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手术床用Z轴升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797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入手术床用Z轴升降系统,包括外框架组件和内框架组件,外框架组件位于内框架组件的外侧,内框架组件上设置有丝杆组件,丝杆组件可驱动外侧的外框架组件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框架组件、内框架组件和丝杆组件的结构设置,可以大大节省高度空间,提高整体设备的空间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承载力和抗倾覆扭矩的能力更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机械自锁性,更安全。更安全。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手术床用Z轴升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介入手术床用Z轴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常介入手术床高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手动调节,以此用于病人转运及成像需求,且适应医生身高。用于高度调整的Z轴升降机构是床身一个重要的关键部件,位于床的立柱部分。为便于扫描,病人身体要尽量悬空,床面板载重区距离立柱较远,是一个很长的悬臂。所以在正常工作,和4倍负载的静载实验时候,Z轴机构承受极大的倾覆力矩,和较大的轴向力。在总体高度受限情况下,如何实现预定范围的升降调节,保证必要的刚度,保持机构自锁性,是一个挑战。
[0003]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07400889U,公开了一种微创介入手术床,它包括底座和床面板,底座的侧面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末端设置有座体;座体的上端设置有滑块;滑块底部与座体上端通过导轨连接;滑块的侧面设置有电机箱;电机箱的内部固定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齿轮与座体底部的齿条啮合连接;滑块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电动推拉杆;电动推拉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手术床用Z轴升降系统,包括外框架组件(1)和内框架组件(2),所述外框架组件(1)位于内框架组件(2)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组件(2)上设置有丝杆组件(3),所述丝杆组件(3)可驱动外侧的外框架组件(1)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外框架组件(1)包括依次拼接在一起的前升降板(5)、左侧升降板(7)、后升降板(6)和右侧升降板(8),所述前升降板(5)内侧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升降丝母(14),所述升降丝母(14)左右两侧的前升降板(5)上的内侧均设置有前直线滑块(12),两个所述前直线滑块(12)正后方的后升降板(6)上的内侧均设置有后直线滑块(13);所述内框架组件(2)包括依次拼接并焊接在一起的前固定板(17)、左侧固定板(19)、后固定板(18)和右侧固定板(20),所述前固定板(17)上设置有丝杆组件(3),所述升降丝母(14)与丝杆组件(3)相连接,所述丝杆组件(3)左右两侧的前固定板(17)上均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前直线滑轨(21),所述后固定板(18)上外侧的左右两侧均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后直线滑轨(23),所述前直线滑块(12)与前直线滑轨(21)相连接,所述后直线滑块(13)与后直线滑轨(23)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床用Z轴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组件(3)包括电机(25)和丝杆(26),所述电机(25)通过电机安装板安装在前固定板(17)的内侧,所述丝杆(26)的顶部通轴承顶板(27)安装在前固定板(17)上,所述丝杆(26)的底部通过轴承底板(38)安装在前固定板(17)上,所述升降丝母(14)与丝杆(26)相连接,所述电机(25)底部的输出轴安装有电机齿轮(29),所述电机齿轮(29)通过惰性齿轮(34)与丝杆齿轮(36)相连接,所述丝杆齿轮(36)与上方的丝杆(26)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床用Z轴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齿轮(34)内沿着竖直方向安装有惰性轴(32),所述惰性轴(32)通过两个第一轴承(33)安装在惰性齿轮(34)内,所述惰性轴(32)的底部安装有惰性张紧块(31),所述惰性张紧块(31)通过若干个螺栓安装在电机安装板的底部,所述惰性轴(32)安装在下方的惰性张紧块(31)的沟槽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床用Z轴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6)的顶部一侧通过无油衬套(28)安装在轴承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达刘伟严巳杰曹惠芬傅学松
申请(专利权)人:影诺高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