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薄宽规格高韧性钢板炉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67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薄宽规格高韧性钢板炉卷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薄宽规格高韧性钢板炉卷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极薄宽规格高韧性钢板炉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限薄宽规格钢板由于其焊接点少、重量轻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船舶、桥梁、管线项目等领域,在降低结构件或设备自重,减少焊点和焊接量,降低焊接难度和工程成本。目前国内市场对薄规格钢板需求量大,受限于装备条件和轧制技术,国内可生产10mm以下薄规格钢板的钢厂很少,6mm以下窄公差钢板仅南钢可以供货。薄宽规格钢板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且市场竞争小。
[0003]目前国内薄宽规格钢板生产情况:
[0004](1)国内难以生产出4mm钢板,特别是宽度2500mm以上规格钢板。
[0005](2)为保障极限薄规格板型控制采用高温轧制,使钢板组织晶粒粗大或出现混晶,难以满足对低温韧性和止裂性能要求高钢板性能要求,如4

6mmQ370qE。
[0006](3)为保障极限薄规格板型控制采用高温加热、高温轧制,而高表面要求钢板需要相对低温加热、多道除鳞,实际轧制温度低,板型和高表面对生产工艺需求的相互矛盾难以调控,如4

6mm邮轮钢。
[0007]CN 106544597 A公开了一种超薄超宽核电承压设备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0.20%;Si:≤0.10%;Mn:0.50%~1.80%;P:≤0.008%;S:≤0.003%;Ni:0.20%~1.00%;Cr:0.30%~0.80%;Cu:0.10%~0.80%;Mo:≤0.08%;Alt:≤0.040%;N:≤0.008%;采用两火成材工艺进行轧制和采用正火工艺进行热处理。贵重合金Cr、Cu、Ni等添加元素含量高,两火成材轧制和正火热处理,工序多、复杂,成本高。
[0008]CN 113235010A公开了一种薄规格且整板性能均匀的核电用钢板的制备方法,采用低碳、低硅和少量稀土合金成分设计,用烫辊、铸坯加热、停用辊道冷却水保等手段控制板型,利用正火、高温堆垛缓冷改善钢板性能和板型,成功实现5.5~10.5mm钢板批量生产。添加稀土合金成分,采用烫辊、正火、高温堆垛缓冷诸多工艺手段来保障板型和性能,工序多且复杂,生产周期和成本高。
[0009]因此,需要一种极薄宽规格高韧性钢板炉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薄宽规格高韧性钢板炉卷及其制备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薄宽规格高韧性钢板炉卷,包括如下百分含量的成分:C:0.09%~0.13%,Si:0.10%~0.30%,Mn:0.80%~1.40%,P≤0.015%,S≤0.005%,Al:0.015%~0.045%,Nb:0.25%~0.045%,Ti:0.010%~0.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2]具体的是,所述炉卷钢板为厚
×
宽,其中厚度4mm、宽度大于2500mm或厚度大于4

6mm、宽度大于3000mm,长度80m以下,屈服强度≤440MPa的钢板,钢板平直度3

5mm/m。
[0013]一种极薄宽规格高韧性钢板炉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4]1)冶炼工序:铁水预处理时,S含量控制在0.003%以下;转炉和LF全程吹氩,弱搅拌,渣面微翻不裸露,使用石灰和萤石造白渣;RH真空度达到133pa,真空时间不少于10min;出钢前钢水镇静时间不少于30min;
[0015]2)铸坯加热工序:炉卷钢板厚度为4mm时,铸坯出炉温度1250

1280℃,成品厚度大于4

6mm时,铸坯出炉温度1240

1270℃;铸坯厚度150mm,铸坯达到出炉温度后保温时间60

90min;
[0016]3)轧制工序:采用一阶段轧制,当坯料厚度达到22

26mm开始卷轧,开始卷轧温度980℃

1050℃,卷轧道次控制在4

6个道次,卷轧道次压下率逐渐降低,最终道次4mm轧制温度740

820℃,6mm轧制温度790

850℃。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成分设计简单,微观组织均匀性好,优异的塑性和韧性、高平直度,机加工能力极佳;
[0019]2)钢板屈服强度≤440MPa,钢板平直度3

5mm/m,可应于高平直度要求的结构件拼焊、制管焊接等设备和工程制造领域;
[0020]3)本专利技术钢涉及化学成分简单,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利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一种极薄宽规格高韧性钢板炉卷,包括如下百分含量的成分:C:0.09%~0.13%,Si:0.10%~0.30%,Mn:0.80%~1.40%,P≤0.015%,S≤0.005%,Al:0.015%~0.045%,Nb:0.25%~0.045%,Ti:0.010%~0.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23]本专利技术按照如上成分,所制得成品钢度为(厚
×
宽)4mm
×
>2500mm、(厚
×
宽)>4

6mm
×
>3000mm,长度80m以下,屈服强度≤440MPa的钢板,钢板平直度3

5mm/m。
[0024]化学成分是影响产品综合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本专利技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限制。
[0025]C:钢中主要的固溶强化元素,能够显著提高钢板强度,对钢板焊接、韧性及塑性不利;为避免制备钢材变形抗拉大,轧制压力大,板型控制难度加大,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0.09%~0.13%。
[0026]Si:硅是炼钢过程有效的脱氧和放热元素之一,有一定的固溶强化作用,同时高硅含量过高会降低钢的表面质量、焊接性能和低温韧性,本专利技术硅含量控制在0.10%~0.30%。
[0027]Mn:锰具有较强的固溶强化作用,能显著降低钢的相变温度,细化钢的显微组织,为避免制备钢材变形抗拉大,轧制压力大,板型控制难度加大,铸坯偏析,形成带状组织,降低钢板塑性;本专利技术锰含量控制在0.80%~1.40%。
[0028]Al:铝是炼钢过程有效的脱氧元素之一,可有效减少钢中夹杂物含量,细化晶粒,但含量过高,容易使铸坯表面产生裂纹和细晶大幅度增加钢强度,本专利技术铝含量控制在
0.015%~0.045%。
[0029]Nb:铌是细晶强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提高奥氏体再结晶温度,阻止奥氏体再结晶和抑制晶粒长大,细化奥氏体晶粒;其碳氮化物在位错上析出和奥氏体晶界偏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薄宽规格高韧性钢板炉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百分含量的成分:C:0.09%~0.13%,Si:0.10%~0.30%,Mn:0.80%~1.40%,P≤0.015%,S≤0.005%,Al:0.015%~0.045%,Nb:0.25%~0.045%,Ti:0.010%~0.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薄宽规格高韧性钢板炉卷,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卷钢板为厚
×
宽,其中厚度4mm、宽度大于2500mm或厚度大于4

6mm、宽度大于3000mm,长度80m以下,屈服强度≤440MPa的钢板,钢板平直度3

5mm/m。3.基于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一种极薄宽规格高韧性钢板炉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冶炼工序:铁水预处理时,S含量控制在0.003%以下;转炉和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灿明毕永杰叶妍秦晨康琦程文华王军代平刘相东王润港丛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