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强密封性的电缆管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21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强密封性的电缆管封堵装置,该装置包括底部环,所述底部环右侧贴合有柔性环,所述柔性环右侧贴合有外部环,所述底部环上开有多个限制槽,底部环、柔性环和外部环通过螺杆连接,所述螺杆的旋拧部螺杆头落于限制槽内,所述底部环上安装有底部限制凸起,所述底部限制凸起嵌于柔性环内,所述外部环左侧安装有外部限制凸起,所述外部限制凸起嵌于柔性环内,所述螺杆上旋拧有螺母,通过螺母将底部环、柔性环和外部环锁定。本申请的电缆管封堵装置,由于胶的填充作用管道上的坑洼被胶填充,进而增加密封效果,且当胶老化时,柔性环仍能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柔性环仍能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柔性环仍能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强密封性的电缆管封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电缆管封堵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强密封性的电缆管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管道密封主要作用是防止污水、雨水流入管道内,造成电缆长期浸泡在水中带险运行,防止污水、雨水通过管道渗流,危害相邻检修井或者变电站/开闭所的运行安全;防止污水将泥沙、垃圾带入,堵塞电缆管道,影响后期的线路巡检与维护;防止小动物进入电缆管道,啃咬破坏电缆,在管道内繁殖流窜。现有的电缆管道封堵方式是利用封堵装置的膨胀进行封堵,一般采用橡胶材质,橡胶受力内外膨胀填满电缆管道的断面进行封堵,但橡胶膨胀的封堵紧密性有限,在遇到暴雨使得雨水冲刷封堵口时,封堵装置容易松动,且封堵装置使用寿命不足,水浪长期冲刷导致封堵处渗水,导致封堵装置容易损坏。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告号CN11397260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冲击的电缆管封堵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封堵装置封堵的紧密性有限,且封堵装置使用寿命不够长的问题,包括内层封堵件与外层封堵件,内层封堵件包括上止板,上止板底端设置有内层密封套;外层封堵件包括下止板,下止板顶端设置有外层密封套;上止板与下止板之间贯穿有多个螺栓,多个螺栓中部转动连接有安装环;内层密封套与外层密封套内部空腔设置有抗冲击组件,抗冲击组件包括固定杆,固定杆设置在上止板底端,固定杆端部套设有活动杯柱,固定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活动杯柱底部设置有转座,转座与两个连接杆铰接,安装环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卡设有扇形挤压块,连接杆扇形挤压块上端铰接。r/>[0004]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但是其抗冲击组件结构采用机械结构,进而导致其结构较为复杂,在生产制造和使用时造成其成本较高,且上述技术方案在根本上仍采用膨胀式的封堵,其密封性取决与电缆管道内壁的光滑平整程度,在电缆管道出现局部凹陷或者不平整时上述技术方案会降低其密封性,导致水进入到电缆管道内;现有技术中有采用灌膨胀胶的技术方案对电缆管进行封堵,如专利公告号CN110295024B公开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管封堵剂及其使用方法,电缆管封堵剂包括A、B两组分,A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二羟基聚醚70~80份;扩链剂2~4份;交联剂5~8份;有机硅表面活性剂1~1.5份;水1.5~2份及胺类三聚催化剂1~1.5份;B组分由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与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以质量比为90:(8~10)的比例混合而成;A、B两种组分配比的比例以质量比计为:100:(70~80)。本专利技术采用膨胀式电缆管封堵剂对电缆管进行分段式封堵,集防水、封堵、防盗为一体,可以达到永久密封、耐腐蚀、防鼠、蚁破坏的多重效果。
[0005]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膨胀胶的永久式封堵电缆管,但是其在施工时需要考虑到电缆管中电缆的位置,必须保持电缆在电缆管中居中才能使得膨胀胶分布于电缆和电缆管之间进行封堵,若电缆在电缆管中位置未居中,比如电缆与电缆管内壁接触,便使得电缆与电缆管内壁接触部位无法有效上胶,当电缆发生移位或者振动时,电缆与电缆管内壁的接触部
位便会产生裂缝,进而导致电缆管的密封失效。因此综上所述,现有的封堵装置存在密封不严的问题,以及采用膨胀胶封堵也容易出现在后期使用时密封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缆管封堵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强密封性的电缆管封堵装置,该装置包括底部环,所述底部环右侧贴合有柔性环,所述柔性环右侧贴合有外部环,所述底部环上开有多个限制槽,底部环、柔性环和外部环通过螺杆连接,所述螺杆的旋拧部螺杆头落于限制槽内,所述底部环上安装有底部限制凸起,所述底部限制凸起嵌于柔性环内,所述外部环左侧安装有外部限制凸起,所述外部限制凸起嵌于柔性环内,所述螺杆上旋拧有螺母,通过螺母将底部环、柔性环和外部环锁定,所述柔性环内开有扩张通道,所述扩张通道为包括位于内侧的内扩张槽和位于外侧的外扩张槽组成的槽状结构,所述螺杆从扩张通道内穿过,所述柔性环内表面上开有内胶槽,所述柔性环外表面上开有外胶槽,其中,位于下部的螺杆上开有加注通道,所述加注通道外端安装有加注口,所述加注通道内端与扩张通道联通。
[0007]所述柔性环下部开有联通扩张通道和外胶槽的一号联通槽。
[0008]所述柔性环下部开有联通内胶槽和扩张通道的二号联通槽。
[0009]所述柔性环上部开有联通内胶槽和扩张通道的三号连通槽。
[0010]所述柔性环上部开有联通扩张通道和外胶槽的四号联通槽。
[0011]所述柔性环和外部环外表面上部开有联通外胶槽和外部环外的出胶槽。
[0012]该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底部环、柔性环和外部环套在电缆上,然后将其整体插入到电缆管内,使得加注口部位朝向下方,然后旋拧螺母;

在螺母、螺杆和限制槽内的旋拧部螺杆头作用下,外部环挤压柔性环,进而在柔性环内的扩张通道作用下,柔性环同时向内和向外扩张进而对电缆和电缆管进行挤压形成密封;

通过加注口加注密封胶,密封胶通过加注通道进入到扩张通道,然后从一号联通槽进入到外胶槽,从二号联通槽进入到内胶槽,然后密封胶从内胶槽和外胶槽上升,进而通过三号联通槽进入到扩张通道的上部,然后通过四号联通槽进入到出胶槽排出,当胶从出胶槽排出时,停止加注密封胶;

在密封胶凝固后,用密封胶对外胶槽和内胶槽以及扩张通道进行填充,防止扩张通道回缩同时对柔性环与电缆管和电缆接触部位进行胶接密封。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将底部环、柔性环和外部环套在电缆上,然后将其整体插入到电缆管内,使得加注口部位朝向下方,然后旋拧螺母,进而在螺母螺杆本身和限制槽内的螺杆头作用下外部环挤压柔性环,进而在柔性环内的扩张通道作用下,柔性环同时向内和向外扩张进而对电缆和电缆管进行挤压形成密封,然后通过加注口加注密封胶,胶通过加注通道进入到扩张通道,然后从一号联通槽进入到外胶槽,从二号通道进入到内胶槽,然后胶从内胶槽和外胶槽上升,进而通过三号联通槽进入到上部的扩张通道,然后通过四号联通槽进入
到出胶槽排出,当胶从出胶槽排出时,停止加注胶,进而在胶凝固后胶对外胶槽和内胶槽进行以及扩张通道进行填充,防止扩张通道回缩同时对柔性环与电缆管和电缆接触部位进行胶接密封,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胶的填充作用管道上的坑洼被胶填充,进而增加密封效果,且当胶老化时,柔性环仍能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中:1、底部环;2、柔性环;3、外部环;4、限制槽;5、螺杆;6、旋拧部螺杆头;7、底部限制凸起;8、外部限制凸起;9、螺母;10、扩张通道;11、内扩张槽;12、外扩张槽;13、内胶槽;14、外胶槽;15、加注通道;16、加注口;17、一号联通槽;18、二号联通槽;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强密封性的电缆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部环(1),所述底部环(1)右侧贴合有柔性环(2),所述柔性环(2)右侧贴合有外部环(3),所述底部环(1)上开有多个限制槽(4),底部环(1)、柔性环(2)和外部环(3)通过螺杆(5)连接,所述螺杆(5)的旋拧部螺杆头(6)落于限制槽(4)内,所述底部环(1)上安装有底部限制凸起(7),所述底部限制凸起(7)嵌于柔性环(2)内,所述外部环(3)左侧安装有外部限制凸起(8),所述外部限制凸起(8)嵌于柔性环内,所述螺杆(5)上旋拧有螺母(9),通过螺母(9)将底部环(1)、柔性环(2)和外部环(3)锁定,所述柔性环(2)内开有扩张通道(10),所述扩张通道(10)为包括位于内侧的内扩张槽(11)和位于外侧的外扩张槽(12)组成的槽状结构,所述螺杆(5)从扩张通道(10)内穿过,所述柔性环(2)内表面上开有内胶槽(13),所述柔性环(2)外表面上开有外胶槽(14),其中,位于下部的螺杆(5)上开有加注通道(15),所述加注通道(15)外端安装有加注口(16),所述加注通道(15)内端与扩张通道(10)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密封性的电缆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环(2)下部开有联通扩张通道和外胶槽的一号联通槽(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密封性的电缆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环(2)下部开有联通内胶槽和扩张通道的二号联通槽(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密封性的电缆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环(2)上部开有联通内胶槽和扩张通道的三号连通槽(1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喆蒙敏芳景耀明李勋强黄思韬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华蓝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