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算放大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放大器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运算放大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放大是最基本的模拟信号处理功能,它是通过放大电路实现的,大多数模拟电子系统中都应用了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也是构成其他模拟电路,如滤波、振荡、稳压等功能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
[0003]集成运算放大器一般采用全差分结构,该结构能够抑制共模干扰及噪声。然而差分运算放大器的共模输出电压由于制造工艺、工作电压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会偏离设计值,因此需要共模反馈电路确定输出直流电压。在设计共模反馈电路时需要考虑稳定性。
[0004]集成运算放大器是常用的电路单元。为了实现高增益和大输出信号范围,一般采用两级结构。为了保证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反馈电路能够稳定工作,通常采用密勒补偿来提高运算放大器的相位裕度。
[0005]在传统的全差分两级运算放大器中,由于工艺的变化有时会超过工艺角的范围,这将导致第二级运放的输入共模电压范围发生变化,使得第一级运放的输出共模电压与第二级的输入共模电压失配,进而减小了第二级运放可处理的输入电压范围。
[0006]鉴于以上弊端,却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两级运算放大器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运算放大器电路,其采样设计二重放大结构,显著提高放大器的转换速率,设计巧妙,值得推广,能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电路成本。
[0008]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运算放大器电路,包含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33、电阻R9、电阻R10、电容C31、电容C3、电容C4、放大器芯片U19.1、放大器芯片U19.2、VOUT+端、VOUT
‑
端和2.5V电压端;
[0010]其中,VOUT+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放大器芯片U19.1的负极输入引脚,VOUT
‑
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和放大器芯片U19.1的正极输入引脚,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2.5V电压端,放大器芯片U19.1的负侧电源引脚接地,放大器芯片U19.1的正侧电源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33的一端、电容C31的一端,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VCC端,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芯片U19.1的输出端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和放大器芯片U19.2的正极输入引脚,放大器芯片U19.2的负极输入引脚分别连接放大器芯片U19.2的输出端和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和ADC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4和电阻R5的
阻值为1千欧。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5、电阻R7和电阻R33的阻值为100千欧。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9和电阻R10的阻值为10千欧。
[0014]作为本技术一种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电容C3的电容值为100nF。
[0015]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6]本技术一种运算放大器电路,包含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33、电阻R9、电阻R10、电容C31、电容C3、电容C4、放大器芯片U19.1、放大器芯片U19.2,其采样设计二重放大结构,显著提高放大器的转换速率,设计巧妙,值得推广,能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电路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运算放大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一种运算放大器电路,包含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33、电阻R9、电阻R10、电容C31、电容C3、电容C4、放大器芯片U19.1、放大器芯片U19.2、VOUT+端、VOUT
‑
端和2.5V电压端;
[0021]其中,VOUT+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放大器芯片U19.1的负极输入引脚,VOUT
‑
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和放大器芯片U19.1的正极输入引脚,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2.5V电压端,放大器芯片U19.1的负侧电源引脚接地,放大器芯片U19.1的正侧电源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33的一端、电容C31的一端,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VCC端,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芯片U19.1的输出端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和放大器芯片U19.2的正极输入引脚,放大器芯片U19.2的负极输入引脚分别连接放大器芯片U19.2的输出端和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和ADC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0022]优选的,所述电阻R4和电阻R5的阻值为1千欧。
[0023]优选的,所述电阻R5、电阻R7和电阻R33的阻值为100千欧。
[0024]优选的,所述电阻R9和电阻R10的阻值为10千欧。
[0025]优选的,所述电容C3的电容值为100nF。
[0026]本技术一种运算放大器电路,包含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33、
电阻R9、电阻R10、电容C31、电容C3、电容C4、放大器芯片U19.1、放大器芯片U19.2,其采样设计二重放大结构,显著提高放大器的转换速率,设计巧妙,值得推广,能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电路成本。
[0027]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算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33、电阻R9、电阻R10、电容C31、电容C3、电容C4、放大器芯片U19.1、放大器芯片U19.2、VOUT+端、VOUT
‑
端和2.5V电压端;其中,VOUT+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放大器芯片U19.1的负极输入引脚,VOUT
‑
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和放大器芯片U19.1的正极输入引脚,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2.5V电压端,放大器芯片U19.1的负侧电源引脚接地,放大器芯片U19.1的正侧电源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33的一端、电容C31的一端,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VCC端,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硕,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宾翼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