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交流输入的过压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40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交流输入的过压保护电路,该电路包括:电压采样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和关断模块;电压模块与开关控制模块连接,开关控制模块与关断模块连接;电压采样模块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预设的直流电压,为开关控制模块提供驱动电压;以及用于在所述交流电压超过电压阈值时,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提供开关控制电压;开关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驱动电压的同时,接收到开关控制电压后,保持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悬空;关断模块包括双向可控硅。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实现在输入的交流电压超过电压阈值时,关断模块使零线或火线持续断开,实现输入过流保护的同时,防止反复重启。防止反复重启。防止反复重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交流输入的过压保护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压过压保护电路的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交流输入的过压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力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广泛,用电设备的精度也显著提高,因此,对输入电压的要求也在提高,在用电设备使用交流供电时,交流输入电压波动会引起用电设备异常,严重会出现设备爆炸、起火,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在现有的交流过压保护电路中,过压会关断,但是当电压降低后又会自动恢复,在输入电压波动频繁时,会存在设备反复重启的问题,导致用电设备运行不稳定,从而影响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交流输入的过压保护电路,以解决输入电压波动频繁所导致的用电设备运行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交流输入的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电压采样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和关断模块;
[0005]其中,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火线连接,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零线连接;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关断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关断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关断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供电线路的一侧连接,所述关断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供电线路的另一侧连接;
[0006]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预设的直流电压,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提供驱动电压;以及用于在所述交流电压超过电压阈值时,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提供开关控制电压;
[0007]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驱动电压的同时,接收到所述开关控制电压后,保持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悬空;
[0008]所述关断模块,包括:双向可控硅;
[0009]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与所述关断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0010]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与第一输入端和所述供电线路的一侧连接;
[0011]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与第二输入端和所述供电线路的另一侧连接;所述供电线路包括:零线或火线。
[0012]本专利技术的开关控制模块通过与电压采样模块连接,当出现输入过压时,获得电压采样模块的驱动电压;在接收到驱动电压后,两个输出端悬空,进而使关断模块的双向可控硅关断,实现交流输入的过压保护;此外,开关控制模块的两个输出端悬空后保持悬空状
态,进而使双向可控硅持续保持断开,防止用电设备反复重启,使用电设备运行更加稳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关断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0014]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和所述供电线路的一侧连接;
[0015]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关断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16]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和所述供电线路的另一侧连接;
[0017]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和关断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0018]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可起到限流的作用,使双向可控硅工作更加稳定。
[0019]进一步地,所述电压采样模块,包括:整流桥、第三电阻、第四电阻、DC/DC转换模块和可控稳压源;
[0020]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21]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0022]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高压侧的输入正端连接;
[0023]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高压侧的输入负端连接;
[0024]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低压侧的输出正端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0025]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低压侧的输出负端与所述可控稳压源的正极和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0026]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可控稳压源的控制端连接;
[0027]所述可控稳压源的负极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0028]本专利技术通过整流桥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转化为直流电压,DC/DC转换模块将所述直流电压降压后,为后级电路提供直流低压;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构成分压电阻,当输入的交流电超过电压阈值时,控制可控稳压源导通,通过第三端口提供开关控制电压,开关控制模块和关断模块控制供电线路断开,实现交流输入过压保护。
[0029]进一步地,所述电压采样模块,还包括:电容;
[0030]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高压侧的输入正端连接;
[0031]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高压侧的输入负端连接。
[0032]本专利技术采用电容进一步平滑整流桥的输出电压的纹波,使过压保护电路工作在稳定状态,进而提高用电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0033]进一步地,所述可控稳压源为TL431。
[0034]本专利技术的可控稳压源型号可为TL431,比稳压二极管更精准,提高了过压保护的精准性。
[0035]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
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PNP三极管、第二PNP三极管、单向可控硅、二极管和光耦;
[0036]其中,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0037]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PNP三极管的基极;
[0038]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0039]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0040]所述第二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单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
[0041]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0042]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光耦的原边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43]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单向可控硅的负极和所述光耦的原边的连接;
[0044]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单向可控硅的正极连接;
[0045]所述光耦的副边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0046]所述光耦的副边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0047]本专利技术的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交流输入的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采样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和关断模块;其中,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火线连接,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零线连接;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关断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关断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关断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供电线路的一侧连接,所述关断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供电线路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预设的直流电压,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提供驱动电压;以及用于在所述交流电压超过电压阈值时,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提供开关控制电压;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驱动电压的同时,接收到所述开关控制电压后,保持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悬空;所述关断模块,包括:双向可控硅;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与所述关断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与第一输入端和所述供电线路的一侧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与第二输入端和所述供电线路的另一侧连接;所述供电线路包括:零线或火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交流输入的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关断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和所述供电线路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关断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和所述供电线路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和关断模块的第二输入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交流输入的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包括:整流桥、第三电阻、第四电阻、DC/DC转换模块和可控稳压源;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高压侧的输入正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高压侧的输入负端连接;所述DC/DC转换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磊李刚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军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