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946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若干个承台底、承台和横向接地圆钢;所述承台底设于地基底部,所述承台底的底部插装有管桩,管桩内部固定安装有厚圆钢板,厚圆钢板上表面上固定焊接有四根镀锌圆钢,管桩的上方设有桩顶交叉钢筋,桩顶交叉钢筋与四根镀锌圆钢分别焊接,承台底上方连接承台,承台将镀锌圆钢和桩顶交叉钢筋包裹其内。此装置和施工方法可在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等基础形式中扩展使用,通过合理利用基础结构中的竖向钢筋,达到深埋接地极的措施效果,估算仅需1至3米镀锌圆钢与焊接人工成本,与主体工程完成后的二次降阻措施对比,经济效果明显,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民用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民用建筑的接地是个系统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电气系统的运行安全及生命财产的安全。 如接地电阻不达标,现场必须通过二次降租的措施对接地工程进行整改,从而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给业主带来不必要的浪费;现有技术中存在将建筑结构本身与接地线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接地,具体地接地线与建筑结构的结构柱的竖向钢筋进行连接,但是现有建筑的竖向缸筋桩承台的连接方式为锚接,由于混凝土材质的桩承台的导电率极差,约为200欧姆每米,进而增加了接地电阻。
[0003]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当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目前民用建筑项目一次安装完后实测接地电阻,平均值均为4欧姆以上,距离《规范》要求差距较大。
[0004]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种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若干个承台底、承台和横向接地圆钢;所述承台底设于地基底部,所述承台底的底部插装有管桩,管桩内部固定安装有厚圆钢板,厚圆钢板上表面上固定焊接有四根镀锌圆钢,管桩的上方设有桩顶交叉钢筋,桩顶交叉钢筋与四根镀锌圆钢分别焊接,承台底上方连接承台,承台将镀锌圆钢和桩顶交叉钢筋包裹其内;相邻的承台上方的镀锌圆钢通过横向接地圆钢进行焊接,形成网状的所述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装置。
[0007]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厚圆钢板上方和承台之间填充细石混凝土。
[0008]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桩顶交叉钢筋为交叉且焊接为一体的钢筋结构。
[0009]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细石混凝土为c30细石混凝土。
[0010]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厚圆钢板下部焊接有接触筋。
[001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厚圆钢板下部填充有土。
[0012]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将镀锌圆钢焊接于厚圆钢板上表面上,将接触筋焊接于厚圆钢板下表面上;
步骤二:对管桩内填充土,将厚圆钢板和镀锌圆钢和接触筋插入到管桩内,通过杆状结构向下锤击厚圆钢板对厚圆钢板下方土进行夯实;步骤三:对四根镀锌圆钢位置校准后将桩顶交叉钢筋焊接于四根镀锌圆钢上;步骤四:在厚圆钢板上方和承台之间浇筑细石混凝土层,细石混凝层由标号为c30的细石混凝土构成;步骤五:在承台底上方浇筑承台;步骤六:将相邻的承台上方的镀锌圆钢通过横向接地圆钢进行焊接,形成接地网。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圆钢板下部焊接有接触筋,所述厚圆钢板下部填充有湿润的土,通过接触筋增加与土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导电性;2、对管桩内填充土,将厚圆钢板和镀锌圆钢和解除筋插入到管桩内,通过杆状结构向下锤击厚圆钢板对厚圆钢板下方土进行夯实,杆状结构可利用锤子进行夯击,进而设计的厚圆钢板对土进行压实,压实后的图导电性能会提升;3、对四根镀锌圆钢位置校准后将桩顶交叉钢筋焊接于四根镀锌圆钢上,桩顶交叉钢筋起到对镀锌圆钢的定位作用,且起到稳固作用;4、将相邻的承台上方的镀锌圆钢通过横向接地圆钢进行焊接,形成接地网,通过接地网将与镀锌圆钢连接的构造柱内的钢筋的电流分流到多个镀锌圆钢和厚圆钢板组成的接地单元中,进而形成并联降低接地电阻;5、此装置和施工方法可在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等基础形式中扩展使用,通过合理利用基础结构中的竖向钢筋,达到深埋接地极的措施效果,成本较低,估算仅需1至3米镀锌圆钢与焊接人工成本,与主体工程完成后的二次降阻措施对比,经济效果明显,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单个降低接地电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桩顶交叉钢筋部位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多个承台配合整体俯视图;图中:1

承台底;2

承台;3

镀锌圆钢;4

桩顶交叉钢筋;5

管桩;6

厚圆钢板;7

接触筋;8

横向接地圆钢;9

细石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若干个承台底1、承台2和横向接地圆钢8;所述承台底1设于地基底部,所述承台底1的底部插装有管桩5,管桩5内部固定安装有厚圆钢板6,厚圆钢板6上表面上固定焊接有四根镀锌圆钢3,管桩5的上方设有桩顶交
叉钢筋4,桩顶交叉钢筋4与四根镀锌圆钢3分别焊接,承台底1上方连接承台2,承台2将镀锌圆钢3和桩顶交叉钢筋4包裹其内;相邻的承台2上方的镀锌圆钢3通过横向接地圆钢8进行焊接,形成网状的所述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装置。
[0017]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厚圆钢板6上方和承台2之间填充细石混凝土9。
[0018]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桩顶交叉钢筋4为交叉且焊接为一体的钢筋结构。
[0019]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细石混凝土9为c30细石混凝土。
[0020]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厚圆钢板6下部焊接有接触筋7。
[002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厚圆钢板6下部填充有土。
[0022]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将镀锌圆钢3焊接于厚圆钢板6上表面上,将接触筋7焊接于厚圆钢板6下表面上;步骤二:对管桩4内填充土,将厚圆钢板6、镀锌圆钢3和接触筋7插入到管桩5内,通过杆状结构向下锤击厚圆钢板6对厚圆钢板6下方土进行夯实;步骤三:对四根镀锌圆钢3位置校准后将桩顶交叉钢筋4焊接于四根镀锌圆钢3上;步骤四:在厚圆钢板6上方和承台2之间浇筑细石混凝土层,细石混凝层由标号为c30的细石混凝土9构成;步骤五:在承台底1上方浇筑承台2;步骤六:将相邻的承台2上方的镀锌圆钢3通过横向接地圆钢8进行焊接,形成接地网。
[00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若干个承台底、承台和横向接地圆钢;所述承台底设于地基底部,所述承台底的底部插装有管桩,管桩内部固定安装有厚圆钢板,厚圆钢板上表面上固定焊接有四根镀锌圆钢,管桩的上方设有桩顶交叉钢筋,桩顶交叉钢筋与四根镀锌圆钢分别焊接,承台底上方连接承台,承台将镀锌圆钢和桩顶交叉钢筋包裹其内;相邻的承台上方的镀锌圆钢通过横向接地圆钢进行焊接,形成网状的所述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圆钢板上方和承台之间填充细石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顶交叉钢筋为交叉且焊接为一体的钢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民用建筑降低接地电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石混凝土为c30细石混凝土。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喆梁军余军蒙敏芳陈杰刘文强满立鹏林光瑀曾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华蓝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