流机构(29)一侧的第三输送产线(30)、设置于第二输送产线(24)、第三输送产线(30)上的焊接设备(31)、设置于第二输送产线(24)上的检测机构(32)、设置于第二输送产线(24)一侧的瓷碳毡上料区(33)、设置于瓷碳毡上料区(33)一侧的第七抓取机构(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整体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设备(31)为机械手(5)或焊接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整体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与组装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先锋,罗宿,陈国平,蔡林虎,史良超,李俊,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通锦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