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高密度沉淀池出水质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630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高密度沉淀池出水质量的装置。该装置为组合池体,包括沉淀池和絮凝室,两者间设有阻隔板,顶设倾斜缺口且安有滤网板;沉淀池底部为锥形且最低处设有排污孔,顶部安有盖体,沉淀池中安有搅拌管和排污机构;搅拌管外周转动安在盖体上,搅拌管内由下向上形成有滑孔和小于滑孔孔径的绳孔;排污机构包括顶杆、与顶杆顶部固定的拉绳、转动安在顶杆底的堵塞球、及弹簧;顶杆上部位于滑孔内且可上下往复运动,弹簧限位在顶杆与滑孔顶部之间,拉绳穿过弹簧和绳孔后置于搅拌管外,堵塞球于排污孔中,当向上拽拉绳时被拉出。该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絮凝沉淀处理,提高沉淀池出水质量。提高沉淀池出水质量。提高沉淀池出水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高密度沉淀池出水质量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净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高密度沉淀池出水质量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密度沉淀池一般开放式布置在室外,沉淀区/浓缩区处于光的照射下,在运行中经常滋生藻类等有机物,有机物吸附在胶体表面上,会对胶体起到保护作用这样就使胶粒之间不容易聚集,进而导致混凝效果变坏,因此,需要不定期清理藻类等有机物。
[0003]目前,高密度沉淀池清理藻类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加杀菌剂(如氯锭),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认识到由于高密度沉淀池水流速度较快,杀菌效果不好,而且会增加出水的离子含量(如氯离子),影响水用户。第二种方法是往絮凝池中加入催化剂,使得液体中的微生物凝结成絮状,之后再进行沉淀处理,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池中的各个位置都有杂质的产生,不容易将沉淀后的液体干净的抽出。此外,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对于沉淀池中沉淀和液体的处理操作繁琐,且存在分离效果不佳等问题。
[0004]综上,对于悬浮在液体中的絮凝物如何实现有效清理,如何提高沉淀池分离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高密度沉淀池出水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组合池体,包括沉淀池和絮凝室;所述絮凝室与沉淀池之间设有用于阻隔液体的阻隔板,阻隔板顶部开设有倾斜的缺口,缺口处安装有滤网板;所述沉淀池,底部为锥形,且在最低处设有排污孔,顶部安装有盖体,所述沉淀池中安装有搅拌管和排污机构;其中,所述搅拌管的外周可转动地安装在盖体上,末端伸入沉淀池下部,搅拌管内由下向上依次形成有滑孔和小于滑孔孔径的绳孔;所述排污机构包括顶杆、一端与顶杆顶部固定的拉绳、转动安装在顶杆底部的堵塞球、以及弹簧;所述顶杆的上部位于滑孔内且在滑孔内可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弹簧限位在顶杆顶部与滑孔顶部之间,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从弹簧中穿过并穿过绳孔后置于搅拌管外,所述堵塞球自然状态下位于排污孔中,当向上拉拽拉绳时堵塞球从排污孔中被拉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高密度沉淀池出水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底部安装有滚珠,所述堵塞球的顶端具有一卡槽,所述顶杆的底部可转动地限位在卡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高密度沉淀池出水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底部固定有抵盘,所述抵盘的下表面靠近圆周边缘处嵌装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滚珠;所述堵塞球的顶端开有转孔,转孔顶部沿其内壁设置有挡圈,所述转孔与挡圈共同形成所述卡槽。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提高高密度沉淀池出水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顶端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顶端固定有曲轴,所述曲轴的端部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搅拌管的顶端固定有与主动齿轮互相啮合的从动锥形齿轮;所述盖体中部安装有轴承座,所述搅拌管与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高密度沉淀池出水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还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文张越李叶澄郑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