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危废液回收处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686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物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危废液回收处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及系统。信息化管理方法包括如下过程:一、数字化平台建立厂端与站端的匹配关系;二、获取企业的危废液量,并生成废液转运任务;三、向具有运输资质的运输公司下达转运任务单;并向各方下发任务信息和验证信息;四、运输公司指定运输车队和转运容器;五、转运容器与厂端设备对接和验证后接收危废液;六、转运容器与站端设备对接和验证后排出危废液;七、各个设备向数字化平台上报工作日志,并由数字化平台分析数据后在必要时下达预警信息。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运输侧设备、生产侧设备、处理侧设备,以及监管侧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危废液的转运过程难以有效监管的问题。管的问题。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危废液回收处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危废液回收处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很多的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染物,包括废气、废水、废渣、粉尘和恶臭气体等。这些污染物任意排放到自然界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严重地甚至会危及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健康。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染物的类型各不相同,针对各类不同企业,环保部门对其排放的各类污染物均设置了严格的指标限制。
[0003]化学、医药和集成电路等属于高新技术类行业,对于这类行业而言,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各类工业危废液,这些危废液中可能含有酸、碱或有毒有害的化学成分。这些工业危废液一旦排放到自然界中,将可能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对于各类含有化学污染物的工业危废液,环保部门的要求是企业可以将危废液在工厂内预处理到满足排放标准后对外排放,或者是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危废液进行收集,并统一转运到污水处理站内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无论是对危废液进行厂内处理还是送到污水处理站进行无害化处理,都会产生大量的处理成本,这就滋生了部分企业的窃排行为。
[0004]污染物窃排行为的危害极大,也是环保部门严厉打击的对象。但是由于企业的窃排行为隐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存在散点多发、影响范围较小的特点。这给环保部门的日常监管带来了难度,环保部门通常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小规模的危废液窃排行为。
[0005]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万物互联已经可以实现。物联网技术使得危废液排放、处理过程中的溯源信息更加丰富,也为实现危废液排放的过程监管奠定了基础,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实现对危废液从产生到无害化处理的全流程进行有效监管的方案,正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继续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危废液的转运过程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导致危废液转运过程存在窃排和泄露等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业危废液回收处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工业危废液回收处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用于通过一个独立的数字化平台,对工业企业、运输公司和污水处理站进行协同管理,从而实现危废液产生到无害化处理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0009]一、数字化平台根据各个工业企业的危废液类型和不同污水处理站的污染物处理能力,在厂端与站端间构建匹配关系,并根据不同企业的地理位置规划相应的运输路线。
[0010]二、数字化平台通过安装在各个工业企业的厂端设备中的监测传感器实时获取企业的危废液生成量,并在生成量达到预设的临储上限时自动生成一个待执行的危废液转运
任务。转运任务中指定至少一个具有消解能力的污水处理站。
[0011]三、数字化平台根据工业企业的备案信息确定危废液的成分及类型,然后向具有运输资质的运输公司下达转运任务单。并向工业企业、运输公司和污水处理站三方下发当前转运任务对应的任务信息和验证信息。
[0012]四、运输公司接单后将运输任务派发至运输车队,并由指定的各个智能化的转运容器执行危废液接收和转运任务。转运容器中设有监测传感器,并在执行任务期间的全时段向数字化平台定期上报自身的状态数据和位置信息。
[0013]五、运输车队到达工业企业,将转运容器与厂端设备对接,转运容器利用验证信息实现设备验证,验证通过后接收厂端设备中的危废液。
[0014]六、运输车队按照任务信息中的运输路线将收集的危废液送达污水处理站,并将转运容器与站端设备对接,转运容器利用验证信息实现设备验证,验证通过后向站端设备排出收集到的危废液。
[0015]七、厂端设备、站端设备和转运容器在每次转运任务执行结束后向数字化平台上报工作日志,并由数字化平台对工作日志中的三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并及时根据三方数据间的偏差向监管人员下达预警信息。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步骤二中,位于厂端设备中的监测传感器包括液位计和流量计。液位计计量厂端设备中临时储罐内的液位,并用于计算出临时储罐内的危废液的储量。流量计安装在临时储罐的出口管道内,用于计量排放到各个转运容器中的危废液的排出量。
[0017]此外,位于厂端设备中的监测传感器还包括PH传感器,PH传感器用于测量危废液的酸碱度。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步骤二中,数字化平台在生成危废液转运任务时,通过一个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出污水处理站的分配结果。多目标优化模块以工业企业的危废液转运容量不高于污水处理站的消解能力为约束,并以最小化危废液运输和处理总成本,以及最小化转运任务总时长为优化目标。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步骤三中,数字化平台下发的任务信息包括当前批次危废液的企业信息、位置信息、以及危废液属性。危废液属性包括危废液的类别信息、成分信息、体积信息和重量信息。其中,企业信息包括产生危废液的工业企业的企业信息,分配的运输公司的企业信息,以及分配的污水处理站的企业信息。位置信息包括产生危废液的工业企业的地理坐标,以及分配的污水处理站的地理坐标。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步骤三中,验证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的地理坐标。
[0021]步骤五或六中,转运容器与厂端设备或站端设备的验证过程包括初步验证和动态验证两个步骤。在初步验证过程中,转运容器比对验证对象发出的验证信息与实际采集结果或任务信息中记载的内容是否一致,是则代表通过验证,否则代表验证失败。
[0022]动态验证是在初步验证通过后开始,动态验证过程由验证双方向数字化平台同步请求动态验证码,二者通过接收到的动态验证码作为密钥完成动态验证过程。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步骤四中,转运容器中的监测传感器包括液位计、重力传感器和定位模块。液位计用于计量内容物的容积。重力传感器用于计量内容物的重量。定位模块用于获取转运容器的位置信息。转运容器在任务执行期间将自身坐标存储在储存器
内并同时上传到数字化平台。转运容器在任务完成后生成任务期间的运动轨迹并通过工作日志上传到数字化平台。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步骤六的转运容器的运输途中,数字化平台同步获取运输车辆和转运容器上传到坐标数据,并判断二者是否一致,若二者的位置偏差超过预设范围,则向监管人员发出预警信息;数字化平台还获取运输期间转运容器内的内容物容积和重量,并在二者中任意一个量下降并超出预设的指标下限后,向监管人员发出预警信息。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步骤七中,厂端设备、站端设备和转运容器在任务期间上传的数据由数字化平台采用区块链加密技术进行分类存储。数字化平台支持对任意一方或多方的历史数据进行查询和对比。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工业危废液回收处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采用如前述的工业危废液回收处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对危废液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危废液回收处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用于通过一个独立的数字化平台,对工业企业、运输公司和污水处理站进行协同管理,从而实现危废液产生到无害化处理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所述信息化管理方法包括如下过程:一、数字化平台根据各个工业企业的危废液类型和不同污水处理站的污染物处理能力,在厂端与站端间构建匹配关系,并根据不同企业的地理位置规划相应的运输路线;二、数字化平台通过安装在各个工业企业的厂端设备中的监测传感器实时获取企业的危废液生成量,并在生成量达到预设的临储上限时自动生成一个待执行的危废液转运任务;所述转运任务中指定至少一个具有消解能力的污水处理站;三、数字化平台根据工业企业的备案信息确定危废液的成分及类型,然后向具有运输资质的运输公司下达转运任务单;并向工业企业、运输公司和污水处理站三方下发当前转运任务对应的任务信息和验证信息;四、运输公司接单后将运输任务派发至运输车队,并由指定的各个智能化的转运容器执行危废液接收和转运任务;所述转运容器中设有监测传感器,并在执行任务期间的全时段向数字化平台定期上报自身的状态数据和位置信息;五、运输车队到达工业企业,将转运容器与厂端设备对接,转运容器利用验证信息实现设备验证,验证通过后接收厂端设备中的危废液;六、运输车队按照任务信息中的运输路线将收集的危废液送达污水处理站,并将转运容器与站端设备对接,转运容器利用验证信息实现设备验证,验证通过后向站端设备排出收集到的危废液;七、厂端设备、站端设备和转运容器在每次转运任务执行结束后向数字化平台上报工作日志,并由数字化平台对工作日志中的三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并及时根据三方数据间的偏差向监管人员下达预警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危废液回收处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位于所述厂端设备中的监测传感器包括液位计和流量计;所述液位计计量厂端设备中临时储罐内的液位,并用于计算出临时储罐内的危废液的储量;所述流量计安装在临时储罐的出口管道内,用于计量排放到各个转运容器中的危废液的排出量;或者,位于所述厂端设备中的监测传感器还包括PH传感器,其用于测量危废液的酸碱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危废液回收处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数字化平台在生成危废液转运任务时,通过一个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出污水处理站的分配结果,所述多目标优化模块以工业企业的危废液转运容量不高于污水处理站的消解能力为约束,并以最小化危废液运输和处理总成本,以及最小化转运任务总时长为优化目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危废液回收处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数字化平台下发的任务信息包括当前批次危废液的企业信息、位置信息、以及危废液属性;所述危废液属性包括危废液的类别信息、成分信息、体积信息和重量信息;其中,所述企业信息包括产生危废液的工业企业的企业信息,分配的运输公司的企业信息,以及分配的污水处理站的企业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产生危废液的工业企业的地理坐标,以及分配的污水处理站的地理坐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危废液回收处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验证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的地理坐标;步骤五或六中,转运容器与厂端设备或站端设备的验证过程包括初步验证和动态验证两个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宇白明飞邱童欣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