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昆明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全悬挂转炉倾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371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1
一种全悬挂转炉倾动机,涉及一种冶金机械领域炼钢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基础支撑装置、炉体装置、倾翻动力系统、防倾翻装置组成;炉体装置设置在基础支撑装置上,倾翻动力系统悬挂在基础支撑装置上,防倾翻装置设置在倾翻动力系统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行星差动减速器可实现四级转速输出,倾动速度可调性好;采用圆周均布的四组凹凸“V”型定位块定位,定位机构简单,定位可靠,采用可拆卸鞍座结构,使安装调整便捷,夹紧可靠;采用全悬挂倾动机构,结构紧凑,齿轮啮合良好;采用扭力杆缓冲止动装置,其缓冲减振效果好。果好。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悬挂转炉倾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金机械领域炼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全悬挂转炉倾动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冶金炼钢设备中,转炉倾动机是实现转炉炼钢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转炉倾动机能使炉体连续正反方向整周旋转,并能平稳而准确地停止在任何位置,以用来满足兑铁水、装料、取样、测温、出钢、出渣以及返回工艺操作。目前,转炉倾动机构形式主要分为落地式、半悬挂式和全悬挂式,全悬挂式倾动机构兼具有落地式和半悬挂式的优点,克服了落地式和半悬挂式存在的末级传动齿轮啮合不良及占地面积大,布置不够紧凑的缺点,全悬挂式倾动机构是大型转炉倾动机构的发展方向。目前,在国内的全悬挂转炉倾动机构中,存在炉体定位及夹紧机构复杂、可靠性不足、转炉倾动速度级数少,缓冲减振效果差,结构不够紧凑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悬挂转炉倾动机,该设备具有炉体定位机构结构简单,夹紧可靠、可实现四级速度输出,采用扭力杆缓冲止动装置,其缓冲减振效果好,设备整体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悬挂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悬挂转炉倾动机,其特征在于该倾动机由基础支撑装置、炉体装置、倾翻动力系统、防倾翻装置组成;炉体装置设置在基础支撑装置上,倾翻动力系统悬挂在基础支撑装置上,防倾翻装置设置在倾翻动力系统上;所述的基础支撑装置是由闷盖、二个轴承盖、二个轴承座、二个轴承、二个第一透盖、座圈、平键、第二透盖、接轴组成;所述的座圈上设置有一圆环圈,在圆环圈外侧立面上设置有共轴心的第一耳轴和第二耳轴,第一耳轴和第二耳轴的公共轴线与圆环圈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在圆环圈上端面设置有四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一凹“V”形定位块、四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一承重垫块和四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二承重垫块,一个第一承重垫块和一个第二承重垫块分别设置在一个第一凹“V”形定位块两侧,在圆环圈下端面设置有四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二凹“V”形定位块、四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三承重垫块、四个呈圆周均布的第四承重垫块,一个第三承重垫块和一个第四承重垫块分别设置在一个第二凹“V”形定位块两侧,在第一耳轴上设置有第一轴颈,在第二耳轴上设置有第二轴颈,在第二轴颈外端设置有一轴头段,在轴头段上设置有一键槽;二个第一透盖分别穿入座圈的第一耳轴和第二耳轴;二个轴承内圈分别安置在座圈的第一轴颈和第二轴颈上,二个轴承外圈分别安置在一个轴承座上,二个轴承盖分别固连在一个轴承座上,一个第一透盖和闷盖分别固连在座圈的第一耳轴端设置的一个轴承座和一个轴承盖合体后形成的轴承孔两端面,一个第一透盖和一个第二透盖分别固连在座圈的第二耳轴端设置的一个轴承座和一个轴承盖合体后形成的轴承孔两端面;接轴固连在座圈的第二耳轴的轴头段外端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悬挂转炉倾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装置整体呈圆形罐体结构,其筒体外壁中上部设置有一圆法兰盘,在圆法兰盘下端面设置有四个圆周均布的第一凸“V”形定位块、四个圆周均布的第一承重块、四个圆周均布的第二承重块,一个第一承重垫块和一个第二承重垫块分别设置在一个第一凸“V”形定位块两侧,在筒体外壁中下部设置有四个圆周均布的把合圆弧板,其上均固连有一鞍座,鞍座上设置有第二凸“V”形定位块,在第二凸“V”形定位块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三承重块和一第四承重块;炉体装置的第一凸“V”形定位块安置在基础支撑装置的座圈的第一凹“V”形定位块内,炉体装置的第一承重垫块和第二承重垫块分别安置在基础支撑装置的座圈的第一承重垫块和第二承重垫块上;炉体装置的第二凸“V”形定位块安置在基础支撑装置的座圈的第二凹“V”形定位块内,炉体装置的第三承重块和第四承重块分别与基础支撑装置的座圈的第三承重垫块和第四承重垫块靠合在一起。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悬挂转炉倾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翻动力系统是由悬挂齿箱装置、四个行星差动减速器、四个第一电机装置、四个第二电机装置、二个防扭梁、编码器组成;四个行星差动减速器设置在悬挂齿箱装置上,防扭梁固连在水平布置的在二个行星差动减速器上,第一电机装置和第二电机装置安置在悬挂齿箱装置上并与行星差动减速器相联接;编码器安置在一防扭梁上;所述的悬挂齿箱装置是由齿箱体、大齿轮装置、第一机座、第二机座、第三机座、第四机座、四个齿轴装置、二个圆柱销、二个卡板组成;大齿轮装置、第一机座、第二机座、第三机座、第四机座、四个齿轴装置、二个圆柱销、二个卡板均安置在齿箱体上;所述的齿箱体采用分体式结构,由上箱体和下箱座组成,齿箱体的外侧面设置第一方形把合面、第二方形把合面、第三方形把合面、第四方形把合面,其中,第一方形把合面和第三方形把合面设置在上箱体上,第二方形把合面和第四方形把合面设置在下箱座上,齿箱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第一同轴孔系,在第一同轴孔系的四个角上分别设
置有一第二同轴孔系,齿箱体的下部设置有二个第三同轴孔系;第一同轴孔系、第二同轴孔系、第三同轴孔系的孔心线相互平行;所述的大齿轮装置是由轴端挡板、二个透盖、二个轴承、大齿轮组成;大齿轮上设置有一齿圈,在齿圈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轴头和一第二轴头,大齿轮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带键槽圆通孔;二个轴承内圈分别安置在大齿轮的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上,二个透盖分别穿过大齿轮的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轴端挡板固连在大齿轮的第一轴头外端面上;大齿轮装置的二个轴承外圈支承在齿箱体的第一同轴孔系内,大齿轮装置的二个透盖固连在齿箱体的第一同轴孔系外端面;第一机座整体呈“T”型结构,其上设置有一立把合板和水平托板,在水平托板上设置有二个第一把合板、二个第二把合板、二个第三把合板,第一机座的立把合板固连在齿箱体的第一方形把合面上;第二机座整体呈“T”型结构,其上设置有一立把合板和水平托板,在水平托板上设置有二个第一把合板、二个第二把合板、二个第三把合板,第一机座的立把合板固连在齿箱体的第二方形把合面上;第三机座整体呈“L”型结构,其上设置有一立把合板和水平托板,在水平托板上设置有二个第一把合板、二个第二把合板、二个第三把合板,第一机座的立把合板固连在齿箱体的第三方形把合面上;第四机座整体呈“L”型结构,其上设置有一立把合板和水平托板,在水平托板上设置有二个第一把合板、二个第二把合板、二个第三把合板,第四机座的立把合板固连在齿箱体的第四方形把合面上;所述的齿轴装置是由闷盖、第一轴端挡板、二个轴承、齿轴、平键、套杯、透盖、第二轴端挡板组成;所述的齿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颈段和轴头段,与轴头段相接的是第二轴颈段,在第一轴颈段和第二轴颈段之间设置有一齿轴段,在轴头段上设置有一键槽;二个轴承内圈分别设置在第一轴颈段和第二轴颈段上,第一轴端挡板固连在齿轴的第一轴颈段外端面上,一轴承的外圈安置在套杯内,闷盖压靠在一轴承上,透盖穿过齿轴的轴头段,压靠在一轴承上,并固连在套杯上;平键安置在齿轴的键槽上,第二轴端挡板固连在齿轴的轴头段外端面上;齿轴装置的一轴承外圈和套杯支承在齿箱体的第二同轴孔系内,齿轴装置的闷盖和套杯固连在齿箱体的第二同轴孔系外端面;二个圆柱销分别安置在齿箱体的一第三同轴孔系内,二个卡板固连在齿箱体的一第三同轴孔系外端面上;所述的行星差动减速器是由机体、第一轴装置、第二轴装置、第三轴装置、第四轴装置、第五轴装置、第六轴装置组成;第一轴装置、第二轴装置、第三轴装置、第四轴装置、第五轴装置、第六轴装置均安置在机体上;所述机体采用分体结构,其由上箱体和下箱体合体而成,机体上依次设置有一第一同轴孔系、一第二同轴孔系、一第三同轴孔系、一第四同轴孔系、一第五同轴孔系、一第六同轴孔系,在上箱体上设置有一矩形把合板;所述的第一轴装置是由透盖、二个轴承、平键、齿轴、闷盖组成;齿轴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轴头段和第一轴颈段,与轴头段相接的是第二轴颈段,在第一轴颈段和第二轴颈段之间设置有齿轮段,在轴头段上设置有一键槽;二个轴承内圈分别安置在齿轴的第一轴颈段和第二轴颈段上;平键安置在齿轴的键槽上;透盖和闷盖分别靠压在一个轴承上;第一轴装置的二个轴承外圈安置在机体的第一同轴孔系内,第一轴装置的透盖和闷盖分别固连在机体的第一同轴孔系外端面上;所述的第二轴装置是由二个闷盖、二个轴承、二个圆螺母、齿轮、齿轴、平键组成;齿轴两端设置有一第一轴颈段和第二轴颈段,与第一轴颈段相接的是第一过渡轴段,与第一过渡轴段相接的是螺纹轴段,与螺纹轴段相接的是一轮座轴段,在轮座轴段上设置有一键槽,在轮座轴段与第二轴颈段之间设置有一齿轮轴段;平键安置在齿轴的键槽内,齿轮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带键槽圆通孔,齿轮的带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运林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