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混合物料用换热缓冲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19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水混合物料用换热缓冲槽,包括缓冲槽体,所述缓冲槽体的一端安装有两个封堵座,其中一个所述封堵座的内侧均匀安装有十一个输入管,另外一个所述封堵座的内侧均匀安装有十一个输出管,所述缓冲槽体的上端面安装有密封盖,所述缓冲槽体的内侧安装有密封支撑板,所述密封支撑板的内侧安装有四十四个缓冲套,所述缓冲套的内侧设有缓冲孔,所述密封支撑板与输入管和输出管均通过定位管连接,所述密封支撑板的两侧均安装有隔温板,两个所述隔温板的外侧安装有四个分隔板,所述缓冲槽体的另一端安装有排出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气态油水物料进行缓冲和两次换热操作,有效提高冷凝操作,且便于对油水输送管进行清理。行清理。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水混合物料用换热缓冲槽


[0001]本技术涉及冷凝
,具体为一种油水混合物料用换热缓冲槽。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化工制品进行制备和反应过程中蒸发产生的气相物料会先经过冷凝器冷凝,之后通过油水分离槽冷凝后,油相物料再返回至反应釜中,冷凝效果不佳,会导致部分胶化物在油水分离槽中堆积,且油水分离槽尺寸较大,内部堆积物料需进入槽体内部进行清理,费时费力。
[0003]但是,现有的气态油水物料在使用油水分离槽时冷凝效果不好,易造成后续工序中油水物料的堆积;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油水混合物料用换热缓冲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水混合物料用换热缓冲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气态油水物料在使用油水分离槽时冷凝效果不好,易造成后续工序中油水物料的堆积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水混合物料用换热缓冲槽,包括缓冲槽体,所述缓冲槽体的一端安装有两个封堵座,其中一个所述封堵座的内侧均匀安装有十一个输入管,另外一个所述封堵座的内侧均匀安装有十一个输出管,所述缓冲槽体的上端面安装有密封盖,所述缓冲槽体的内侧安装有密封支撑板,所述密封支撑板的内侧安装有四十四个缓冲套,所述缓冲套的内侧设有缓冲孔,所述密封支撑板与输入管和输出管均通过定位管连接,所述密封支撑板的两侧均安装有隔温板,两个所述隔温板的外侧安装有四个分隔板,所述缓冲槽体的另一端安装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下方安装有注入管,两个所述封堵座的内侧安装有两个导流管。
[0006]优选的,所述缓冲槽体与封堵座焊接固定,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的一端均贯穿封堵座延伸至定位管的内侧,所述密封支撑板与定位管焊接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缓冲槽体与密封盖的内侧设有密封垫,所述缓冲槽体与密封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缓冲槽体的内侧填充有冷却液。
[0008]优选的,所述缓冲槽体、导流管、排出管和注入管的内部贯通连接,所述排出管和注入管的一端均通过螺纹与缓冲槽体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套与密封支撑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输入管与输出管通过缓冲套贯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与密封支撑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隔温板与缓冲槽体通过分隔板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将输入管和输出管的一端贯穿输出管延伸至定位管的内侧,进而输
入管和输出管与密封支撑板通过缓冲套和定位管连接,通过对密封支撑板的拆装便于对输入管和输出管进行清理;
[0013]2、本技术通过缓冲套便于对气态油水物料进行缓冲,进而降低输入管和输出管内侧的流速,便于提高换热效果,且通过分隔板和隔温板便于对缓冲槽体的内侧进行分隔,同时通过两个导流管对冷却液进行输送,进而便于对气态油水物料进行两次换热操作,确保气态油水物料的后续冷凝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隔温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缓冲槽体;2、密封盖;3、封堵座;4、输入管;5、导流管;6、输出管;7、密封支撑板;8、缓冲套;9、分隔板;10、隔温板;11、排出管;12、定位管;13、缓冲孔;14、注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油水混合物料用换热缓冲槽,包括缓冲槽体1,缓冲槽体1的一端安装有两个封堵座3,其中一个封堵座3的内侧均匀安装有十一个输入管4,另外一个封堵座3的内侧均匀安装有十一个输出管6,缓冲槽体1的上端面安装有密封盖2,缓冲槽体1的内侧安装有密封支撑板7,通过对密封支撑板7的拆装便于对输入管4和输出管6进行清理,密封支撑板7的内侧安装有四十四个缓冲套8,缓冲套8的内侧设有缓冲孔13,密封支撑板7与输入管4和输出管6均通过定位管12连接,密封支撑板7的两侧均安装有隔温板10,两个隔温板10的外侧安装有四个分隔板9,通过分隔板9和隔温板10便于对缓冲槽体1的内侧进行分隔,同时通过两个导流管5对冷却液进行输送,进而便于对气态油水物料进行两次换热操作,缓冲槽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排出管11,排出管11的下方安装有注入管14,两个封堵座3的内侧安装有两个导流管5,整体通过对气态油水物料进行缓冲和两次换热操作,有效提高冷凝操作,且便于对油水输送管进行清理。
[0020]其中,缓冲槽体1与封堵座3焊接固定,输入管4和输出管6的一端均贯穿封堵座3延伸至定位管12的内侧,密封支撑板7与定位管12焊接固定,通过对密封支撑板7的拆装便于对输入管4和输出管6进行清理。
[0021]其中,缓冲槽体1与密封盖2的内侧设有密封垫,缓冲槽体1与密封盖2通过螺钉连接固定,缓冲槽体1的内侧填充有冷却液,缓冲槽体1、导流管5、排出管11和注入管14的内部贯通连接,排出管11和注入管14的一端均通过螺纹与缓冲槽体1连接,通过冷却液便于对气态油水物料进行换热。
[0022]其中,缓冲套8与密封支撑板7通过螺纹连接,输入管4与输出管6通过缓冲套8贯通连接,使得通过缓冲套8便于对气态油水物料进行缓冲,进而降低输入管4和输出管6内侧的流速。
[0023]使用时,检查各零件的功能是否完好,将缓冲槽体1与封堵座3焊接固定,使得输入管4和输出管6的一端贯穿输出管6延伸至定位管12的内侧,进而输入管4和输出管6与密封支撑板7通过缓冲套8和定位管12连接,通过对密封支撑板7的拆装便于对输入管4和输出管6进行清理,通过输入管4对气态油水物料进行输入,缓冲槽体1、导流管5、排出管11和注入管14的内部贯通连接,通过注入管14将冷却液输入至缓冲槽体1的内侧,进而便于对输出管6内侧的气态油水物料进行初步换热操作,在输入管4与输出管6的内侧设有缓冲套8,在缓冲套8的内侧设有缓冲孔13,使得通过缓冲套8便于对气态油水物料进行缓冲,进而降低输入管4和输出管6内侧的流速,便于提高换热效果,且通过分隔板9和隔温板10便于对缓冲槽体1的内侧进行分隔,同时通过两个导流管5对冷却液进行输送,进而便于对气态油水物料进行两次换热操作,确保气态油水物料的后续冷凝效果。
[00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混合物料用换热缓冲槽,包括缓冲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体(1)的一端安装有两个封堵座(3),其中一个所述封堵座(3)的内侧均匀安装有十一个输入管(4),另外一个所述封堵座(3)的内侧均匀安装有十一个输出管(6),所述缓冲槽体(1)的上端面安装有密封盖(2),所述缓冲槽体(1)的内侧安装有密封支撑板(7),所述密封支撑板(7)的内侧安装有四十四个缓冲套(8),所述缓冲套(8)的内侧设有缓冲孔(13),所述密封支撑板(7)与输入管(4)和输出管(6)均通过定位管(12)连接,所述密封支撑板(7)的两侧均安装有隔温板(10),两个所述隔温板(10)的外侧安装有四个分隔板(9),所述缓冲槽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排出管(11),所述排出管(11)的下方安装有注入管(14),两个所述封堵座(3)的内侧安装有两个导流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混合物料用换热缓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体(1)与封堵座(3)焊接固定,所述输入管(4)和输出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涛梁栋赵祥民张广彬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特殊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