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核金属铂配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双核金属铂配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第三代的照明显示材料,具有轻薄、柔性好、可视角广、颜色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青睐,目前在高端手机、平板电脑,柔性穿戴设备等领域已实现商用。
[0003]OLED电致发光器件最早是出现在1963年,最初利用蒽单晶在400V电压下实现了电致发光,但较高的启亮电压不利于其发展。直到1987年利用金属配合物小分子8
‑
羟基喹啉铝(Alq3)实现了启亮电压10V以下的电致发光,虽然其器件效率较低,最大EQE仅为1%,但无疑是打开了OLED发展的大门。OLED发光分子作为OLED器件核心材料之一,其发光机理和性能是制约OLED器件性能表现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较多的材料主要有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TADF)和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它们都能够实现100%的理论激子利用率而达到较高的器件效率。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研究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核金属铂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其中,M为金属铂;环A、环B各自独立地选自C6‑
C
18
芳基、C4‑
C
17
杂芳基,环A和环B可以通过单键或形成稠环的方式连接,且环A和环B以负一价二齿配体形式与金属M中心配位;环A、环B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R
A
或R
B
取代;每一个R
A
,R
B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氰基、卤代C1‑
C
40
烷基、C1‑
C
40
烷基、C2‑
C
40
烯基、C2‑
C
40
炔基、C6‑
C
48
芳基、C4‑
C
48
的杂芳基;R1‑
R7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的选自氢、氘、卤素、氰基、卤代C1‑
C
40
烷基、C1‑
C
40
烷基、C2‑
C
40
烯基、C2‑
C
40
炔基、C6‑
C
48
芳基、C5‑
C
48
杂芳基;或R1‑
R7中相邻两者之间彼此连接构成C3‑
C
10
环烷基、C6‑
C
30
芳基、C5‑
C
30
杂芳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核金属铂配合物,其特征在于,R1‑
R7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的选自氢、氘、卤素、氰基、卤代C1‑
C
40
烷基、C1‑
C
10
烷基、C6‑
C
20
芳基、C5‑
C
19
杂芳基;或R1‑
R7中相邻两者之间彼此连接构成C3‑
C8环烷基、C6‑
C
10
芳基、C5‑
C9杂芳基。3.根据权利要求1
‑
2任一项所述的双核金属铂配合物,其特征在于,R
A
、R
B
各自独立地选自F、Cl、Br、I、O(R
’
)、S(R
’
)、N(R
’
)2、SO2(R
’
)、P(R
’
)2、PO(R
’
)2、PO(OR
’
)(R
’
)、PO(OR
’
)2、Si(R
’
)3、C1‑
C
20
烷基、C2‑
C
20
烯基、C2‑
C
20
炔基、C1‑
C
20
卤代烷基、C1‑
C8烷氧基、C3‑
C8环烷基、C3‑
C8杂环烷基、C3‑
C8芳基、C3‑
C8杂芳基;其中,R
’
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
C8烷基、C1‑
C8卤代烷基、C3‑
C8环烷基、C3‑
C8杂环基、C3‑
C8芳基、C3‑
C8杂芳基。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双核金属铂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式Ⅰ中具有如下所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双核金属铂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式Ⅰ中具有如下所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双核金属铂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式Ⅱ所示的结构:其中,M为金属铂;R1‑
R
10
、R
13
‑
R
15
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的选自氢、氘、卤素、氰基、C1‑
C
40
卤代烷基、C1‑
C
40
烷基、C1‑
C
10
的烷氧基、C2‑
C
40
的烯基、C2‑
C
40
的炔基、C6‑
C
48
芳基、C5‑
C
48
的杂芳基;X、X1‑
X3各自独立的选自N或CR,每一个R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