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件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16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镶件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具,镶件结构用于与待成型注塑熔体接触,以将产品加工成型,镶件结构包括:注塑部件,注塑部件具有用于与注塑熔体接触的注塑面,注塑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注塑熔体的注塑凹槽,注塑凹槽内的注塑熔体用于形成产品的一部分;其中,注塑部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部件,注塑凹槽位于两个限位部件之间;两个限位部件与注塑部件之间分别具有一个限位槽。采用上述设置,在进行产品的注塑时,注塑部件相对两侧的限位部件利用限位槽能够与模具配合,避免镶件结构在注塑过程中向外变形,从而出现斜顶夹线应力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在注塑后产出的产品具有应力痕的问题。后产出的产品具有应力痕的问题。后产出的产品具有应力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镶件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镶件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器生产中越来越多的用到注塑成型的壳体。
[0003]在传统的注塑结构中,为了实现将产品注塑生产处特定的形状(例如,凸起或者凹槽),往往需要在模具中设置镶件,斜顶镶件就是常用的一种镶件。
[0004]然而,在现有的斜顶镶件中,斜顶头部尺寸存在悬臂细长型结构,易导致斜顶整体强度不足,在注塑过程中的摆动,当高压注射过程易产生错位而产生应力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镶件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在注塑后产出的产品具有应力痕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镶件结构,用于与待成型注塑熔体接触,以将产品加工成型,镶件结构包括:注塑部件,注塑部件具有用于与注塑熔体接触的注塑面,注塑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注塑熔体的注塑凹槽,注塑凹槽内的注塑熔体用于形成产品的一部分;其中,注塑部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部件,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镶件结构,用于与待成型注塑熔体接触,以将产品(200)加工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结构包括:注塑部件(1),所述注塑部件(1)具有用于与注塑熔体接触的注塑面(13),所述注塑面(13)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注塑熔体的注塑凹槽(11),所述注塑凹槽(11)内的注塑熔体用于形成所述产品(200)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注塑部件(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部件(10),所述注塑凹槽(11)位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件(10)之间;两个所述限位部件(10)与所述注塑部件(1)之间分别具有一个限位槽(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镶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结构还包括固定部件(2),所述固定部件(2)与所述注塑部件(1)连接,所述固定部件(2)位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件(1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镶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结构还包括顶杆(3),所述顶杆(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1),所述固定部件(2)远离所述注塑部件(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21),以使所述顶杆(3)和所述固定部件(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镶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为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为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相配合的连接滑块;所述凹槽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滑块的外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S;其中,S≤0.02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镶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结构还包括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41),所述顶杆(3)远离所述固定部件(2)的第一端具有第四连接部(32),所述第三连接部(41)与所述第四连接部(32)相对可移动地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镶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41)为活动槽,所述第四连接部(32)插设在所述活动槽内;其中,所述活动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顶杆(3)的延伸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文志龙云钲李锦彬董情谢武彬方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