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结构体及多孔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93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2
多孔结构体(1)由具有挠性的树脂或橡胶构成,其中,多孔结构体在其整体范围内都具有骨架部(2),骨架部包括多个骨部(2B)和分别将多个骨部的端部相互结合的多个结合部(2J),骨架部具有分别由多个骨部和多个结合部构成为环状的多个环状部(211),各环状部分别利用其内周侧缘部(2111)划分出假想面(V1),一个或多个假想面各自的至少一部分被一个或多个局部连结膜(31)覆盖,一个或多个局部连结膜分别仅与环状部的周向的局部连结。环状部的周向的局部连结。环状部的周向的局部连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孔结构体及多孔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孔结构体及多孔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0002]本申请基于2020年9月24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20-160201号要求优先权,将其内容的全文引用于此。

技术介绍

[0003]以往,例如在模具成形等中,经由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发泡的工序制造了具有缓冲性的多孔结构体(例如,聚氨酯泡沫)。
[0004]另一方面,近年来提出了能够利用3D打印机容易地制造具有缓冲性的多孔结构体的多孔结构体(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WO2019/235544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WO2019/2355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0]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关于多孔结构体的动态特性的调整的自由度,存在提高的余地。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多孔结构体的动态特性的调整自由度的多孔结构体及多孔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的多孔结构体由具有挠性的树脂或橡胶构成,其中,
[0014]所述多孔结构体在其整体范围内都具有骨架部,
[0015]所述骨架部包括多个骨部和分别将所述多个骨部的端部相互结合的多个结合部。
[0016]所述骨架部具有分别由多个所述骨部和多个所述结合部构成为环状的多个环状部,
[0017]各所述环状部分别利用其内周侧缘部划分出假想面,
[0018]一个或多个所述假想面各自的至少一部分被一个或多个局部连结膜覆盖,
[0019]所述一个或多个局部连结膜分别仅与所述环状部的周向的局部连结。
[0020]本专利技术的多孔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使用3D打印机来制造上述的多孔结构体。
[0021]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能够提高多孔结构体的动态特性的调整自由度的多孔结构体及多孔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孔结构体的局部的立体图。
[0024]图2是表示从图1的A箭头的方向观察图1的多孔结构体时的情形的A向视图。
[0025]图3是以省略了局部连结膜的图示的状态示出图1的多孔结构体的单元划分部的立体图。
[0026]图4是与图3对应的附图,是以图示了局部连结膜的状态示出图1的多孔结构体的单元划分部的立体图。
[0027]图5是表示图4的环状部和局部连结膜的俯视图。
[0028]图6是用沿着图5的B-B线的截面示出图5的环状部和局部连结膜的B-B剖视图。
[0029]图7是以多孔结构体压缩变形或复原变形时的状态示出图6的环状部和局部连结膜的剖视图。
[0030]图8是与图5对应的附图,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多孔结构体的环状部和局部连结膜的俯视图。
[0031]图9是与图5对应的附图,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多孔结构体的环状部和局部连结膜的俯视图。
[0032]图10是与图5对应的附图,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多孔结构体的环状部和局部连结膜的俯视图。
[0033]图11是与图5对应的附图,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的多孔结构体的环状部和局部连结膜的俯视图。
[0034]图12是与图5对应的附图,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方式的多孔结构体的环状部和局部连结膜的俯视图。
[0035]图13是与图5对应的附图,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7实施方式的多孔结构体的环状部和局部连结膜的俯视图。
[0036]图14是与图4对应的附图,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8实施方式的多孔结构体的单元划分部的立体图。
[0037]图15是概略地表示能够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任意的实施方式的多孔结构体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0038]图16是用于说明能够用于制造本专利技术的任意的实施方式的多孔结构体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多孔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本专利技术的多孔结构体及多孔结构体的制造方法适合用于缓冲材料,例如适合用于任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及任意的交通工具用座垫,特别适合用于车辆用座椅及车辆用座垫。
[0040]以下,参照附图例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孔结构体及多孔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
[0041]对在各图中共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0042]〔多孔结构体〕
[0043]首先,参照图1~图7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孔结构体1。
[0044]另外,在图1~图4中,为了易于理解多孔结构体1的方向,示出了固定于多孔结构体1的XYZ正交坐标系的方向。
[0045]在图1~图2中,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多孔结构体1中的、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外形形状的一部分。图1是表示多孔结构体1的该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A箭头的方向(Y方向)观察图1的多孔结构体1的该部分的情形的A向视图。
[0046]多孔结构体1是利用3D打印机造形而成的。关于多孔结构体1的制造方法,在之后参照图16详细说明。通过使用3D打印机制造多孔结构体1,从而与像以往那样经由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发泡的工序的情况相比制造变简单,而且能够获得如预期那样的结构。此外,通过今后的3D打印机的技术进步,将来能够期待能够在更短时间内且以低成本实现利用3D打印机进行的制造。此外,通过使用3D打印机制造多孔结构体1,从而能够简单且如预期那样实现与各种各样的要求特性对应的多孔结构体1的结构。
[0047]多孔结构体1由具有挠性的树脂或橡胶构成。
[0048]在此,“具有挠性的树脂”是指在施加外力时能够变形的树脂,例如优选为弹性体类的树脂,更优选为聚氨酯。作为橡胶,能列举出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多孔结构体1由具有挠性的树脂或橡胶构成,因此能够与来自使用者的外力的施加、解除相应地进行压缩、复原变形,因此能够具有缓冲性。
[0049]另外,从利用3D打印机进行的制造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多孔结构体1由具有挠性的树脂构成的情况更优于由橡胶构成的情况。
[0050]此外,从利用3D打印机进行的制造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多孔结构体1优选整体由相同成分的材料构成。不过,多孔结构体1也可以根据部位而由不同的成分的材料构成。
[0051]另外,在使用3D打印机制造多孔结构体1的情况下,作为构成多孔结构体1的材料,能够使用将光固化性聚氨酯(特别是紫外线固化性聚氨酯)作为原料的树脂。作为光固化性聚氨酯(特别是紫外线固化性聚氨酯),能够使用将聚氨酯丙烯酸酯或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原料的树脂。作为这样的树脂,例如能列举出US4337130所记载的材料。
[0052]如上所述,多孔结构体1是利用3D打印机造形而成的。多孔结构体1的整体一体地构成。
[0053]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多孔结构体,其由具有挠性的树脂或橡胶构成,其中,所述多孔结构体在其整体范围内都具有骨架部,所述骨架部包括多个骨部和分别将所述多个骨部的端部相互结合的多个结合部,所述骨架部具有分别由多个所述骨部和多个所述结合部构成为环状的多个环状部,各所述环状部分别利用其内周侧缘部划分出假想面,一个或多个所述假想面各自的至少一部分被一个或多个局部连结膜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局部连结膜分别仅与所述环状部的周向的局部连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结构体,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局部连结膜分别仅与所述环状部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骨部各自的局部连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结构体,其中,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局部连结膜连结的各所述骨部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骨部分别是,未与所述局部连结膜连结的部分的截面积比与所述局部连结膜连结的部分的截面积小。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篠原寿充高桥佳之山口由纪子家永谕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亚科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