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41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有栖息托盘,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外表面套接有精细网筒,所述精细网筒的表面设置有开合控制机构,采用伸缩式结构,可大面积开启释放,较长的支撑杆操控,便于转移位置释放,人离得远,不易造成蜇伤危险。不易造成蜇伤危险。不易造成蜇伤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


[0001]本技术涉及稻螟赤眼蜂释放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

技术介绍

[0002]赤眼蜂是一种寄生性膜翅目昆虫,赤眼蜂为卵寄生蜂,在玉米田可寄生玉米螟、黏虫、条螟、棉铃虫、斜纹夜蛾和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的卵,赤眼蜂是一类很有利用价值的昆虫;
[0003]在田地间释放时,需要使用到释放器,现有的释放器中,如CN 205250210 U中公开的专利中,多采用小孔开启释放结构,其稻螟赤眼蜂释放时不易出来,并且释放时位置固定,不方便移动位置释放,人的距离太近,易于造成蜇伤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采用伸缩式结构,可大面积开启释放,较长的支撑杆操控,便于转移位置释放,人离得远,不易造成蜇伤危险。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有栖息托盘,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外表面套接有精细网筒,所述精细网筒的表面设置有开合控制机构,采用伸缩式结构,可大面积开启释放,较长的支撑杆操控,便于转移位置释放,人离得远,不易造成蜇伤危险。
[0007]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控制机构包括拱形架、伸缩管,拱形架固定在精细网筒的外表面,便于固定网筒。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管设置在拱形架的表面,伸缩管套接在支撑杆的外表面,便于套接定位,伸缩管拉动时,可带动网筒上升开启。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设置有把手,便于抓持操作。
[0010]进一步的,所述精细网筒采用不锈钢网筒结构,网眼直径不大于两毫米,透气效果好,不会使稻螟赤眼蜂飞出。
[0011]进一步的,所述栖息托盘均匀分布设置在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分布均匀,储存更多的稻螟赤眼蜂。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覆有橡胶层,增大伸缩管的套接紧密性,可进行阻尼定位。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1)采用伸缩式结构,可大面积开启释放,较长的支撑杆操控,便于转移位置释放,人离得远,不易造成蜇伤危险。
[0015](2)开合控制机构包括拱形架、伸缩管,拱形架固定在精细网筒的外表面,便于固
定网筒,伸缩管设置在拱形架的表面,伸缩管套接在支撑杆的外表面,便于套接定位,伸缩管拉动时,可带动网筒上升开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拱形架与网筒连接关系俯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19]图中标号说明:
[0020]1底板、2支撑杆、3栖息托盘、4盖体、5精细网筒、100开合控制机构、6拱形架、7伸缩管、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请参阅图1

3,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包括底板1,底板1的表面固定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有栖息托盘3,支撑杆2的外表面固定有盖体4,盖体4的外表面套接有精细网筒5,精细网筒5的表面设置有开合控制机构100;
[0024]在支撑杆2的表面设置有把手8,精细网筒5采用不锈钢网筒结构,网眼直径不大于两毫米,不会使稻螟赤眼蜂飞出,其栖息托盘3均匀分布设置在支撑杆2的下端外表面,便于储存更多的稻螟赤眼蜂;
[0025]使用时,通过把手8抓持操作,通过拉动开合控制机构100,可带动精细网筒5上升,可打开,便于稻螟赤眼蜂飞出释放,便于拿取转移位置释放,人离得远,不易蜇伤。
[0026]实施例2
[0027]请参阅图1

3,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包括底板1,底板1的表面固定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有栖息托盘3,支撑杆2的外表面固定有盖体4,盖体4的外表面套接有精细网筒5,精细网筒5的表面设置有开合控制机构100;
[0028]开合控制机构100包括拱形架6、伸缩管7,拱形架6固定在精细网筒5的外表面,伸缩管7设置在拱形架6的表面,伸缩管7套接在支撑杆2的外表面,支撑杆2的外表面覆有橡胶层,增大伸缩管7的套接紧密性,可进行阻尼定位;
[0029]在使用时,可拉动伸缩管7,可带动拱形架6和精细网筒5上升,可使栖息托盘3暴露出来,其表面的稻螟赤眼蜂飞出,可分层释放,一层一层释放,可便于转移位置区域释放,使用灵活方便。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固定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有栖息托盘(3),所述支撑杆(2)的外表面固定有盖体(4),所述盖体(4)的外表面套接有精细网筒(5),所述精细网筒(5)的表面设置有开合控制机构(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控制机构(100)包括拱形架(6)、伸缩管(7),拱形架(6)固定在精细网筒(5)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型稻螟赤眼蜂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鲁保有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