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立式水质监测传感器的投放装置及移动投放平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00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立式水质监测传感器的投放装置及移动投放平台,该投放装置包括传感器组件、支架底座及自立式斜面支架,所述自立式斜面支架的一端与支架底座上表面的一端角部设有铰接连接的转轴部,所述支架底座上安设有起升动力机构,通过起升动力机构驱动自立式斜面支架绕转轴部进行摆动;所述传感器组件放置于自立式斜面支架的传动滚轮上,且所述传感器组件上设有用于牵引和通讯的连接线缆,所述连接线缆的另一端盘绕于动力滚筒上,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动力滚筒旋转,控制传感器组件的投放深度,其解决了现有水质监测传感器投放装置自动化低、投放过程不可控的问题,可有效在水质检测工作中任意设定不同检测水体点位、深度以及检测时间,对水体的全部或部分区域的任意预设深度水质进行实时精准检测。预设深度水质进行实时精准检测。预设深度水质进行实时精准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立式水质监测传感器的投放装置及移动投放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监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立式水质监测传感器的投放装置及移动投放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水质监测过程中,一般需要在岸边或利用船只采用人工将水质监测传感器投放到水中进行监测,但由于水体的不同位置区域、不同检测时间、不同深度的水质情况差别明显,而且一个水体水质的变化往往是从一个局部区域的状态逐步反应扩散至整个水体,因此需要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多次投放,才可获得较为精确的监测数据,目前现有水质监测传感器投放一般通过人工进行投放,尤其针对水产养殖水体大多相对独立,且数量较多,多数只能采用岸边投放传感器的方式,使用船只投放非常不便,造成其投放自动化程度低,并且传感器线缆的投放长度难以准确控制,大多只能获取临近岸边的水质数据,无法及时获取整体水质变化情况。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高度自动化、且投放深度可控的,且适用于多个大中型养殖水体的水质监测传感器投放装置,以解决现有水质监测过程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立式水质监测传感器的投放装置及移动投放平台,其解决了现有水质监测传感器投放装置自动化低、投放过程不可控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立式水质监测传感器的投放装置,包括投放支架和传感器组件,所述投放支架包括支架底座及自立式斜面支架,所述自立式斜面支架位于支架底座上方,且所述自立式斜面支架的一端与支架底座上表面的一端角部设有铰接连接的转轴部,所述支架底座上安设有起升动力机构,通过起升动力机构驱动自立式斜面支架绕转轴部进行摆动;所述自立式斜面支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传动滚轮,且所述自立式斜面支架中远离铰接位置的一端设有动力滚筒,所述动力滚筒连接有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动力滚筒旋转,所述传感器组件放置于自立式斜面支架的传动滚轮上,且所述传感器组件上设有用于牵引和通讯的连接线缆,所述连接线缆的另一端盘绕于动力滚筒上,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动力滚筒旋转,控制传感器组件的投放深度。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圆筒,所述传感器圆筒包括前腔部和后腔部,所述前腔部的一端为开放式结构,内部设有多个水质监测传感器;所述后腔部为密封结构,所述后腔部内部设有用于将多个水质监测传感器所采集参数数据的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数模转换模块,所述数模转换模块通过连接线缆将参数数据的数字信号向外传送。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器圆筒中前腔部的端部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置的侧壁边缘设有凹凸型结构,以便于水体进出。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起升动力机构包括起升气缸,所述起升气缸的缸体
尾部铰接连接于支架底座,所述起升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连接于自立式斜面支架,通过起升气缸中活塞杆伸缩动作,驱使自立式斜面支架绕转轴部相对于支架底座旋转摆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起升动力机构包括直线电机、动力转轴、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其中所述直线电机水平安设于支架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点位、第二连接点位及第三连接点位,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中第一连接点位铰接连接至支架底座;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铰接连接至自立式斜面支架,另一端铰接连接至第一连接板的第二连接点位;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三连接点位与直线电机的驱动杆端部铰接,,通过直线电机中驱动杆旋转驱使第一连接板绕第一连接点位摆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产生相对摆动,驱使第二连接板产生向上推动力,第二连接板推动自立式斜面支架绕转轴部升起。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板呈三角形,所述第一连接点位、第二连接点位及第三连接点位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板的端角位置。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线电机依次驱动动力转轴、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动作,驱使自立式斜面支架相对于支架底座升起,当自立式斜面支架升起到位后,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对动力滚筒的制动力,所述传感器组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自立式斜面支架长度方向滑动,并最终由自立式斜面支架端部入水;同时驱动电机将随传感器组件释放进行反向转动,所述驱动电机将记录释放动作的行程,并计算确定传感器组件的入水深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线缆的末端沿动力滚筒表面的预设沟槽进行布线,且所述连接线缆的末端设有直角形的四针插孔,所述四针插孔插接于动力滚筒内部的四针插座上,所述连接线缆通过四针插孔、四针插座及动力滚筒内同轴设置的传输线缆,连接至外界的数据传输发送单元和供电单元。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质监测传感器包括有溶氧传感器、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氨氮传感器、生物耗氧量传感器、化学需氧量传感器、叶绿素传感器、浊度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或ORP传感器。
[0013]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有一种自立式水质监测传感器的移动投放平台,其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安设有如上述的投放装置。
[0014]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专利技术的水质监测传感器投放装置采用自立式支架结构,通过直线电机的水平运动起竖自立式斜面支架,并同时借助传感器组件的自身重力释放水质监测传感器,并通过驱动电机控制传感器的投放深度,可以有效解决水质检测工作中在任意设定不同检测水体点位、深度以及检测时间,对水体的全部或部分区域的任意预设深度水质进行实时精准检测,并同步将实时数据上传服务器,供用户随时查询、回溯以及处理分析,及时掌握养殖水体的水质实时变化的全面信息。
[0016](2)本专利技术的水质监测传感器投放装置通过给每组传感器组件定义不同的寄存器地址编码,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当前安装的传感器组件的地址编码值可判断平台所连接的是哪一个传感器组件,以及其输出的数据所对应的水质参数类型。并基于此进行多组水质参数传感器的便捷替换和多数据的采集、管理和维护。
附图说明
[0017]上述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自立式水质监测传感器的移动投放平台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立式水质监测传感器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起升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起升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动力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0026]1‑
支撑平台;2

投放装置;201

支架底座;202

自立式斜面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立式水质监测传感器的投放装置,包括投放支架和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支架包括支架底座及自立式斜面支架,所述自立式斜面支架位于支架底座上方,且所述自立式斜面支架的一端与支架底座上表面的一端角部设有铰接连接的转轴部,所述支架底座上安设有起升动力机构,通过起升动力机构驱动自立式斜面支架绕转轴部进行摆动;所述自立式斜面支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传动滚轮,且所述自立式斜面支架中远离铰接位置的一端设有动力滚筒,所述动力滚筒连接有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动力滚筒旋转,所述传感器组件放置于自立式斜面支架的传动滚轮上,且所述传感器组件上设有用于牵引和通讯的连接线缆,所述连接线缆的另一端盘绕于动力滚筒上,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动力滚筒旋转,控制传感器组件的投放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圆筒,所述传感器圆筒包括前腔部和后腔部,所述前腔部的一端为开放式结构,内部设有多个水质监测传感器;所述后腔部为密封结构,内部设有用于将多个水质监测传感器所采集参数数据的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数模转换模块,所述数模转换模块通过连接线缆将参数数据的数字信号向外传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圆筒中前腔部的端部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置的侧壁边缘设有凹凸型结构,以便于水体进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动力机构包括起升气缸,所述起升气缸的缸体尾部铰接连接于支架底座,所述起升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连接于自立式斜面支架,通过起升气缸中活塞杆伸缩动作,驱使自立式斜面支架绕转轴部相对于支架底座旋转摆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动力机构包括直线电机、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其中所述直线电机水平安设于支架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吝凯张晋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