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双膦给受体发光材料、金属卤化物单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7701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膦给受体发光材料、金属卤化物单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双膦给受体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溶剂存在下,使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膦给受体发光材料、金属卤化物单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双膦给受体发光材料、金属卤化物单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发光材料,尤其是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在固态照明、发光二极管、光学测温、防伪、以及闪烁体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一些新型的有机分子非常必要。其中,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分子由于其高的激子利用率,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TADF分子的单重态和三重态能级差比较小,占75%的三重态激子能够克服三重态和单重态的能垒,通过反系间窜越到达单重态,再辐射产生荧光。
[0003]为了保证高的发光效率,材料的单重态和三重态之间的能级差要尽量小。量子化学的计算结果显示,为了实现小的单重态和三重态能级差,通常的策略是设计分子内的主客体结构,使得HOMO和LUMO轨道分别局域化在分子的给体和受体上。因此,给体和受体的选择就会显得尤为重要,给体通常为一些富电子的基团,常见的电子受体通常为咔唑衍生物和胺类等,受体为一些缺电子基团,例如氧膦,三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膦给受体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溶剂存在下,使1,2

双(二苯基膦基)苯、卤代化合物反应,即得双膦给受体发光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膦给受体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代化合物包括卤代烷烃、卤代芳香烃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卤代烷烃包括卤代甲烷、卤代乙烷、卤代丙烷、卤代丁烷、卤代戊烷、卤代己烷、卤代庚烷和卤代辛烷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卤代芳香烃包括卤代苄、卤代苯乙烷、卤代苯丙烷、卤代苯丁烷、卤代苯戊烷、卤代苯己烷、卤代苯庚烷和卤代苯辛烷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膦给受体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甲苯、四氢呋喃、N,N

二甲基甲酰胺、N

甲基吡咯烷酮、正己烷、正辛烷、碳酸丙烯酯、丙酮、1,4

丁内酯和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膦给受体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代化合物和1,2

双(二苯基膦基)苯的摩尔比≥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膦给受体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反应之后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代彬魏俊华罗健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