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井眼轨道设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18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7
本说明书涉及井眼轨道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二维井眼轨道设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储层的地质剖面数据、井眼轨道设计预设参数和井眼轨道设计条件;根据目标储层的地质剖面数据确定目标靶点数据或目标靶段数据;基于井眼轨道设计条件和井斜角范围,将目标靶点数据或目标靶段数据、井眼轨道设计预设参数输入至相应的井眼轨道模型以得到对应的轨道设计结果;当对应的轨道设计结果不满足井眼轨道设计条件时,则调整造斜率重复将目标靶点数据或目标靶段数据、井眼轨道设计预设参数代入相应的井眼轨道模型的过程。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实现高效快速提供合理可施行的井眼轨道设计方案,辅助井眼轨道设计和规划。辅助井眼轨道设计和规划。辅助井眼轨道设计和规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维井眼轨道设计方法及装置


[0001]本说明书涉及井眼轨道设计
,尤其是涉及一种二维井眼轨道设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定向井是国内外油气田普遍使用的钻井技术,井眼轨道是定向井的设计基础,井眼轨道设计需要根据几何关系和工程条件要求,规划得到一条从井口到目的储层靶点或靶段的轨道。为了便于钻进工程的方案,井眼轨道设计人员一般以井眼轨道所在平面做二维设计,井眼轨道类型随着钻井技术和井下钻具工艺水平的发展逐渐复杂化,然而目前井眼轨道设计方法,在面临设计参数不充足的情况下无法给出有效的轨道设计,并且在轨道设计试算的过程中使用的设计参数可能多次出现无法抵达目标靶点或靶段的情况,试算结果也无法充分考虑造斜工具等的安全使用范围,因此亟需一种基于预设值和限制条件的二维井眼轨道设计方法,实现在设计参数不充足的情况下高效快速提供合理可施行的井眼轨道设计方案,辅助井眼轨道设计和规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目前井眼轨道设计方法在面临设计参数不充足的情况下无法给出有效的轨道设计,并且在轨道设计试算的过程中使用的设计参数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维井眼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目标储层的地质剖面数据、井眼轨道设计预设参数和井眼轨道设计条件;所述井眼轨道设计预设参数包括最小造斜点深度和造斜率;S2:根据所述目标储层的地质剖面数据确定目标靶点数据或目标靶段数据;S3:将所述目标靶点数据或目标靶段数据、所述井眼轨道设计预设参数输入至三段式井眼轨道模型中,得到第一轨道设计结果;S4:判断所述第一轨道设计结果是否满足所述井眼轨道设计条件,若否,执行S5,若是,则将第一轨道设计结果为最终的二维井眼轨道设计结果;S5:判断所述第一轨道设计结果中的井斜角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执行S6,若否,执行S7;S6:将所述目标靶点数据或目标靶段数据、所述井眼轨道设计预设参数输入至双增式井眼轨道模型中,得到第二轨道设计结果;S7:将所述目标靶点数据或目标靶段数据、所述井眼轨道设计预设参数输入至五段式井眼轨道模型中,得到第三轨道设计结果;S8:判断所述第二轨道设计结果或所述第三轨道设计结果是否满足所述井眼轨道设计条件,若否,执行S9,若是,则将所述第二轨道设计结果或所述第三轨道设计结果为最终的二维井眼轨道设计结果;S9:调整所述造斜率,重复执行所述S1

S8的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储层的地质剖面数据确定目标靶点数据,包括:所述目标靶点数据包括目标靶点的水平位移和目标靶点的垂直深度;根据所述目标储层的地质剖面数据确定目标储层顶底深度的平均值和目标储层顶底深研究点对应的位移;将所述目标储层顶底深度的平均值作为目标靶点的垂直深度;将所述目标储层顶底深研究点对应的位移作为目标靶点的水平位移;根据所述目标靶点的垂直深度及水平位移确定所述目标靶点数据;或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距离目标储层所有顶底平均深度点的最小距离之和,根据距离目标储层所有顶底平均深度点的最小距离之和确定所述目标靶点数据:其中,f(D
t
,S
t
)表示最小距离之和,n表示油气富集点数量,D
i
表示第i个点的垂直深度,S
i
表示第i个点的水平位移,D
t
表示目标靶点的垂直深度,S
t
表示目标靶点的水平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斜率大于0
°
/30m并且不大于20
°
/30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轨道设计结果是否满足所述井眼轨道设计条件,包括,判断所述轨道设计结果中的井斜角是否在0
°‑
90
°
之间,其中,所述轨道设计结果为第一轨道设计结果或所述第二轨道设计结果或所述第三轨道设计结果;
判断所述轨道设计结果是否与所述目标储层的地质剖面数据中的障碍物范围存在交集;判断所述轨道设计结果对应的造斜点深度是否在所述目标储层的地质剖面数据中的造斜点深度的可用区间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段式井眼轨道模型包括以靶点为目标的三段式井眼轨道子模型、以靶段为目标的三段式井眼轨道子模型和以靶段为目标的多靶三段式井眼轨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靶点为目标的三段式井眼轨道子模型的限制条件包括:D
kop
≥D
kopmin input
当S
t
≥2R
z
时,D
kop
≤D
t

R
z
当S
t
<2R
z
时,其中,D
kop
为造斜点深度,D
kopmin input
为最小造斜点深度,S
t
为目标靶点水平位移,R
z
为增斜段曲率半径,t为目标靶点位置,D
t
为目标靶点垂直深度;并且造斜段结束位置的横坐标不大于目标靶点水平位移,纵坐标不大于目标靶点垂直深度;所述以靶段为目标的三段式井眼轨道子模型的限制条件包括:其中,D
kop
为造斜点深度,D
kopmin input
为最小造斜点深度,S
t
为目标靶点水平位移,R
z
为增斜段曲率半径,t为目标靶点位置,D
t
为目标靶点垂直深度,α
b
为井斜角,0
°
≤α
b
≤90
°
;并且造斜段结束位置的横坐标不大于目标靶点水平位移,纵坐标不大于目标靶点垂直深度。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靶段为目标的多靶三段式井眼轨道子模型的限制条件为:子模型的限制条件为:以及S
t
≤nD
t
;其中,D
kop
为造斜点深度,D
kopmin input
为最小造斜点深度,S
t
为目标靶点水平位移,R
z
为增斜段曲率半径,t为目标靶点位置,n为限制倍数,D
t
为目标靶点垂直深度,α
t
为井斜角,0
°
≤α
t
≤90
°
;造斜段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付加胜孙挺赵庆黄鹏鹏郝围围李牧李雅飞翟小强王昊张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