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97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钢结构电梯设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立柱组件和横梁组件可拆卸连接形成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所述立柱组件包括立柱主体,所述立柱主体两个相邻的直角边处焊接有连接块;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横梁中组件和两个横梁侧组件,所述横梁中组件活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横梁侧组件内,所述立柱组件通过所述连接块安装于所述横梁侧组件内;单节井道拼接单元通过立柱组件和横梁组件进行拼接,横梁组件通过横梁中组件活动安装于横梁侧组件内,以保证在运输时井道拼接单元保持在最小尺寸,方便对井道拼接单元搬运的同时,节约运输空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电梯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旧城改造项目的不断普及,大量的老旧居民楼都需要加装电梯,这类电梯与在建筑物中预留的混凝土井道中的安装方式不同,一般需在建筑物旁另行加装钢结构电梯井独立承载电梯,使得这类电梯具有施工周期短,美观性好,且不会破坏原有建筑的结构等优点。
[0003]公开号为CN11259158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立柱与横梁固定形成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外侧与内侧的横截面均呈L形,且所述立柱本体外侧与内侧的连接部的立面上,任意位置焊接有延伸段,通过所述延伸段在立柱本体上固定横梁;
[0004]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步骤A、将四根立柱通过横梁固定为一体,立柱与横梁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得到一节井道拼接单元,采用同样方式得到若干节井道拼接单元;
[0006]步骤B、将若干节井道拼接单元运输至施工现场,将第一节井道拼接单元固定在指定区域并与建筑物固定,此时井道拼接单元的电梯门安装位朝向于建筑物所在的方向;
[0007]步骤C、然后将第二节井道拼接单元吊装至第一节井道拼接单元顶部并完成固定,同时将第二节井道拼接单元与建筑物的相应位置固定;
[0008]步骤D、重复步骤C,直至全部的井道拼接单元固定完毕。
[0009]上述方法中采用的立柱为将立柱本体内侧面与外侧面均设计为L形,使得当横梁通过延伸段固定在立柱上时,立柱不再具有棱角位于钢结构井道的内部,从而不会影响电梯轿厢的尺寸及轿厢门的开门宽度,在同等尺寸的井道内可容纳更大尺寸的轿厢与更宽的开门宽度,且在保证立柱强度的前提下还可节约生产材料,有利于降低钢结构电梯的生产成本。
[0010]但是上述专利中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0011]上述专利中需事先将四根立柱通过横梁固定为一体,如法炮制得到若干节井道拼接单元,然后需将若干节井道拼接单元一起运输至施工现场,四根立柱和横梁之间的选择根据井道的尺寸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井道所需的钢结构主体框架往往尺寸较大,这导致单个井道拼接单元的体积较大,使得运输过程中搬运费力的同时会占据过多的运输空间,导致运输成本增加、运输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旨在解决在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施工组装的过程中,由于井道拼接单元体积过大导致的运输成本增加和运输效率低下的
问题。
[0013]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立柱组件和横梁组件可拆卸连接形成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所述立柱组件包括立柱主体,所述立柱主体两个相邻的直角边处焊接有连接块;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横梁中组件和两个横梁侧组件,所述横梁中组件活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横梁侧组件内,所述立柱组件通过所述连接块安装于所述横梁侧组件内;此方案中立柱主体通过连接块和横梁组件进行连接;横梁中组件在两个横梁侧组件之间活动以调节横梁的长度。
[0014]优选的,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5]步骤一:一节井道拼接单元设置有四组所述立柱组件,四组所述立柱组件平行并列设置,相邻的所述立柱组件之间通过所述横梁组件进行连接,即可得到一节井道拼接单元,采用此方法得到若干个井道拼接单元;
[0016]步骤二:通过运输装置将若干个井道拼接单元运输至电梯安装现场,将位于底部的井道拼接单元通过吊车移动至事先浇筑好的基础墙的上方,进行底部的井道拼接单元的安装,即底坑节的安装;
[0017]步骤三:底坑节安装好后,通过吊车将轿厢移动于底坑节的内部,并对轿厢和底坑节之间进行连接;
[0018]步骤四:通过吊车将下一个井道拼接单元移动至底坑节的上方,对该井道拼接单元和底坑节之间进行连接;
[0019]步骤五:重复步骤四,直至将所有的井道拼接单元安装完成;
[0020]步骤六:对所有的连接处进行安全检查。
[0021]优选的,所述横梁中组件包括中钢板,所述中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此方案中第二连接孔的轴向方向与中钢板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第二连接孔分为两组,并关于中钢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
[0022]优选的,所述横梁侧组件包括侧钢板,所述侧钢板内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中钢板插设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侧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此方案中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与侧钢板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三连接孔的轴向方向与侧钢板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第三连接孔分为两组,并关于第一凹槽的水平中心线对称。
[0023]优选的,所述侧钢板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侧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所述连接块插设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四连接孔相对应;此方案中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与侧钢板的长度方向一致;第四连接孔的轴向方向与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第四连接孔分为两组,并关于第二凹槽的水平中心线对称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立柱组件通过所述连接块插设于所述横梁侧组件内与所述横梁组件进行连接,所述横梁中组件活动插设于所述横梁侧组件内,以对组装好的每节井道拼接单元进行尺寸的调节。
[0025]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对井道拼接单元进行组装连接时,将每个所述横梁组件中的两个所述横梁侧组件进行对接,使得所述横梁中组件藏于两个所述横梁侧组件,保证每
节井道拼接单元保持最小尺寸方便运输;此方案中需保证两个横梁侧组件内的第一凹槽的长度略大于中钢板的长度,保证能够将中钢板放置于两个横梁侧组件内。
[0026]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对井道拼接单元进行运输时,可先通过螺栓对每个所述横梁组件中的所述中钢板和所述侧钢板进行预拧,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井道拼接单元的稳定性;此方案中至少在中钢板和相对应的左右侧钢板上各预拧一个螺栓,以保证横梁组件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7]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对每节井道拼接单元进行组装连接的同时,对所述立柱组件和所述横梁组件的表面进行防锈液喷涂。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1、单节井道拼接单元通过立柱组件和横梁组件进行拼接,横梁组件通过横梁中组件活动安装于横梁侧组件内,以保证在运输时井道拼接单元保持在最小尺寸,方便对井道拼接单元搬运的同时,节约运输空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0030]2、立柱组件通过焊接于立柱主体上的连接块插设于横梁组件内的侧钢板内,实现立柱组件和横梁组件之间的连接,加大了立柱组件和横梁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保证了井道拼接单元的稳固性,提高电梯主框架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立柱组件(1)和横梁组件(2)可拆卸连接形成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所述立柱组件(1)包括立柱主体(11),所述立柱主体(11)两个相邻的直角边处焊接有连接块(12);所述横梁组件(2)包括横梁中组件(21)和两个横梁侧组件(22),所述横梁中组件(21)活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横梁侧组件(22)内,所述立柱组件(1)通过所述连接块(12)安装于所述横梁侧组件(22)内;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一节井道拼接单元设置有四组所述立柱组件(1),四组所述立柱组件(1)平行并列设置,相邻的所述立柱组件(1)之间通过所述横梁组件(2)进行连接,即可得到一节井道拼接单元,采用此方法得到若干个井道拼接单元;步骤二:通过运输装置将若干个井道拼接单元运输至电梯安装现场,将位于底部的井道拼接单元通过吊车移动至事先浇筑好的基础墙的上方,进行底部的井道拼接单元的安装,即底坑节的安装;步骤三:底坑节安装好后,通过吊车将轿厢移动于底坑节的内部,并对轿厢和底坑节之间进行连接;步骤四:通过吊车将下一个井道拼接单元移动至底坑节的上方,对该井道拼接单元和底坑节之间进行连接;步骤五:重复步骤四,直至将所有的井道拼接单元安装完成;步骤六:对所有的连接处进行安全检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中组件(21)包括中钢板(211),所述中钢板(21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21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主体框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侧组件(22)包括侧钢板(221),所述侧钢板(221)内开设有第一凹槽(222),所述中钢板(211)插设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222)内;所述侧钢板(221)上开设有若干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宣刚马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市鼎鑫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