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瘤病毒的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663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6
本申请涉及药物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溶瘤病毒的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物递送系统为核壳结构,包括聚合物复合体的外壳和溶瘤病毒的内核,聚合物复合体的结构单元如式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混合溶瘤病毒和引发剂分子,进行NHS化学反应,得到病毒超分子引发剂;混合蛋白质超分子引发剂、单体一、单体二和连接体分子,进行ATRP聚合反应,得到溶瘤病毒药物递送系统;通过式1所示的聚合物复合体的结构单元,在结构单元中插入光响应元件NPPOC基团,光响应元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使聚合物复合体能够释放溶瘤病毒,实现溶瘤病毒的定点定时无残留释放;同时单体中设计乙二醇分子,能够增加聚合物复合体的亲水性,也提高了细胞摄取效率。摄取效率。摄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瘤病毒的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药物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溶瘤病毒的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恶性疾病,目前已经提出基于病毒的癌症治疗方法,原理是利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复制的能力可以选择性破坏癌细胞并诱导致死性损害,而不会损害正常细胞,并且已经证明对某些肿瘤有效,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替代疗法。其中,作为一种新的肿瘤疗法,溶瘤病毒疗法具有安全,高效,副作用少的优点,已经成为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
[0003]然而现有的溶瘤病毒疗法所针对的病毒类型较为常见,且需要多次给药,并且采用静脉注射通常会使得溶瘤病毒被血液系统中的中和抗体凝集沉淀而被巨噬细胞捕获吞噬,大大降低了疗效,因此为了提高药物利用效率,目前溶瘤病毒产品的给药方式通常是瘤内注射或腔内灌注,而这一给药方式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溶瘤病毒的推广应用,使其大部分情况下仅在黑素瘤、皮肤鳞癌和头颈部肿瘤等位于皮肤浅表且易于瘤内注射的癌症种类中应用。
[0004]因此发展高效的溶瘤病毒递送系统,降低溶瘤病毒在生物体内的免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瘤病毒的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递送系统为核壳结构,包括聚合物复合体的外壳和溶瘤病毒的内核,所述聚合物复合体的结构单元如式1所示:其中,R1为Br或Cl;m1≥1;m2≥1;k≥4;n≥1;*表示所述聚合物复合体和所述溶瘤病毒的连接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复合体的原料包括:蛋白质引发剂和聚合物复合体分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引发剂的结构式如式3所示:其中,R1为Br或Cl;m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复合体分子的结构式如式3所示:
其中,m1≥1;m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外壳的重复结构单元如式4所示:其中,R1为Br或Cl;m1≥1;m2≥1;m4≥1;
m5≥1;i≥1;j≥1;k≥4;n≥1;*表示所述结构单元和所述溶瘤病毒的连接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钰周胡嘏王少刚夏启东于淮滨冯嘉怡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