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02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涉及硅胶发泡材料技术领域,包括硅胶发泡基体,硅胶发泡基体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内部均设有祛味组件,硅胶发泡基体的内侧开设有三个散热槽,三个散热槽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吸附散热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柱和支杆便于对支撑板整体进行支撑,同时在未对支撑板内部进行密封前,可以向通槽内部放入适量的祛味条,以吸附硅胶发泡基体整体自身难闻的气味,并且通过通风孔便于使得气味逐渐挥发,起到通风的作用,通过粘黏或是熔接的放方式使得硅胶卡盖与支撑板内部的通槽之间相固定,便于对通槽的内部进行封闭。进行封闭。进行封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硅胶发泡隔片,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属于硅胶发泡材料


技术介绍

[0002]硅胶具有有机高分子弹性体的特性,兼具无机物质的广泛高低温的适应性,已经成为军事航天、医疗、汽车、建筑等领域的首选材料。发泡硅胶是在胶料中加入发泡剂,硫化过程中,高温下发泡剂分解,产生气泡,气泡被包裹在硅橡胶中形成发泡硅胶,发泡硅胶材料不仅保持了硅胶原有的优异性能,又具有隔热、隔音、减震,产品重量轻等特点,发泡硅胶材料应用的领域得到很大的延伸,因此,现市场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也随之推广使用;
[0003]其中申请号为“CN202111594502.8”所公开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也是日益成熟的技术,其“包括硅胶发泡基体(1)、导流隔罩(2)、散热隔板(3)、吸附散热块(4)、支撑管(5)、吸附散热柱(6)、防护外层(7),所述的导流隔罩(2)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导流隔罩(2)从左至右固设于硅胶发泡基体(1)内部,所述的导流隔罩(2)与硅胶发泡基体(1)采用热熔连接。本技术支撑管内部的吸附散热柱不仅能对异味空气进行吸附,此外也利于导流热量,便于热量通过吸附散热柱由前后两端向外散热”,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缺陷。
[0004]1)在实际使用时不利于进一步提升硅胶发泡基体的支撑性;
[0005]2)并且不利于提升对气味的祛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实际使用时不利于进一步提升硅胶发泡基体的支撑性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包括硅胶发泡基体,所述硅胶发泡基体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均设有祛味组件,所述硅胶发泡基体的内侧开设有三个散热槽,三个所述散热槽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吸附散热条,所述硅胶发泡基体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隔板,所述硅胶发泡基体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十个连接柱,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层,两个所述防护外层的内侧均开设有四个卡槽,八个所述卡槽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硅胶海绵。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祛味组件均包括通槽、若干个支柱、八个通风孔和封闭组件,两个所述通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若干个所述支柱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通槽的内侧,每四个所述支柱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两个所述通槽的内侧均放置有四个祛味条,每八个所述通风孔分别开设在每个所述支撑板的外侧。
[0009]优选的,相对应的所述支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封闭组件均包括硅胶卡盖,两个所述硅胶卡盖分别与两个所述通槽的内侧卡合连接,两个所述硅胶卡盖的内侧均开设有八个吸附孔。
[0011]优选的,每八个所述吸附孔和每八个所述通风孔分别与每个所述通槽的内侧相连通。
[0012]优选的,每十个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每个所述散热隔板的一侧分别与每个所述防护外层的外侧固定连接。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通过支柱和支杆便于对支撑板整体进行支撑,同时在未对支撑板内部进行密封前,可以向通槽内部放入适量的祛味条,以吸附硅胶发泡基体整体自身难闻的气味,并且通过通风孔便于使得气味逐渐挥发,起到通风的作用,通过粘黏或是熔接的放方式使得硅胶卡盖与支撑板内部的通槽之间相固定,便于对通槽的内部进行封闭,不仅可以对通槽进行支撑,并且可以提升硅胶发泡基体整体的使用的密闭性;
[0015]2、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通过硅胶发泡基体内部开设的散热槽便于对吸附散热条进行安装放置,通过吸附散热条便于起到辅助散热的效果且有助于防尘,同时通过连接柱便于对硅胶发泡基体与防护外层之间进行支撑,提升了硅胶发泡基体总体的稳定性,并且在两个防护外层的内部均开设有四个卡槽,因此便于对硅胶海绵进行放置安装,通过硅胶海绵有助于起到保护硅胶发泡基体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局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图中:1、硅胶发泡基体;2、祛味组件;21、通槽;22、支柱;23、支杆;24、祛味条;25、通风孔;26、封闭组件;261、硅胶卡盖;262、吸附孔;3、散热槽;4、吸附散热条;5、支撑板;6、散热隔板;7、连接柱;8、防护外层;9、卡槽;10、硅胶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包括硅胶发泡基体1,硅胶发泡基体1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两个支撑板5的内部均设有祛味组件2,硅胶发泡基体1的内侧开设有三个散热槽3,三个散热槽3的内侧均固定
连接有吸附散热条4,硅胶发泡基体1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隔板6,硅胶发泡基体1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十个连接柱7,两个支撑板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层8,两个防护外层8的内侧均开设有四个卡槽9,八个卡槽9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硅胶海绵10;
[0025]每十个连接柱7的一端与每个散热隔板6的一侧分别与每个防护外层8的外侧固定连接,便于对防护外层8进行支撑;
[0026]请参阅图1

5,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还包括有祛味组件2,两个祛味组件2均包括通槽21、若干个支柱22、八个通风孔25和封闭组件26,两个通槽21分别开设在两个支撑板5的内侧,若干个支柱22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通槽21的内侧,每四个支柱2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23,两个通槽21的内侧均放置有四个祛味条24,每八个通风孔25分别开设在每个支撑板5的外侧;
[0027]相对应的支杆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5的内壁固定连接;
[0028]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将吸附散热条4与散热槽3之间固定设置好后,将通槽21内部放入适量的祛味条24,然后拉扯硅胶卡盖261,使其与通槽21内部卡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包括硅胶发泡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发泡基体(1)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两个所述支撑板(5)的内部均设有祛味组件(2),所述硅胶发泡基体(1)的内侧开设有三个散热槽(3),三个所述散热槽(3)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吸附散热条(4),所述硅胶发泡基体(1)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隔板(6),所述硅胶发泡基体(1)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十个连接柱(7),两个所述支撑板(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层(8),两个所述防护外层(8)的内侧均开设有四个卡槽(9),八个所述卡槽(9)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硅胶海绵(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硅胶发泡隔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祛味组件(2)均包括通槽(21)、若干个支柱(22)、八个通风孔(25)和封闭组件(26),两个所述通槽(21)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支撑板(5)的内侧,若干个所述支柱(22)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通槽(21)的内侧,每四个所述支柱(2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霖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