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瓜类蔓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63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瓜类蔓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一种防治瓜类蔓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百里香酚与咪鲜胺或氟噻唑吡乙酮复配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治瓜类蔓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的活性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除瓜类蔓枯病的效果,减少农药的施用剂量,降低瓜类蔓枯病的防治成本。降低瓜类蔓枯病的防治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瓜类蔓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瓜类蔓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瓜类蔓枯病(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可以危害瓜类的叶片、茎蔓和果实。叶片受害时,形成褐色叶斑,严重时导致叶片迅速干枯,被称为叶疫病;为害茎蔓可引起茎蔓流胶、溃烂,严重时茎蔓干枯死亡;为害果实可以引起果肉黑腐。病害发生严重时,植株死亡率高达60

80%,减产30%以上,影响了瓜类的产量和品质,制约着瓜类产业的健康发展。化学药剂是防治瓜类蔓枯病最常用的方法,但长期大剂量施用单一化学药剂会使致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一些列问题。
[0003]百里香酚最初是从百里草中分离得到而得名的,其化学名称为3

甲基
‑6‑
异丙基苯酚,又称百里酚、麝香草酚等,是香芹酚的同分异构体,化学式C
10
H
14
O,分子量150.22,是一种单帖酚类植物精油,具有抗菌、抗氧化、驱虫、抗癌等生物活性,目前广泛用于香料制作、防腐剂、医用杀菌剂、驱虫剂和抗氧化剂等。百里香酚易于获得,化学性质稳定,毒性低,残留低,在环境中易降解,符合生物农药的发展要求,作为生物农药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测定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对枯萎病、炭疽病、蒂腐病、纹枯病和灰霉病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0004]在农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为了减缓抗药性的产生,通常将两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进行复配。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大量的试验发现,将百里香酚与咪鲜胺或氟噻唑吡乙酮复配后,对瓜类蔓枯病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0005]目前,现有技术未有百里香酚与咪鲜胺或氟噻唑吡乙酮复配的相关报道。
[0006]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瓜类蔓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以解决长期大剂量施用单一化学药剂存在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防治瓜类蔓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百里香酚与咪鲜胺或氟噻唑吡乙酮复配而成。
[0010]作为优选,所述百里香酚与咪鲜胺的质量比为1

20:10

1。
[0011]作为优选,所述百里香酚与咪鲜胺的质量比为1:1。
[0012]作为优选,所述百里香酚与氟噻唑吡乙酮的质量比为1

15:30

1。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百里香酚主要通过破坏病原菌细胞结构,损伤遗传物质DNA,影响微生物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咪鲜胺影响甾醇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功能受到破坏,达到抑菌
效果;氟噻唑吡乙酮通过对氧化固醇结合蛋白的抑制达到杀菌效果。将百里香酚与作用机理不同的咪鲜胺或氟噻唑吡乙酮复配成二元农药组合物时,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有效克服单一施用其中任一有效成分存在的缺陷。
[0015](2)通过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得知,本专利技术的防治瓜类蔓枯病的农药组合物的活性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除瓜类蔓枯病的效果,减少农药的施用剂量,降低瓜类蔓枯病的防治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百里香酚复配后的室内生物活性试验
[0018]1.供试药剂:98%百里香酚原药(上海麦克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8%咪鲜胺原药(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95%氟噻唑吡乙酮(科迪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0019]2.供试菌株:瓜类蔓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
[0020]3.试验方法(参考NY/T 1156.2

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2部分: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试验平皿法》)
[0021]3.1制备菌株:从4℃冰箱里取出瓜类蔓枯病菌,接种于PDA培养基上,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天后,备用;
[0022]3.2配制药剂:先用二甲基亚砜将原药溶解配制成单剂母液,再用灭菌水稀释,设置多组配比,各单剂母液和配比混剂按照等比方法设定6个质量浓度梯度;
[0023]3.3接种与药剂处理:将1mL药液与9mL PDA培养基混匀,倒入直径9cm的培养皿中,冷却,配制成含不同浓度药液的培养基平板;用打孔器在供试菌落边缘切取直径为7mm的菌饼,接入含系列浓度药剂的PDA平板中央。设置不含任何药液的处理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5次重复,所有处理均在28℃恒温培养箱下培养。
[0024]3.4记录与计算:待空白对照处理得菌落直径长至培养皿直径的2/3时,采用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几率值(y),药剂浓度(mg/L)转换成以10为底的对数值(x),用DPS软件求出各供试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有效抑制中浓度(EC
50
)及相关系数,并根据孙运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0025]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

菌饼直径)

(处理菌落直径

菌饼直径)]/(对照菌落直径

菌饼直径)
×
100%;
[0026]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
50
÷
供试药剂EC
50
)
×
100;
[0027]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
×
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
×
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0028]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
÷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100。
[0029]5.药效评价
[0030]按照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实验结果见表1

2。
[0031]表1百里香酚与咪鲜胺复配对瓜类蔓枯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32]药剂名称及配比EC50(mg/L)ATITTICTC百里香酚98.9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瓜类蔓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由百里香酚与咪鲜胺或氟噻唑吡乙酮复配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瓜类蔓枯病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百里香酚与咪鲜胺的质量比为1

20:10

1。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健吴永官程亮黎炎莫阳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