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的自预紧式张力调节连杆装置,包括:弹簧杆上套接有预紧弹簧,预紧弹簧两侧抵接有套筒部,套筒部套接在弹簧杆上,预紧弹簧两侧与套筒部抵接,弹簧杆一端固接有动滑轮机构,弹簧杆的另一端固接有预紧辅助机构,弹簧杆靠近动滑轮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前支撑部,弹簧杆靠近预紧辅助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后支撑部;动滑轮机构包括滑轮座,滑轮座底部固接在弹簧杆的一端,滑轮座通过螺栓连接有动滑轮部;预紧辅助机构包括施力部,施力部设置在弹簧杆的一端,施力部滑动连接有从动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通过自预紧式张力调节连杆装置,对飞行器模型提供恰当的预紧力来保证模型在不出现刚体失稳的前提下实现模型的软支撑。现模型的软支撑。现模型的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的自预紧式张力调节连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风洞实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的自预紧式张力调节连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吸气式高超声速、变构型、跨域、跨介质等新构型飞行器成为学术以及工程研制部门的研究热点,飞行器新构型的发展使得部件、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复杂,气动弹性上可能出现翼
‑
舵
‑
机身耦合模态的发散,有必要通过全模风洞试验试验研究飞行器整机耦合颤振特性。
[0003]开展全模颤振试验,需要为模型设计专门的支撑系统,一方面需要有较低的支撑频率,模拟飞行器自由飞行状态,即将模型悬吊后,模型在沉浮、俯仰、侧摆、滚转和偏航等五个自由度上的振动频率都足够低,以使风洞模拟的飞行器模型动特性能足够接近在空中飞行时的动特性,对模拟自由飞行状态要求而言,要求支撑系统越软越好。另一方面,在吹风试验中需要利用支撑系统控制实现模型调整,确保模型受到的气动静载荷最小,并在来流动压变化情况下,保证模型姿态稳定。对姿态控制而言,则要求支撑系统越硬越好。仅实现上述两种功能中的一种并不困难,而综合两种功能的需求,需要设计的支撑系统的张力调节机构,保证模型姿态稳定,并保持较低的支撑频率,不会因模型姿态调整引起的张力变化而受到影响。
[0004]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自预紧式张力调节连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了通过自预紧式张力调节连杆装置,对飞行器模型提供恰当的预紧力来保证飞行器模型在不出现刚体失稳的前提下实现模型的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的自预紧式张力调节连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了通过自预紧式张力调节连杆装置,对飞行器模型提供恰当的预紧力来保证试验模型不出现刚体失稳的前提下实现模型的软支撑。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的自预紧式张力调节连杆装置,包括:张力调节连杆机构,所述张力调节连杆机构包括弹簧杆,所述弹簧杆上套接有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两侧抵接有套筒部,所述套筒部套接在所述弹簧杆上,所述预紧弹簧两侧与所述套筒部抵接,所述弹簧杆一端固接有动滑轮机构,所述弹簧杆的另一端固接有预紧辅助机构,所述弹簧杆靠近所述动滑轮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前支撑部,所述弹簧杆靠近所述预紧辅助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后支撑部,所述弹簧杆上靠近所述后支撑部一侧设置有螺纹;动滑轮机构,所述动滑轮机构包括滑轮座,所述滑轮座底部通过连接块固接在所述弹簧杆的一端,所述滑轮座通过螺栓连接有动滑轮部;预紧辅助机构,所述预紧辅助机构包括施力部,所述施力部设置在所述弹簧杆的一端,所述施力部滑动连接有从动部。
[0007]优选的,所述套筒部包括弹簧前套筒和弹簧后套筒,所述弹簧前套筒和所述弹簧后套筒套接在所述弹簧杆上,所述弹簧前套筒一侧和所述预紧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弹簧前套筒的另一侧和所述前支撑部抵接,所述预紧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有所述弹簧后套筒,所述弹簧后套筒与所述后支撑部抵接。
[0008]优选的,所述从动部包括上层推板和下层推板,所述上层推板和所述下层推板通过螺栓连接后之间形成通孔,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弹簧杆上,所述上层推板和所述下层推板的一侧和所述弹簧后套筒抵接,所述上层推板和所述下层推板的另一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两连杆的一端,两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贯穿有中层推板的两侧并固接有千斤顶推板,所述中层推板套接在所述弹簧杆上且所述中层推板朝向所述千斤顶推板的一侧抵接有预紧螺母,所述预紧螺母与所述弹簧杆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施力部包括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输出端与所述千斤顶推板固接,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底面固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中层推板通过辅助架子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动滑轮部包括圆柱滚子轴承,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圆柱滚子轴承,所述圆柱滚子轴承两侧分别固接有滑轮挡圈,所述圆柱滚子轴承周向侧壁上套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两侧固接有密封圈。
[0011]优选的,所述前支撑部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套接在所述弹簧杆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和所述弹簧前套筒抵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侧抵接有轴承套筒,所述轴承套筒内腔套接有前直线轴承,所述轴承套筒一侧和所述压力传感器抵接,所述轴承套筒的另一侧抵接有轴承前支座,所述前直线轴承贯穿所述轴承前支座且和所述轴承前支座固接,所述前直线轴承套设在所述弹簧杆上且和所述弹簧杆滑动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后支撑部包括自锁预紧螺母,所述自锁预紧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弹簧杆上,所述自锁预紧螺母的一侧和所述上层推板和所述下层推板抵接,所述自锁预紧螺母的另一侧设置有后直线轴承,所述后直线轴承贯穿有轴承后支座且和所述轴承后支座固接,所述后直线轴承套设在所述弹簧杆上且和所述弹簧杆滑动接触。
[0013]优选的,所述预紧辅助机构和所述弹簧杆可拆卸连接。
[0014]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设置的弹簧杆两侧分别固接有动滑轮机构和预紧辅助机构,弹簧杆上套设有预紧弹簧,预紧弹簧的两侧分别抵接有套筒部,设置的套筒部用于抵接预紧弹簧两侧,便于对预紧弹簧施加压力,设置的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用于支撑弹簧杆,前支撑部还可对预紧弹簧所施加的预紧力进行测量,后支撑部可对预紧弹簧进行限位,设置的动滑轮机构中的滑轮座通过连接块和弹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风动飞行试验过程中,动滑轮机构还通过钢索连接实验模型,实验模型飞行过程中钢索的拉力通过滑轮传递至弹簧杆上,再通过自锁预紧螺母传递到预紧弹簧上,设置的预紧辅助机构中的施力部和从动部相互配合,使预紧弹簧收缩,收缩后的预紧弹簧对弹簧杆施加远离动滑轮机构方向上的预紧力,实现了通过自预紧式张力调节连杆装置,对飞行器模型提供恰当的预紧力来保证飞行器模型在不出现刚体失稳的前提下实现模型的软支撑。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的自预紧式张力调节连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预紧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动滑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前直线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弹簧杆;2、预紧弹簧;3、滑轮座;4、连接块;5、螺栓;6、弹簧前套筒;7、弹簧后套筒;8、上层推板;9、下层推板;10、通孔;11、连杆;12、中层推板;13、千斤顶推板;14、预紧螺母;15、液压千斤顶;16、固定底座;17、辅助架子;18、圆柱滚子轴承;19、滑轮挡圈;20、滑轮;21、密封圈;22、压力传感器;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的自预紧式张力调节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张力调节连杆(11)机构,所述张力调节连杆(11)机构包括弹簧杆(1),所述弹簧杆(1)上套接有预紧弹簧(2),所述预紧弹簧(2)两侧抵接有套筒部,所述套筒部套接在所述弹簧杆(1)上,所述预紧弹簧(2)两侧与所述套筒部抵接,所述弹簧杆(1)一端固接有动滑轮机构,所述弹簧杆(1)的另一端固接有预紧辅助机构,所述弹簧杆(1)靠近所述动滑轮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前支撑部,所述弹簧杆(1)靠近所述预紧辅助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后支撑部,所述弹簧杆(1)上靠近所述后支撑部一侧设置有螺纹;动滑轮机构,所述动滑轮机构包括滑轮座(3),所述滑轮座(3)底部通过连接块(4)固接在所述弹簧杆(1)的一端,所述滑轮座(3)通过螺栓(5)连接有动滑轮部;预紧辅助机构,所述预紧辅助机构包括施力部,所述施力部设置在所述弹簧杆(1)的一端,所述施力部滑动连接有从动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的自预紧式张力调节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包括弹簧前套筒(6)和弹簧后套筒(7),所述弹簧前套筒(6)和所述弹簧后套筒(7)套接在所述弹簧杆(1)上,所述弹簧前套筒(6)一侧和所述预紧弹簧(2)的一端抵接,所述弹簧前套筒(6)的另一侧和所述前支撑部抵接,所述预紧弹簧(2)的另一端抵接有所述弹簧后套筒(7),所述弹簧后套筒(7)与所述后支撑部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的自预紧式张力调节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部包括上层推板(8)和下层推板(9),所述上层推板(8)和所述下层推板(9)通过螺栓(5)连接后之间形成通孔(10),所述通孔(10)套设在所述弹簧杆(1)上,所述上层推板(8)和所述下层推板(9)的一侧和所述弹簧后套筒(7)抵接,所述上层推板(8)和所述下层推板(9)的另一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两连杆(11)的一端,两所述连杆(11)的另一端贯穿有中层推板(12)的两侧并固接有千斤顶推板(13),所述中层推板(12)套接在所述弹簧杆(1)上且所述中层推板(12)朝向所述千斤顶推板(13)的一侧抵接有预紧螺母(14),所述预紧螺母(14)与所述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军,刘磊,赵战卫,孟汉林,李鑫,侯兴兴,武涵,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