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极化高隔离MIMO阵列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70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四极化高隔离MIMO阵列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印制在介质基板上表面的金属地板和下表面的N个馈电网络,N≥2,以及固定在介质基板上表面的去耦挡板和N个周期性排布的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单元,且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单元的馈电结构与馈电网络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馈电网络包含有两个威尔金森功分器,以及与每个威尔金森功分器的四个输出端连接的两个π型衰减器,还包含有一个谢夫曼移相器和三个分支线耦合器,将其中一个分支线耦合器的两个输入端,和另外两个分支线耦合器的外输入端同时馈电时,与馈电网络输出端连接的一个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单元上即可同时实现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极化高隔离MIMO阵列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线
,涉及一种四极化天线,具体涉及一种四极化高隔离MIMO阵列天线,可用于移动通信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信道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天线能在不增加频谱资源的情况下,增加信道容量和信号的可靠性,MIMO阵列天线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空间维度资源来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无线通信服务,有着更强大的空间信号处理能力,具有大幅度增加信道容量、提高效率、降低时延等突出优点。伴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多功能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重要,四极化因其增加信道容量、降低通信系统的成本、防止信道衰落的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多功能通信系统中。
[0003]传统的MIMO天线大多采用通过在偶极子、缝隙天线、微带天线等单元上加载可调人工电磁结构来改变天线辐射的电磁波极化方式以实现左右旋圆极化和两个线极化,无法实现四种线极化。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极化高隔离MIMO阵列天线,包括介质基板(1)、印制在介质基板(1)上表面的金属地板(2)和下表面的N个馈电网络(3),N≥2;所述介质基板(1)的上表面固定有由与馈电网络(3)个数相同的N个周期性排布的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单元(4)组成的线性辐射阵列、固定在线性辐射阵列两侧且沿N个辐射单元(4)排列方向分布的纵向去耦挡板(5),以及设置在每个辐射单元(4)两侧的横向去耦挡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3),包括第一分支线耦合器(31)和并行排布的两个第二分支线耦合器(32),该两个第二分支线耦合器(32)内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分支线耦合器(31)的两个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一分支线耦合器(31)的一个输出端和与第二分支线耦合器(32)内输入端之间加载有谢夫曼移相器(33);所述第二分支线耦合器(32)的外输出端的内侧印制有U型枝节(34),该第二分支线耦合器(32)的外输出端连接有威尔金森功分器(35),该威尔金森功分器(35)的四个输出端各连接有两个π型衰减器(36);所述第一分支线耦合器(31)的第一输入端P1和第二输入端P2,,以及第二分支线耦合器(32)的两个外输入端P3分别作为馈电网络(3)的输入端;所述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单元(4)的两个馈电结构分别与其对应位置的第二分支线耦合器(32)的两个内输出端P4连接;通过对第一分支线耦合器(31)的第一输入端P1、第二输入端P2馈电,可以实现0
°
、90
°
极化特性;对与谢夫曼移相器(33)连接的第二分支线耦合器(32)的外输入端P3馈电,可以实现

45
°
极化特性;对另一个第二分支线耦合器(32)的外输入端P3馈电,可以实现45
°
极化特性;当对馈电网络(3)的四个输入端同时馈电时,可以实现0
°
、9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丘林董禹李磊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