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薄壁筒形工件防变形柔性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60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6
本申请涉及大直径薄壁压力容器制造和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直径薄壁筒形工件防变形柔性工装,包括中心组件、支撑杆组件、支撑托板组件,支撑杆组件的一端能够与中心组件连接,支撑杆组件的另一端能够与支撑托板组件连接;支撑杆组件的长度可调;通过调整支撑杆组件能够改变中心组件与支撑托板组件之间的距离,且,通过调整支撑杆组件可调整支撑托板组件对压力容器内壁的作用关系。本申请通过设置依次连接的中心组件、支撑杆组件、支撑托板组件,并通过控制支撑杆组件的长度,进而调整柔性工装对于压力容器内壁的支撑力,保证了支撑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且能够通过调整长度,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压力容器。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压力容器。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压力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直径薄壁筒形工件防变形柔性工装


[0001]本申请涉及大直径薄壁压力容器制造和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直径薄壁筒形工件防变形柔性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大直径薄壁压力容器是工业设施中非常普遍应用的设施。如在某项目中,在对乙烯精馏塔的筒体进行运输和安装时,利用多根刚性的支撑杆沿筒体直径方向支撑着筒体内壁,在通常的运输中经常会发生对筒体的挤压,挤压容易让支撑杆对筒体内部造成刮伤,甚至造成筒体变形,影响筒体质量。并且刚性支撑杆要和筒体直径相同,在运输不同直径的筒体时需要更换支撑杆,辅助支撑的工件耗用成本高。
[0003]大直径薄壁压力容器由于本身钢性较小,在制造过程中自然形成椭圆,不能满足内件的焊接和安装技术要求,例如乙烯精馏塔项目中,筒体直径6000mm,厚度30mm,筒体自然圆度大约200mm。通常,这种问题采用内部米字钢性的工艺进行克服及解决。但是这种工艺方法存在如下缺点:米字支撑结构简单,但材料消耗大,制作成本高;钢性支撑一般专项适用,尺寸固定,使用率低;根据工艺需要,有的支撑设备安装后再拆除,属于高空密闭空间作业,且由于支撑体积大、重量沉,所以支撑的拆卸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通过设计适应不同尺寸的支撑结构,使其能够防止筒体发生变形,并能够循环使用,从而有效的降低支撑结构的材料消耗和制作成本,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供能够防止筒体发生变形,并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支撑结构,从而降低支撑结构的材料消耗和制作成本的装置,本申请提供一种大直径薄壁筒形工件防变形柔性工装。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直径薄壁筒形工件防变形柔性工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直径薄壁筒形工件防变形柔性工装,用于置于压力容器内部支撑压力容器的内壁,包括中心组件、支撑杆组件、支撑托板组件,所述支撑杆组件的一端能够与所述中心组件连接,所述支撑杆组件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支撑托板组件连接;所述支撑杆组件的长度可调;通过调整所述支撑杆组件能够改变所述中心组件与所述支撑托板组件之间的距离,且,通过调整所述支撑杆组件可调整所述支撑托板组件对压力容器内壁的作用关系。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中心组件、支撑杆组件、支撑托板组件,将支撑杆组件均布在中心组件的外围,并与支撑托板组件连接,通过控制支撑杆组件进行伸长或缩短,进而控制支撑托板组件与压力容器内壁分离或连接、以及连接后的作用力等关系。并且通过支撑杆组件的长度缩短,可以将柔性工装的组件等从压力容器中移出,并可用于循环使用。由于支撑杆组件的长度可调,拆下的柔性工装的组件可适用于其他不同尺寸的压
力容器的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
[0008]可选的,所述中心组件包括中心环单元;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若干个支杆单元,每个所述支杆单元包括若干个支杆件,每个所述支杆单元至少有一个所述支杆件的一端可活动的与所述中心环单元连接,至少有一个所述支杆件的一端能够与所述支撑托板组件连接;相邻的所述支杆件之间能够相互连接;安装时所述中心环单元与所述压力容器同轴心线;所述中心环单元向外侧方向布设所述支杆单元。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支撑杆组件和中心环单元的结构。使用时,通过将单个支杆件依次连接形成支撑杆组件,支撑杆组件一段连接在中心环单元上,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托板组件上,通过调整支杆件活动,改变中心组件与支撑托板组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起到对压力容器内壁的支撑以及支撑状态的调整。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托板组件可固定设置于压力容器的内壁上;相邻的所述支杆件依次连接,最外侧的所述支杆件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支撑托板组件连接,最内侧的所述支杆件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中心环单元连接;可通过调整相邻的所述支杆件调整所述支撑杆组件长度,和/或,可通过调整所述支杆件与所述支撑托板组件调整所述支撑杆组件长度,和/或,可通过调整所述支杆件与所述中心环单元调整所述支撑杆组件长度。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柔性工装的结构。使用时将支撑杆组件的多个支杆件依次相连,最外侧支杆件与支撑托板组件连接,最内侧的支杆件与中心环单元,通过调整支杆件内部或两侧连接处的长度,从而控制柔性工装的支撑托板组件与中心组件的长度,进而控制从压力容器的一侧沿直径方向到另一侧的长度,通过调整长度的方式控制,调整柔性工装结构对压力容器内壁的张拉力,也即控制了柔性工装对容器内壁的作用力,使压力容器在制作、运输、安装的过程中能够位置结构的稳定,放置变形。使用完后,通过拆除最外侧支杆件与支撑托板组件的连接,即可将支撑杆组件、中心组件拆下,可用于循环使用。
[0012]可选的,所述中心组件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成组设置有螺纹段、限位凹环;所述中心环单元包括活动中心环、固定中心环,所述活动中心环通过内置螺纹与所述中心轴上设置的螺纹段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固定中心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设置的限位凹环内;所述中心轴转动能够使所述活动中心环和所述固定中心环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中心轴组件的另一种结构。通过设置中心轴,能够对相邻的中心环之间的间距进行控制。
[0014]可选的,每个所述支杆单元包括两个支杆件,其中一个所述支杆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中心环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杆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中心环连接,两个所述支杆件的中部可活动的连接,两个所述支杆件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支撑托板组件;所述支杆件可带动所述支撑托板组件与压力容器的内壁支撑或远离。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支撑杆组件的一种结构。通过将支杆件一端固定在中心环上,中部行活动连接,通过控制中心环之间的间距,即可控制支撑杆组件的长度,
从而控制柔性工装对压力容器内壁的支撑或远离。
[0016]可选的,所述支撑托板组件包括托架、定齿杆、齿轮、齿条、抵托板;所述托架包括底座、托臂;所述底座和所述托臂形成门型结构,所述门型结构的开口侧背离所述支杆件;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杆件的端部;所述定齿杆置于所述门型结构内部,且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另一端连接有所述齿轮;所述门型结构的两个所述托臂相对布置设置有导槽,每个所述导槽内设置可活动的设置有以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的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门型结构的外部、且固定设置有所述抵托板。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支撑托板组件的一种结构。通过设置齿轮齿条和两组抵托板,既增加了柔性工装,对于压力容器内壁的支撑点的数量,又能够动态的调整抵托板与压力容器内壁之间的抵触力,使两组抵托板处的支撑力度相同,保证了支撑的均匀性。
[0018]可选的,所述抵托板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抵托板内设置压力传感器,经由压力传感器检测抵托板对于压力容器内壁的支撑力,有助于判断支撑的均匀性,还可以帮助判断压力容器发生形变的位置及发生形变的程度。还能在运输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薄壁筒形工件防变形柔性工装,用于置于压力容器(1)内部支撑压力容器(1)内壁,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组件(2)、支撑杆组件(3)、支撑托板组件(4),所述支撑杆组件(3)的一端能够与所述中心组件(2)连接,所述支撑杆组件(3)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支撑托板组件(4)连接;所述支撑杆组件(3)的长度可调;通过调整所述支撑杆组件(3)能够改变所述中心组件(2)与所述支撑托板组件(4)之间的距离,且,通过调整所述支撑杆组件(3)可调整所述支撑托板组件(4)对压力容器(1)内壁的作用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薄壁筒形工件防变形柔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组件(2)包括中心环单元;所述支撑杆组件(3)包括若干个支杆单元,每个所述支杆单元包括若干个支杆件(31),每个所述支杆单元至少有一个所述支杆件(31)的一端可活动的与所述中心环单元连接,至少有一个所述支杆件(31)的一端能够与所述支撑托板组件(4)连接;相邻的所述支杆件(31)之间能够相互连接;安装时所述中心环单元与所述压力容器(1)同轴心线;所述中心环单元向外侧方向布设所述支杆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直径薄壁筒形工件防变形柔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板组件(4)可固定设置于压力容器(1)的内壁上;相邻的所述支杆件(31)依次连接,最外侧的所述支杆件(31)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支撑托板组件(4)连接,最内侧的所述支杆件(31)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中心环单元连接;可通过调整相邻的所述支杆件(31)调整所述支撑杆组件(3)长度,和/或,可通过调整所述支杆件(31)与所述支撑托板组件(4)调整所述支撑杆组件(3)长度,和/或,可通过调整所述支杆件(31)与所述中心环单元调整所述支撑杆组件(3)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直径薄壁筒形工件防变形柔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组件(2)包括中心轴(21),所述中心轴(21)上成组设置有螺纹段(22)、限位凹环;所述中心环单元包括活动中心环(23)、固定中心环(24),所述活动中心环(23)通过内置螺纹与所述中心轴(21)上设置的螺纹段(22)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固定中心环(24)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中心轴(21)上设置的限位凹环内;所述中心轴(21)转动能够使所述活动中心环(23)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国平王发民柴智刚吕兆魁李厚良孙晓光王蕊许宏伟赵武陈旭王国印周剑晨于洋勇蒲萌雷亮东
申请(专利权)人:瀚洋重工装备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