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及方法,该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包括涂油机构、清理机构、检测机构、辅助机构和行走机构,涂油机构用于对缆道钢索进行涂油;清理机构用于清扫缆道钢索上附着的杂质灰尘以提高涂油效果;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缆道钢索外侧凹陷以及凸出,以便于及时地对缆道钢索的损坏部位进行处理,提高缆道钢索使用的安全性;行走机构用于驱动整个装置沿着缆道钢索行进以实现清理、检测和涂油作业。业。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缆道清洁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文行业的现代化技术装备、设施不断创新迭代和研发应用;水文缆道作为一种可进行江河流量、泥沙等测验工作的水文测验专用设备,主要由承载索(主索)、牵引索(循环索、起重索)支架、行车、绞车等部分组成。与其他传统水文测验设施相比,水文缆道定位精度较高,高洪水时无需测验人员下水,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在测流、测探以及测距等方面应用广泛。
[000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1118665U的文献提供水文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该自动清洁上油器通过清洁爪对钢索表面进行清洁,通过摄像头对钢索表面进行监测。但是,该现有技术中,清洁爪的一侧会聚集较多的杂质灰尘,随着清洁距离的逐渐加长,清洁爪的清洁效果也会不断降低;再者,摄像头监测范围有限,不能完全监测钢索表面的凹陷以及凸起。
[0004]鉴于此,我们提出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系列缺陷,本专利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包括:
[0006]涂油机构3,用于对缆道钢索2进行涂油;
[0007]吸油橡胶402,用于吸附缆道钢索2外侧的旧油,以提高涂油效果;
[0008]清理机构5,用于清扫缆道钢索2上附着的杂质灰尘,以提高涂油效果;
[0009]检测机构6,用于检测缆道钢索2外侧凹陷以及凸出,以便于及时地对缆道钢索2的损坏部位进行处理,提高缆道钢索2使用的安全性;
[0010]辅助机构7,用于辅助装置更加稳定的行进;
[0011]行走机构8,用于驱动整个装置沿着缆道钢索2行进以实现清理、检测和涂油作业。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涂油机构3可以将油均匀涂覆于缆道钢索2上;吸油橡胶402可以吸收部分的旧油以便于达到更好的涂油效果;清理机构5可以对缆道钢索2上的杂质灰尘进行清洁;检测机构6可以检测缆道钢索2的侧面缺陷,便于对缆道钢索2进行及时维护;辅助机构7可以使装置更加稳定在缆道钢索2的外侧行走,行走机构8可以提供行走的动力。
[0013]进一步的,所述涂油机构3包括储油箱301,所述储油箱301的一侧通过管道连通有抽油泵302,所述抽油泵302的输出端通过输油管303连通有环形出油管,所述环形出油管包括出油管B306和出油管A304,所述出油管B306的两端侧面分别开设有螺纹A,所述出油管A304的两端分别转动套接有安装套305,所述安装套305远离出油管A304的一端内壁开设有与螺纹A相配的螺纹B,当出油管B306与出油管A304通过安装套305组合到一起时,出油管B306与出油管A304的内部形成相通的密闭空间;所述出油管A304和出油管B306的内侧均连
通设置有喷头,所述储油箱30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顶部外罩1,所述顶部外罩1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底部外罩101,所述出油管A304和出油管B306分别固定设置于顶部外罩1和底部外罩101的一侧。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出油管A304和出油管B306安装后形成闭环以对缆道钢索2进行上油。
[0015]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外罩1和底部外罩101呈上下对称结构设置,所述顶部外罩1和底部外罩101的后侧设置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结构设置的清洁护罩4,所述清洁护罩4的前端均固接有对接头401,所述顶部外罩1和底部外罩101远离环形出油管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管103,所述连接管103的内侧设置有对接头401,所述对接头401的一端均设置有清洁护罩4,所述清洁护罩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对接头401的后端内侧均固定设置有吸油橡胶402,所述吸油橡胶402紧贴着缆道钢索2的外侧设置,所述顶部外罩1和底部外罩101的后端均固接有连接管103,两个所述对接头401设置于两个连接管103的内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本装置的安装和使用。
[0017]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机构5包括清理马达501,所述清理马达501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502,所述驱动齿轮502的外侧啮合设置有从动齿轮503,所述从动齿轮503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皮带轮A504,所述皮带轮A504通过皮带506与皮带轮B505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A504和皮带轮B505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清理滚刷507,两个所述清理滚刷507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清洁护罩4的上下内壁之间,所述皮带506在清洁护罩4安装之后在将皮带轮A504和皮带轮B505连接起来。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行进过程中,两个转动的清理滚刷507对缆道钢索2进行清理以将缆道钢索2外侧的杂质以及灰尘刷掉,便于达到更好的上油效果,且通过清理机构5和吸油橡胶402的配合使用,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0019]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构6包括两个呈左右对称结构设置的检测外壳601,所述检测外壳601的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支架602,所述固定支架602的内侧均固定设置有三个压力传感器603,所述检测外壳601的外侧均贯穿并滑动设置有三个传导杆604,传导杆604与压力传感器60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传导杆604的外端延伸至检测外壳601的外侧并与相对应压力传感器603接触设置,所述传导杆604的内端均延伸至检测外壳601的内部并固定设置有检测轮架606,所述检测轮架606的内侧均转动设置有检测滚轮607,所述传导杆604均套接有复位弹簧605,所述复位弹簧605设置于检测外壳601内壁与检测轮架606的外端壁之间,两个所述检测外壳601分别固定设置于相应清洁护罩4的后端。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检测机构6可以检测缆道钢索2侧面的凹凸缺陷并以波形图的方式展现在远程显示器上面,每个压力传感器603均会形成一个波形图,若是波形图某个位置的凸起和凹陷部位超过所设置的界限值,则当前位置的缆道钢索2外侧有缺陷,需要及时进行维护,提高了缆道钢索2使用的安全性。
[0021]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机构7包括两个呈上下对称结构设置的承接构件702,所述承接构件702的内端均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杆703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均连接有辅助轮架,所述辅助轮架的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辅助轮705;
[0022]所述伸缩杆703上均套接有适应弹簧704,所述适应弹簧704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到承接构件702内端壁与连接板外端壁之间;
[0023]所述承接构件702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701,所述承接构件702通过螺栓、连接法兰701的配合与检测外壳601固定连接。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辅助机构7可以使本装置更加稳定的行进。
[0025]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8包括两个隔板801,两个隔板801分别设置于顶部外罩1和底部外罩101的内侧,所述隔板801的顶端均对称开设有调节口,所述调节口的内侧均转动设置有调节套壳806,所述调节套壳806的外端均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包括涂油机构、清理机构、检测机构、辅助机构和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机构用于对缆道钢索进行涂油;所述清理机构用于清扫缆道钢索上附着的杂质灰尘以提高涂油效果;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缆道钢索外侧凹陷以及凸出,以便于及时地对缆道钢索的损坏部位进行处理,提高缆道钢索使用的安全性;所述行走机构用于驱动整个装置沿着缆道钢索行进以实现清理、检测和涂油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机构包括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一侧通过管道连通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的输出端通过输油管连通有环形出油管,所述环形出油管包括出油管B和出油管A,所述出油管B的两端侧面分别开设有螺纹A,所述出油管A的两端分别转动套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远离出油管A的一端内壁开设有与螺纹A相配的螺纹B,当出油管B与出油管A通过安装套组合到一起时,出油管B与出油管A的内部形成相通的密闭空间;所述出油管A和出油管B的内侧均连通设置有喷头,所述储油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顶部外罩,所述顶部外罩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底部外罩,所述出油管A和出油管B分别固定设置于顶部外罩和底部外罩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外罩和底部外罩呈上下对称结构设置,所述顶部外罩和底部外罩的后侧设置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结构设置的清洁护罩,所述清洁护罩的前端均固接有对接头,所述顶部外罩和底部外罩远离环形出油管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侧设置有对接头,所述对接头的一端均设置有清洁护罩,所述清洁护罩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对接头的后端内侧均固定设置有吸油橡胶,所述吸油橡胶紧贴着缆道钢索的外侧设置,所述顶部外罩和底部外罩的后端均固接有连接管,两个所述对接头设置于两个连接管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清理马达,所述清理马达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外侧啮合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皮带轮A,所述皮带轮A通过皮带与皮带轮B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A和皮带轮B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清理滚刷,两个所述清理滚刷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清洁护罩的上下内壁之间,所述皮带在清洁护罩安装之后在将皮带轮A和皮带轮B连接起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个呈左右对称结构设置的检测外壳,所述检测外壳的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内侧均固定设置有三个压力传感器,所述检测外壳的外侧均贯穿并滑动设置有三个传导杆,传导杆与压力传感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传导杆的外端延伸至检测外壳的外侧并与相对应压力传感器接触设置,所述传导杆的内端均延伸至检测外壳的内部并固定设置有检测轮架,所述检测轮架的内侧均转动设置有检测滚轮,所述传导杆均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检测外壳内壁与检测轮架的外端壁之间,两个所述检测外壳分别固定设置于相应清洁护罩的后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两个呈上下对称结构设置的承接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楠,高杨,赵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曾小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