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率管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模块优化
,特别涉及一种功率管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高可靠,高效率的电源产品一直是电源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软开关技术可有效减少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从而提高电源产品的效率,因此被广泛研究。其中移相控制技术,由于高可靠性、高成熟度等特点,从而在车载电源产品中应用广泛。进而为了实现功率开关器件ZVS(Zero Voltage Switch,零电压开关)开通及防止上下桥臂直通,上下桥臂互补的驱动信号之间需要添加死区。
[0003]然而常见的固定死区的方式,存在以下不利结果:1)若固定死区小于实际的软开所需的死区,则功率器件开通时存在开通损耗;2)若固定死区大于实际的软开所需的死区,则部分功率通过功率器件自带的体二极管或并联的二极管导通,不可避免存在二极管的导通损耗;3)功率器件的差异性,也无法保证电源产品性能一致性;因此,固定死区增加了产品的损耗,从而影响了电源产品的效率,进一步增加了功率器件热设计成本。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管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至少一组上桥臂和下桥臂,所述功率管控制方法包括:基于所述上桥臂和所述下桥臂的功率管的寄生电容、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计算预期下限值和预期上限值;至少基于所述预期下限值和所述预期上限值设定预期死区值;保持死区值,或者,将所述预期死区值设置为所述死区值;以及,基于所述死区值控制所述上桥臂和所述下桥臂的功率管开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期下限值和所述预期上限值基于零电压开关约束计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输出电感、以及、两组所述上桥臂和所述下桥臂,在每半个周期中,先开启的所述上桥臂被设置为第一上桥臂,后开启的所述上桥臂被设置为第二上桥臂,与所述第一上桥臂对应的所述下桥臂被设置为第一下桥臂,与所述第二上桥臂对应的所述下桥臂被设置为第二下桥臂;所述第一上桥臂的功率管被设置为第一上管,所述第一下桥臂的功率管被设置为第一下管,所述第二上桥臂的功率管被设置为第二上管,所述第二下桥臂的功率管被设置为第二下管;所述第一上管和所述第一下管的所述预期下限值基于如下公式计算:其中,Δt1表示所述第一上管和所述第一下管的所述预期下限值,C1表示所述第一上管的寄生电容,C2表示所述第一下管的寄生电容,Vin表示所述输入电压,Nt表示所述变压器的线圈匝比,Io表示所述输出电流的平均电流,Ts表示一个周期的时长,Vo表述所述输出电压,Lo表示所述输出电感;所述第二上管和所述第二下管的所述预期下限值基于如下公式计算:其中,Δt2表示所述第二上管和所述第二下管的所述预期下限值,C3表示所述第二上管的寄生电容,C4表示所述第二下管的寄生电容;所述预期上限值基于如下公式计算:其中,Δt3表示所述预期上限值,Lr表示所述变压器原边侧的谐振电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C1、C2、C3、C4均取值为Cossmax,Cossmax代表所述功率管的器件规格的最大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的副边侧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庭,孟凡鹏,梁东,李思琪,陈骏杰,朱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