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岩爆隧道防控系统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挖掘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岩爆隧道防控系统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当代隧道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总体里程的不断增长,随着特长和特宽隧道以及大规模隧道群的不断涌现,以隧道方式跨越山脉的工程需求量日益增加。由于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强构造应力环境,在隧道施工时隧道围岩会因为切向应力集中而导致岩体极易因为应变能量的集中而产生岩爆灾害。岩爆灾害突发性强、危害大,易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等问题。然而,目前常用的施工方法和常规支护系统难以满足岩爆隧道安全施工需求。
[0003]在高风险岩爆隧道建设中,现有的施工方法多采用“先让后抗”的支护理念,即:发现岩爆苗头后先采用躲避岩爆灾害直到隧道围岩状态稳定为止,再使用常规锚杆/锚索加固隧道围岩、加密钢拱架间距等处理方式。在深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隧道围岩处于高应力状态下,岩爆灾害的强烈程度和发生频次均显著增加,采用“先让后抗”的岩爆处理理念往往效果不佳且耽误工期。总而言之,现有的岩爆风险隧道防治系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岩爆隧道防控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初支吸能层施工,包括:S1
‑
1地质探测;S1
‑
2铺设钢筋网;S1
‑
3初喷混凝土;S1
‑
4安装NPR锚杆/锚索: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样定位锚杆,并钻孔;将NPR锚杆/锚索安装至所述钻孔中;S1
‑
5采用张拉设备对NPR锚杆/锚索施加预应力;S1
‑
6布设NPR型钢拱架;S1
‑
7复喷混凝土,形成初级支护层;S2二衬吸能层施工,包括:S2
‑
1施工隧道仰拱,预留钢筋绑扎接头;S2
‑
2 预留余量空间;S2
‑
3二次衬砌结构施工;S3伺服路轨系统施工,包括:S3
‑
1铺设柔性隔离层和粘性耗能层;S3
‑
2安装刚性路枕;S3
‑
3安装伺服控制系统;S3
‑
4铺设轨道;隧道的初支吸能层和二衬吸能层能够提高岩爆隧道支护结构的抗冲击能力,降低岩爆灾害风险;同时在隧道空间内布置伺服路轨系统,对刚性路轨进行微观动态调整,能够达到高速铁路路轨系统毫米级变形的控制标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岩爆隧道防控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PR锚杆/锚索包括具有第一长度的NPR锚杆/锚索和具有第二长度的NPR锚杆/锚索;所述第一长度的NPR锚杆/锚索和所述第二长度的NPR锚杆/锚索交替安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岩爆隧道防控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
‑
5采用张拉设备对NPR锚杆/锚索施加预应力包括:利用NPR抗爆钢带将径向相邻的2
‑
3个NPR锚杆/锚索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岩爆隧道防控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李哲,何满潮,陶志刚,刘冬桥,宋伟,薛永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