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脐带近全能干细胞分离纯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616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脐带近全能干细胞分离纯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上端连接有旋转台,壳体内于旋转台的上方连接有梯台盘,旋转台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上端向内倾斜的限位套管,每一限位套管内均转动连接有旋转套管,每一旋转套管上端的边缘均设置有转动齿轮,梯台盘的边缘设置有锥齿轮;还包括多级分离管,多级分离管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一级分离管、二级分离管及底液管,一级分离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分离漏斗,第一分离漏斗的内侧设置有一级超滤膜,二级分离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分离漏斗,第二分离漏斗的内侧设置有二级超滤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采用离心过滤进行脐带血干细胞的分离,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不易交叉污染。易交叉污染。易交叉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脐带近全能干细胞分离纯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脐带近全能干细胞分离纯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全能干细胞也成亚全能干细胞,是指具有三胚层分化潜能的一类干细胞亚群,在特定环境下,理论上可以诱导分化为人体任何一种组织细胞,主要来源于人体中广泛存在的间充质组织,特别是骨髓、脂肪、脐带和胎盘等间充质组织,由于脐带和胎盘来源的亚全能干细胞具有更为原始和更为强大的增值能力,较强的分化能力,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功能,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人们关注。
[0003]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通常是废弃不用的。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80多种疾病。因此,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类生物资源。
[0004]现有的脐血分离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羟乙基淀粉沉淀法、percoll溶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单克隆抗体加流式细胞仪分析法、免疫磁珠分选法、氯化铵溶解法、血细胞分离机法和培养扩增法等,但现有的分离方法大多操作繁琐,工作量大,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脐带近全能干细胞分离纯化装置,可直接采用离心过滤的方法进行脐带血干细胞的分离,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不易交叉污染。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0007]一种脐带近全能干细胞分离纯化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上端设置有与其动力输出轴连接的旋转台,所述壳体内于所述旋转台的上方连接有梯台盘,所述梯台盘下大上小,所述旋转台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上端向内倾斜的限位套管,每一限位套管的上端开口,每一限位套管内均设置有在其内部转动的旋转套管,每一旋转套管上端的边缘均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梯台盘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转动齿轮相啮合的锥齿轮;
[0008]还包括可插入到所述旋转套管内的多级分离管,所述多级分离管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一级分离管、二级分离管及底液管,所述一级分离管及所述二级分离管均两端开口,所述底液管一端开口,所述一级分离管朝向所述二级分离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分离漏斗,所述第一分离漏斗的内侧设置有一级超滤膜,所述二级分离管朝向所述底液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分离漏斗,所述第二分离漏斗的内侧设置有二级超滤膜,所述一级分离管远离所述二级分离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管盖,每一限位套管开口端的内侧均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管盖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卡槽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脐带血干细胞分离时,将冰冻脐带血样品在37℃水浴中溶解,随后加入红细胞裂解液,混匀裂解1

2分钟,将裂解后的细胞液加入到多级分离管中
的一级分离管,将多级分离管放入到限位套管内,启动驱动电机离心,旋转台带动限位套管内的多级分离管绕中心转动,达到离心的效果,并且限位套管转动的过程中,限位套管上的转动齿轮与梯台盘上的锥齿轮相啮合,旋转套管带动多级分离管自转,使得在离心过程中,一级超滤膜及二级超滤膜的每一处都能转动至朝外,细胞液离心过滤过程中能够通过更大更有效面积的超滤膜,使较大的脐带血杂质留在一级分离管,脐带造血干细胞留在二级分离管内,裂解的红细胞及其它蛋白质及溶液最终落入到底液管内,完成脐带血干细胞的分离。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开口端的一侧铰接有盖体。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工作的控制面板。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开口端设置有横条,所述横条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梯台盘的连接条。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台呈下大上小的梯台形。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一限位套管内的底部均设置有旋转轴,每一旋转套管的底部均设置有与对应旋转轴转动配合的转孔。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超滤膜的孔径为20μm,所述二级超滤膜的孔径为5μm。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其一、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采用离心过滤的方法进行脐带血干细胞的分离,在离心的过程中直接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不需要过多额外的操作,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不易交叉污染;
[0018]其二、在离心分离过程中,多级分离管不仅能绕中心转动离心,还能够自转,使漏斗形的超滤膜的每一面都能转动至向外,每一处都能起到最大的过滤作用,过滤快速且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用于展示壳体的内部结构;
[0021]图3用于展示多级分离管各部分的连接及其内部结构。
[0022]图中:1、壳体;11、横条;12、连接条;13、梯台盘;14、锥齿轮;2、盖体;3、驱动电机;31、旋转台;4、控制面板;5、限位套管;51、旋转轴;6、旋转套管;61、转孔;62、转动齿轮;63、限位卡槽;7、多级分离管;71、一级分离管;72、二级分离管;73、底液管;74、第一分离漏斗;75、第二分离漏斗;81、一级超滤膜;82、二级超滤膜;9、管盖;91、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参照图1

3,一种脐带近全能干细胞分离纯化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1,壳体1开口端的一侧铰接有一个盖体2,壳体1内的底部安装有一台驱动电机3,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一块用于控制驱动电机3工作的控制面板4,驱动电机3的上端设置有一个与其动
力输出轴连接的旋转台31,旋转台31呈下大上小的梯台形,壳体1的开口端设置有一根横条11,横条11的下端设置有一条连接条12,连接条12于旋转台31的上方连接有一个梯台盘13,梯台盘13下大上小。
[0025]旋转台31的边缘设置有四个上端向内倾斜的限位套管5,每一限位套管5的上端开口,每一限位套管5内均设置有一根在其内部转动的旋转套管6,每一限位套管5内的底部均设置有一根旋转轴51,每一旋转套管6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与对应旋转轴51转动配合的转孔61,每一旋转套管6上端的边缘均设置有一圈转动齿轮62,梯台盘13的边缘设置有一圈与转动齿轮62相啮合的锥齿轮14,使得旋转套管6在随旋转台31转动的同时,旋转套管6还能自转。
[0026]还包括可插入到旋转套管6内的多级分离管7,多级分离管7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一级分离管71、二级分离管72及底液管73,一级分离管71及二级分离管72均两端开口,底液管73一端开口,一级分离管71朝向二级分离管72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分离漏斗74,第一分离漏斗74的内侧设置有一层孔径为20μm一级超滤膜81,二级分离管72朝向底液管7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脐带近全能干细胞分离纯化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上端设置有与其动力输出轴连接的旋转台(31),所述壳体(1)内于所述旋转台(31)的上方连接有梯台盘(13),所述梯台盘(13)下大上小,所述旋转台(31)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上端向内倾斜的限位套管(5),每一限位套管(5)的上端开口,每一限位套管(5)内均设置有在其内部转动的旋转套管(6),每一旋转套管(6)上端的边缘均设置有转动齿轮(62),所述梯台盘(13)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转动齿轮(62)相啮合的锥齿轮(14);还包括可插入到所述旋转套管(6)内的多级分离管(7),所述多级分离管(7)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一级分离管(71)、二级分离管(72)及底液管(73),所述一级分离管(71)及所述二级分离管(72)均两端开口,所述底液管(73)一端开口,所述一级分离管(71)朝向所述二级分离管(7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分离漏斗(74),所述第一分离漏斗(74)的内侧设置有一级超滤膜(81),所述二级分离管(72)朝向所述底液管(7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分离漏斗(75),所述第二分离漏斗(75)的内侧设置有二级超滤膜(82),所述一级分离管(71)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祥何洁
申请(专利权)人:能科达上海干细胞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