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77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包括夹紧单元、收集单元、融雪单元以及至少一组鼓风单元,所述夹紧单元用于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和线缆;所述收集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无人机主体上的第一箱体、与所述箱体连通的负压吸嘴;所述融雪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无人机主体上的第二箱体以及与所述第二箱体连通的正压喷嘴;所述鼓风单元包括吸气端和鼓风端,所述吸气端与所述负压吸嘴连通,所述鼓风端与所述正压喷嘴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够对电缆上的垃圾、积雪以及结冰等进行处理,且对电缆损害小,安全可靠。全可靠。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居民家用电器设备的普及,工业、居民用电量有了质的飞跃,输电线路也越来越复杂,规模也越来越大。由城市建设、人类活动带来的防尘网、塑料布、锡箔纸等易漂浮物越来越多,极易缠绕在电缆上,缠绕在电缆的垃圾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还极易造成火灾,高空人工清理缠绕垃圾不方便也不现实。因此,采用无人机对高空线缆进行清理成为一种趋势。
[0003]目前,对高空电缆缠绕垃圾进行清理多选用激光清除的方式,如文献号为CN11525813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机载半导体激光清障装置,该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体、支架、清障装置、移动装置和减震机构,清障装置为半导体激光器设置并设置在移动装置上,其优点是通过半导体激光器发出激光对夹块输电线路上的飘挂物进行清理,由于半导体激光器的体积小、寿命长的特点,因此大大地减少了整个装置的重量,便于多旋翼无人机对其进行携带,从而更好地对输电线路上的飘挂物进行定位并清理,解决了无人机喷火技术对架空输电线路上飘挂物的清理容易引发火灾的问题以及地面激光远程清障技术笨重不便携带的问题。但该种激光清理方式能耗较高,电缆激光清障仪对使用者也存在一定的技术要求,尤其在清理带皮电缆时,若激光定位不准或激光清障时设备发生位移,极易造成电缆损伤,甚至造成电缆击穿。文献号为CN11076816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架空电缆带电清理无人机通过在伸缩杆上设置喷火器,通过燃烧的方式对架空电缆上的异物进行清理,使其代替现有的人工手动清理方式,本专利技术清理方式多,可清理的异物种类多,但这种方式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且持续的高温也会损害电缆表皮。此外,一些天气条件复杂的地区,高空电缆极易产生积雪,从而导致输电线路极易发生覆冰现象,严重的覆冰甚至会对输电线路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造成影响,最终导致事故发生,阻碍供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除垃圾方便且不损伤电缆、结构简单、预防结冰的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所述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便于对高空线缆上的垃圾进行清除,且结构简单、不损伤电缆,同时可有效对电缆上的积雪以及结冰进行清除和预防。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还包括:
[0007]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用于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和线缆;
[0008]收集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无人机主体上的第一箱体、与所述箱体连通的负压吸嘴;
[0009]融雪单元,所述融雪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无人机主体上的第二箱体以及与所述第二箱体连通的正压喷嘴;
[0010]以及至少一组鼓风单元,所述鼓风单元包括吸气端和鼓风端,所述吸气端与所述负压吸嘴连通,所述鼓风端与所述正压喷嘴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以及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顶端均转动连接至所述无人机主体,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无人机本体上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转动。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底端均设有定位钳块,所述定位钳块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定位槽,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的定位钳块相互配合从而对线缆进行夹紧,以使得该无人机本体可沿线缆进行移动。
[0013]进一步地,为控制该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运动,该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纵向滑槽和第二纵向滑槽,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嵌设至所述第一纵向滑槽和第二纵向滑槽内,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至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伸缩致动器,所述伸缩致动器的伸缩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横杆并用于带动所述横杆升降,从而可以所述横杆的上下升降带动该无人机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进行转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吸嘴通过第一负压管与所述第一箱体连通,所述正压喷嘴通过第一正压管与所述第二箱体连通,所述鼓风单元设于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上方并分别通过第二负压管和第二正压管与第一负压管和第一正压管连通,从而可控制该第一正压管处于正压、第一负压管处于负压状态。
[0015]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负压管末端并与直接与所述第一箱体连通的挤压仓,所述挤压仓的内部设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负压管内的杂物推送至所述第一箱体内。
[0016]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主动辊、从动辊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的动力机构。优选地,所述从动辊和主动辊之间的间隙可调节。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从动辊设于所述主动辊的上方且其安装高度受升降机构的调节,从而使得该从动辊和主动辊之间的间隙可调节,以使得大小不同的垃圾均可通过所述挤压机构的挤压作用进入所述第一箱体内。
[0018]进一步地,所述挤压仓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挤压仓滑动连接的滑动安装座,所述从动辊设于两个滑动安装座之间并与所述滑动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为自适应弹簧机构,所述自适应弹簧机构的设置使得该上压辊的高度可随垃圾大小进行自适应调节。
[0019]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以及升降杆,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至所述挤压仓,所述升降杆贯穿所述固定座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座上下滑动,所述升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滑动安装座,且所述滑动安装座与升降座之间还设有压缩弹簧。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箱体用于储存融雪剂,且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设有释放机构,所述释放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箱体内的融雪剂下落至所述第一正压管内。
[0021]进一步地,所述释放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箱体内的隔板以及设于所述隔板正下方的虹膜机构,所述隔板上设有弧形落料孔,所述虹膜机构包括若干可转动的叶片,所述叶片在面向所述隔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拨杆,所述拨杆的远端贯穿所述弧形落料孔并延伸至所述隔板的上方,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该虹膜机构的开合控制所述落料孔的开闭,从而控制
落料状态。同时,由于该拨杆的设置,还可以有效避免落料孔的堵塞,以便顺利落料。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通过设置夹紧单元、收集单元、融雪单元以及至少一组鼓风单元,通过该夹紧单元在工作时连接无人机本体和线缆以使得该无人机本体可沿线缆进行运动,而该收集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无人机主体上的第一箱体、与所述箱体连通的负压吸嘴,因而可通过负压吸嘴对挂在线缆上的垃圾进行吸附清除;该融雪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无人机主体上的第二箱体以及与所述第二箱体连通的正压喷嘴,因而可通过该正压喷嘴吹落该线缆上的积雪并将第二箱体内的融雪剂均匀吹洒至线缆上,以达到去除积雪并预防、处理线缆结冰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用于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和线缆;收集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无人机主体上的第一箱体(30)、与所述箱体连通的负压吸嘴(351);融雪单元,所述融雪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无人机主体上的第二箱体(40)以及与所述第二箱体(40)连通的正压喷嘴(411);以及至少一组鼓风单元,所述鼓风单元包括吸气端和鼓风端,所述吸气端与所述负压吸嘴(351)连通,所述鼓风端与所述正压喷嘴(411)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21)、第二夹臂(22)以及动力机构(321),所述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的顶端均转动连接至所述无人机主体,所述动力机构(321)设于所述无人机本体上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的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纵向滑槽和第二纵向滑槽(221),所述动力机构(321)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杆(25),所述横杆(25)的两端嵌设至所述第一纵向滑槽和第二纵向滑槽(221)内,所述动力机构(321)还包括固定连接至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伸缩致动器(251),所述伸缩致动器(25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横杆(25)并用于带动所述横杆(25)升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的底端均设有定位钳块(24),所述定位钳块(24)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定位槽(24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电缆除垃圾及积雪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嘴(351)通过第一负压管(35)与所述第一箱体(30)连通,所述正压喷嘴(411)通过第一正压管(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豪邵垒陈博涵谭晶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