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横桥向减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构造,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横桥向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桥梁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目前,我国减隔震技术大多针对桥梁的纵桥向地震响应,比如在墩梁或塔梁位置布置纵向阻尼器,减小桥梁在地震中的纵向运动,由于地震作用方向相对桥梁轴线方向存在不确定性,沿桥梁纵向布置的阻尼器无法减小沿横桥向作用的地震作用,因此在墩梁处少见用于减小主梁横向地震作用的减震装置。为了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尤其是在强震区内,亟需一种在钢箱梁桥的墩梁位置横桥向布置的减震装置,用于减小地震作用对钢结构桥梁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横桥向减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桥梁横桥向减震装置,包括:桥跨结构;上端板,其连接于所述桥跨结构的底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横桥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跨结构(100);上端板(210),其连接于所述桥跨结构(100)的底侧;桥墩(300),其位于所述桥跨结构(100)的下方;下端板(220),其连接于所述桥墩(300)的顶侧;主框体(200),其连接于所述上端板(210)与所述下端板(220)之间,所述主框体(200)的后侧沿上下方向间隔连接有两个隔板(250),两个所述隔板(250)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斜向加劲板(261),至少两个斜向加劲板(261)相互交叉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横桥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200)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的两个侧板(230)、连接于两个侧板(230)之间的主板(240),所述主板(240)与两个所述侧板(230)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上端板(210)与所述下端板(220),两个所述隔板(250)均连接于所述主板(240)的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横桥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隔板(250)向前贯穿所述主板(240),所述主板(240)的前侧连接有竖向加劲板(262)与水平加劲板(263),所述竖向加劲板(262)的两端连接于两个所述隔板(2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