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活塞式灌浆套筒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98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是一种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活塞式灌浆套筒及使用方法。活塞式灌浆套筒设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连接端,活塞式灌浆套筒包括置于混凝土预制构件内的套筒,在套筒第一端连接有第一堵头,在套筒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二堵头,在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之间的套筒上设有注浆孔和出浆孔;活塞安装在套筒内,活塞位于注浆孔和出浆孔之间靠近注浆孔的一侧,注浆孔位于活塞和第一堵头之间;连接钢筋的第一端和活塞相连接,在第二堵头的中部设有通孔,连接钢筋的第二端插在第二堵头的通孔内;第一堵头和混凝土预制构件内的受力连接钢筋相连接。解决了预留外露钢筋导致的在生产、运输、吊装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避免现场现浇湿作业。场现浇湿作业。场现浇湿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活塞式灌浆套筒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活塞式灌浆套筒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000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占大部分,而混凝土预制构件则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混凝土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分为:干法连接和湿法连接两种;湿法连接方式,在施工时需要浇灌混凝土将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成整体,施工现场存在较多湿作业,不仅施工效率差、施工现场环境质量差,而且施工现场碳排放高,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湿法连接方式不能很好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而干法连接方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加工时,需要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边缘预留钢筋,在施工时通过常规的灌浆套筒将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成整体,然而由于这些预留钢筋是裸露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外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在生产、运输、堆放、吊装等环节经常会因为保护不利而导致预留钢筋发生弯折、变形、锈蚀等现象,进而导致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安装时,预留钢筋与常规灌浆套筒对插不准等问题,严重的影响装配施工效率。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活塞式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灌浆套筒设置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连接端,所述活塞式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活塞和连接钢筋,所述套筒置于混凝土预制构件内,套筒的第二端外侧和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端的端面相平齐,所述套筒呈筒状结构,在套筒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一堵头,在套筒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二堵头,在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之间的套筒上设置有注浆孔和出浆孔,所述注浆孔靠近第一堵头,所述出浆孔靠近第二堵头,所述注浆孔和出浆孔均向外延伸出混凝土预制构件;所述活塞滑动安装在套筒内,活塞位于注浆孔和出浆孔之间靠近注浆孔的一侧,所述注浆孔位于活塞和第一堵头之间;所述连接钢筋置于套筒内部,连接钢筋的第一端和活塞相连接,在第二堵头的中部设置有通孔,连接钢筋的第二端插在第二堵头的通孔内;所述第一堵头和混凝土预制构件内的受力钢筋相连接;当套筒内灌入灌浆料时,灌浆料会推动活塞向套筒第二端移动,进而使连接钢筋伸出套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活塞式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和第一堵头之间设置有限位钢筋,限位钢筋的一端和连接钢筋的第一端相连接,限位钢筋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一堵头的内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活塞式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浆孔和出浆孔上均设置有将注浆孔和出浆孔封堵的橡胶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活塞式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堵头的外侧设置有将第二堵头上通孔封堵的塑料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活塞式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孔和第二堵头内侧之间呈间距设置,出浆孔和第二堵头之间的间距和活塞的厚度相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富贵李张苗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