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污染的捕食螨饲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822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污染的捕食螨饲养装置,包括矩形底盘、外罐、内罐和尼龙网板,内罐放置于外罐内;外罐放置于矩形底盘上;尼龙网板通过磁石吸附在内罐顶部,内罐内放置有饲养捕食螨的培养盘。通过矩形底盘注水防止外界爬虫爬入装置内,并提升捕食螨所处环境的湿度;通过尼龙网板隔绝外界飞虫,保持装置内与外界的气体流动,通过更改内罐透光度防止培养盘内霉菌污染。盘内霉菌污染。盘内霉菌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污染的捕食螨饲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防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污染的捕食螨饲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捕食螨作为生物防治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其具有专一性强、无化学污染、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这就奠定了其作为小型害螨害虫重要天敌资源的优势地位。全球捕食螨种类丰富,其中多种捕食螨已商业化。然而,完成商业化的前提之一是对捕食螨进行扩繁。
[0003]现有的捕食螨饲养装置透气性较差,不适宜捕食螨快速生长;部分捕食螨饲养装置虽然有较好的透气性,但是在以猎物饲养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外界污染,如螟蛾、小蠹、果蝇、其他螨类及霉菌细菌等污染源,可通过爬行、飞行、空气飘入等方式进入造成污染,但容易在饲养过程中受到外界微生物和昆虫的污染。
[0004]因此,亟需一种防污染的捕食螨饲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针对不同外界污染源,通过调节饲养装置纱网密度、层数及其透光度的方式隔绝污染进入,同时可以保持空气流通、保证饲养环境及温湿度控制,保障捕食螨的种群饲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污染的捕食螨饲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饲养捕食螨空气流动性差,易受到外界污染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污染的捕食螨饲养装置,包括矩形底盘、外罐、内罐和尼龙网板;所述外罐和所述内罐顶部开口;所述内罐放置于所述外罐内;所述外罐放置于所述矩形底盘上;所述尼龙网板通过磁石吸附在所述内罐顶部;
[0007]所述内罐高度大于所述外罐高度;所述外罐底部开设有若干进水口;所述内罐中部开设有若干通气口;所述外罐顶部内壁粘接有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与所述内罐侧壁抵接;所述内罐底部放置有培养盘。
[0008]所述尼龙网板包括中空板体和尼龙纱网;所述尼龙纱网固接于所述中空板体内部;所述中空板体上开设有若干内槽;若干所述内槽内对应嵌入有一个第一磁石;
[0009]所述内罐顶部向外延伸形成有平台;所述平台与所述中空板体形状尺寸对应;所述中空板体放置于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一磁石位置对应的所述平台底部吸附有第二磁石。
[0010]所述培养盘侧面对称设置有两组连轴件;同侧的两个所述连轴件上固定连接有一个轴杆;所述轴杆两侧转动连接有提手的两端。
[0011]所述提手中部向内延伸形成有提环。
[0012]所述培养盘边缘处向上延伸形成有挡板。
[0013]所述矩形底盘底部四角处固接有四个支脚。
[0014]所述支脚为圆柱体。
[0015]所述中空板体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内槽。
[0016]所述外罐透光度为100%;所述内罐透光度为0%

90%。
[0017]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操作简单,结构精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适宜广泛应用,可以有效解决捕食螨饲养过程中容易引起的昆虫、霉菌等各类污染问题,同时具备较好的气密性和保湿能力,保证捕食螨种群正常扩繁。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切面主视图;
[0020]图2为尼龙网板俯视图;
[0021]图3为培养盘俯视图;
[0022]其中,1、矩形底盘;11、支脚;2、外罐;21、进水口;22、密封胶层;3、内罐;31、通气口;32、平台;33、第二磁石;4、尼龙纱网;41、中空板体;42、第一磁石;5、培养盘;51、连轴件;52、轴杆;53、提手;54、挡板;55、提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污染的捕食螨饲养装置,包括矩形底盘1、外罐2、内罐3和尼龙网板;外罐2和内罐3顶部开口;内罐3放置于外罐2内;外罐2放置于矩形底盘1上;尼龙网板通过磁石吸附在内罐3顶部;
[0026]优选地,内罐3高度大于外罐2高度;外罐2底部开设有若干进水口21;内罐3中部开设有若干通气口31;外罐2顶部内壁粘接有密封胶层22;密封胶层22与内罐3侧壁抵接,使内罐3与外罐2之间的空间不与外界气体流通。通过在矩形底盘1上注水,防止害虫爬入饲养装置的同时,水流经进水口21进入内罐3内部,挥发的水汽再由通气口31进入内罐3内部,提升捕食螨所处内罐3内部湿度。
[0027]优选地,内罐3底部放置有培养盘5。内罐3顶部向外延伸形成有平台32;平台32与中空板体41形状尺寸对应;中空板体41放置于平台32上;第一磁石42位置对应的平台32底部吸附有第二磁石33,通过磁石吸附使尼龙网板将内罐3顶部全面覆盖,多层尼龙网既可防止飞虫进入,又能保持内罐3内部的气体流动,定期实施尼龙纱网4的清洗可以去除尼龙纱网4上可能残留的螟蛾、小蠹等害虫产的卵。
[0028]优选地,培养盘5侧面对称设置有两组连轴件51;同侧的两个连轴件51上固定连接有一个轴杆52;轴杆52两侧转动连接有提手53的两端,提手53中部向内延伸形成有提环55,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内罐3培养盘5中的捕食螨进行检查,培养盘5边缘处向上延伸形成有挡
板54。
[0029]优选地,矩形底盘1底部四角处固接有四个支脚11。支脚11为圆柱体,支脚11采用涂防虫胶作为制备材料,防止外界如肉食螨等小型害虫从矩形底盘1壁面爬上。
[0030]优选地,内罐3和外罐2采用亚克力材质。
[0031]实施例1:防止螟蛾通过飞行进入饲料从而造成捕食螨的污染。
[0032]步骤一:将饲料、替代猎物和捕食螨搅拌均匀后放在长60cm、宽40cm,挡板54高20cm的培养盘5上,将培养盘5放置于一个长65cm、宽42cm、高40cm、透光度80%的亚克力内罐3内。
[0033]步骤二:将带有200目尼龙纱网4的双层尼龙网板,盖在内罐3顶部,通过磁石吸附。
[0034]步骤三:将一个长70cm、宽47cm,高30cm、透光度100%的亚克力外罐2放置于一个长80cm、宽55cm、侧壁高5cm、侧壁厚0.2cm的矩形底盘1上,并将内罐3套于外罐2内部。此时在矩形底盘1上加入适量水。
[0035]步骤四:于3天后进行矩形底盘1内水的更换、尼龙网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染的捕食螨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底盘(1)、外罐(2)、内罐(3)和尼龙网板;所述外罐(2)和所述内罐(3)顶部开口;所述内罐(3)放置于所述外罐(2)内;所述外罐(2)放置于所述矩形底盘(1)上;所述尼龙网板磁力吸附连接在所述内罐(3)顶部;所述内罐(3)高度大于所述外罐(2)高度;所述外罐(2)底部开设有若干进水口(21);所述内罐(3)中部开设有若干通气口(31);所述外罐(2)顶部内壁粘接有密封胶层(22);所述密封胶层(22)与所述内罐(3)侧壁抵接;所述内罐(3)底部放置有培养盘(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的捕食螨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网板包括中空板体(41)和尼龙纱网(4);所述尼龙纱网(4)固接于所述中空板体(41)内部;所述中空板体(41)上开设有若干内槽;若干所述内槽内对应嵌入有一个第一磁石(42);所述内罐(3)顶部向外延伸形成有平台(32);所述平台(32)与所述中空板体(41)形状尺寸对应;所述中空板体(41)放置于所述平台(32)上;所述第一磁石(42)位置对应的所述平台(32)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子鑫胡恒笑马英董秋莉梁鑫亓张鑫杰唐思琼方晨苏杰张建萍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