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缆道清洁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文行业的现代化技术装备、设施不断创新迭代和研发应用;水文缆道作为一种可进行江河流量、泥沙等测验工作的水文测验专用设备,主要由承载索(主索)、牵引索(循环索、起重索)支架、行车、绞车等部分组成。与其他传统水文测验设施相比,水文缆道定位精度较高,高洪水时无需测验人员下水,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在测流、测探以及测距等方面应用广泛。
[000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1118665U的文献提供水文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该自动清洁上油器通过清洁爪对钢索表面进行清洁,通过摄像头对钢索表面进行监测。但是,该现有技术中,清洁爪的一侧会聚集较多的杂质灰尘,随着清洁距离的逐渐加长,清洁爪的清洁效果也会不断降低;再者,摄像头监测范围有限,不能完全监测钢索表面的凹陷以及凸起。
[0004]鉴于此,我们提出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包括涂油机构、清理机构、检测机构、辅助机构和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机构用于对缆道钢索进行涂油;所述清理机构用于清扫缆道钢索上附着的杂质灰尘以提高涂油效果;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缆道钢索外侧凹陷以及凸出,以便于及时地对缆道钢索的损坏部位进行处理,提高缆道钢索使用的安全性;所述行走机构用于驱动整个装置沿着缆道钢索行进以实现清理、检测和涂油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机构包括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一侧通过管道连通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的输出端通过输油管连通有环形出油管,所述环形出油管包括出油管B和出油管A,所述出油管B的两端侧面分别开设有螺纹A,所述出油管A的两端分别转动套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远离出油管A的一端内壁开设有与螺纹A相配的螺纹B,当出油管B与出油管A通过安装套组合到一起时,出油管B与出油管A的内部形成相通的密闭空间;所述出油管A和出油管B的内侧均连通设置有喷头,所述储油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顶部外罩,所述顶部外罩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底部外罩,所述出油管A和出油管B分别固定设置于顶部外罩和底部外罩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外罩和底部外罩呈上下对称结构设置,所述顶部外罩和底部外罩的后侧设置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结构设置的清洁护罩,所述清洁护罩的前端均固接有对接头,所述顶部外罩和底部外罩远离环形出油管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侧设置有对接头,所述对接头的一端均设置有清洁护罩,所述清洁护罩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对接头的后端内侧均固定设置有吸油橡胶,所述吸油橡胶紧贴着缆道钢索的外侧设置,所述顶部外罩和底部外罩的后端均固接有连接管,两个所述对接头设置于两个连接管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清理马达,所述清理马达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外侧啮合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皮带轮A,所述皮带轮A通过皮带与皮带轮B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A和皮带轮B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清理滚刷,两个所述清理滚刷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清洁护罩的上下内壁之间,所述皮带在清洁护罩安装之后在将皮带轮A和皮带轮B连接起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个呈左右对称结构设置的检测外壳,所述检测外壳的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内侧均固定设置有三个压力传感器,所述检测外壳的外侧均贯穿并滑动设置有三个传导杆,传导杆与压力传感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传导杆的外端延伸至检测外壳的外侧并与相对应压力传感器接触设置,所述传导杆的内端均延伸至检测外壳的内部并固定设置有检测轮架,所述检测轮架的内侧均转动设置有检测滚轮,所述传导杆均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检测外壳内壁与检测轮架的外端壁之间,两个所述检测外壳分别固定设置于相应清洁护罩的后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缆道自动清洁上油器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两个呈上下对称结构设置的承接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